一位“成功上岸”學長的五年逐夢記

2019年7月20日,一個令人永生難忘的日子,就在這一天,等待了許久的我,終於收到了心念的博士研究生錄取通知書。剎那間,浸潤在眼眶中的淚水不禁奪眶而出,

五年,為之奮鬥的點點滴滴,也逐漸呈現在了眼前

一位“成功上岸”學長的五年逐夢記

說起我的考博念頭,還得從2014年初入碩士之門說起,歷經四年的努力,那時的我剛由山西某地方高校考入雲南某師範學校中國史專業的碩士研究生。入學伊始,經過了一系列“互選”的複雜程序,我最終選擇了心儀的肖老師,作為我的碩士研究生導師。

短暫的師生見面後,老師問及我未來的志向,我坦言道有從事學術研究的想法,老師便鼓勵我道,學術是一門高尚的事業,它承擔著為人類探尋真理的終極使命,但對於學術人而言,正因為使命的高尚,才決定了學術人必須有“苦行僧”般的自律與“垂釣翁”般的耐性,只有充分閱讀大量的書籍,並在前人的觀點上有所創新、突破,才能最終成就自身的學術理想。因此,現在你要做的就只有一件事,讀書和思考。聽完老師的建議,若有所思的我便在那個時刻堅定了讀博深造的念頭。

“知易行難”。對於大多數的人來說,樹立理想永遠比踐行理想要容易的多,因為踐行理想的過程是艱難的、痛苦的、長久的。在剛開始的看書過程中,面對著浩如煙海的書籍與艱澀難懂的理論,曾使我一度產生了放棄的念頭,但骨子裡不服輸的性格,卻又使我在每當產生這個念頭時,心裡總是默唸“堅持就是勝利”的信條。

隨著看書的增多,我的視野被逐漸打開:陳旭麓、茅海建、羅志田、熊月之、桑兵、楊奎松、楊天宏、王奇生、史景遷(美)、費正清(美)、謝和耐(法)、宮崎市定(日)等一大批國內外著名史學家及他們的著作相繼進入我的眼簾,讓我懂得了在本科所學基礎理論知識之外的許多史學界新觀點、新方法、新思路。粗略統計,在讀碩士期間,我閱讀了100多本書籍、200多篇論文,並撰寫了100多篇讀書報告(每週一篇,寒暑不輟)。正是這些積澱,讓我對未來的考博充滿信心,並幻想著像孫中山先生所說“畢其攻於一役“的一戰而成。

帶著這份堅定的信念,2017年,我參加了人生的第一次博士研究生考試,報考的學校正是心儀已久的四川大學。然而,專業課兩分的差距,第一次將我渴望“畢其攻於一役”的夢想擊得粉碎。面對著考博失落、畢業失業的現實窘境,經權衡再三,我最終選擇了“以工助學”的“先就業、再考博”的思路。

然而,當我從“考博之路”切換到“就業之路”上的時候,才發現就業壓力之難、之大。以我當時所報考的西安某高校輔導員崗為例,招聘11個人的崗位,竟有1000多人過來競爭,比例達到了1:100。但好在有所讀書籍的知識積累,加之自己有從事過研究生兼職輔導員、班長、校團委文案編輯部部長等的社會實踐經歷,幾經比拼選拔,我最終從1000多人中脫穎而出,與其他10位夥伴一起成為了陝西省某高校的輔導員。

“學習,你是為自己想;工作,你是為單位想”。這句話雖然有些武斷,但卻在一定程度上折射了當今社會那些渴望提升自己,但又不得不屈從現實環境的“上班族”的無奈。入職後,我才發現輔導員工作的複雜性、多面性、連續性,一方面,你要保障“學生安全”底線的不動搖、不出事,另一方面,你還要帶領學生積極完成學院、學校交辦的各項工作,如開會坐場、學科競賽、學風宣講、社會實踐等。

一開始,面對紛沓而至的工作,老實說,一開始確實有點手足無措,畢竟接手工作時的自己只有25歲,尚處於學習摸索階段,但好在有前期從事學生幹部工作經驗的積累,加之領導同事從旁幫襯、自身不服輸、敢創新的意識支撐,我逐漸適應了這種高強度、高效率的工作模式,不僅開創了“晚點名”、“期中測驗”、“心理答疑”等許多頗具創新特點的工作,還帶領所帶年級先後取得了多項榮譽,甚至我本人也短短的兩年多的工作時間裡取得了包括省級獎勵在內的十餘項榮譽。

然而,逐漸適應了這種工作後,“學歷危機”意識又在自己的心底刺激著自己原有的“讀博深造”夢想。確實,在高校裡發展,如果沒有高學歷的平臺、高水準的學術做支撐,一個人即使奮鬥再好,也很難取得更高的成績,更何況是隻有碩士研究生學歷的輔導員老師!在經歷了一些事情的磨礪錘鍊後,我看清了高校生存的遊戲法則,也更加堅定了“讀博深造”的念頭。

打定主意後,我在2019年開始了自己的第二次考博之路,有了第一次考博的失敗教訓,第二次考博之路,我便極為慎重,再三考慮,我選擇了“中央重點+地方重點”的考博思路,並報考了連同母校在內的四所重點大學。等到自己真正複習時,才發現了考試的不易,一方面,我要做好學院、學校交辦的各項工作,確保手中的工作平穩有序的向前推進;另一方面,我要利用有限的時間加班加點的複習知識點。為了能給自己多留出一點複習時間,我常常忙到深夜2—3點,有時候困得不行,就拿冷水敷面。甚至多次在夢裡,我還依稀可見自己複習知識點的身影。此種情景,彷佛一下使我重回到了高三百日衝刺複習的時光,也增添了我“讀博深造”的動力。

功夫不負有心人,經歷了一系列的比拼較量後,最終我以筆試第一、面試第一的成績,重回母校深造,併成為學校2019級博士研究生。

寫到這裡,我的五年逐夢記已接近尾聲,了猶未了之餘,本著能幫助更多考博道友的良好心願,我想再總結一下,自己考博成功的幾點有益經驗:

1、堅定信念是前提。“革命理想高於天”。

毛澤東同志也曾說過,人是要有點精神的。對於每一位考博人來說,獲得最高學位,開啟學術新程,是奮鬥的最終目標。因此,為實現這個最終目標,必須時刻保持對這個目標的堅定信念。只有這樣,才能使我們獲得源源不斷的精神動力支持。

2、厚積薄發是關鍵。“千里之行始於足下”。沒有前期的學習積累,即使有考博念想,也不免會在日後的逐夢過程中出現心虛膽顫的現象。因此,為避免出現“虛胖”的現象,就必須注重“實體”的積累。即每一位考博人都應充分注重對所學領域的深化研究閱讀,以積累大量為己所用的材料。

3、務實求變是策略。“變則通,通則久”。除少數學有天賦的人外,絕大多數考博人考博時大多處於接近而立之年或已過而立之年,年齡對於考博人來說,是除學歷以外的又一障礙。因此,為避免出現“守株待兔”的死等局面,每一位考博人應在自身能力許可的範圍內,嘗試“中央重點+地方重點”的考博思路,即多報幾所與所學專業相同的學校,進而增加考取心儀學校的機率。

“星光不問趕路人 砥礪前行終有成”,願所有的考博戰友都能實現自己的夢想。

一位“成功上岸”學長的五年逐夢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