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連杰小女兒抑鬱復發,好轉後為姐姐慶生,曾覺得自己過不了一週

談到李連杰,大家腦海中第一反應就是《少林寺》《黃飛鴻》系列

等等經典影片。昔日的功夫皇帝已經年近半百,近來鮮少出現在鏡頭前。

李連杰近年來飽受病痛折磨,大家已經不要求李連杰為我們帶來精彩的作品,只希望他能好好保重身體。

如今李連杰安心靜養,在影壇上雖然風光不再,卻也餘威尚存。最近一段時間李連杰本人沒有傳出新的消息,但前段時間他的小女兒卻自曝深受抑鬱症折磨

李連杰小女兒Jada自曝深受焦慮與抑鬱困擾多年

Jada表示最嚴重時曾覺得自己過不了一週,如今在經過治療後已有好轉跡象,但現在正在經歷嚴重的復發。大家紛紛關心這個年輕的女孩的身體狀況。

Jada感謝了關心她的人,並表示得到了專業人士的幫助目前病情已得到控制。字裡行間展現出很好的教養,讓人十分心疼這個女孩。

李連杰小女兒抑鬱復發,好轉後為姐姐慶生,曾覺得自己過不了一週


李連杰一代巨星,在半百之年不僅要忍受自身的病痛,還要擔心女兒的健康,著實讓人唏噓不已。在對孩子的關心上,李連杰並不能算是一個十全十美的父親。

4月19日是李連杰長女Jane的生日,小女兒Jada為姐姐佈置了會場,姐妹二人長相神似,相處十分溫馨,根本看不出來這個女孩曾經受心理疾病的折磨。

李連杰小女兒抑鬱復發,好轉後為姐姐慶生,曾覺得自己過不了一週


在社交媒體上,她還向所有患有抑鬱症的病友呼籲,在患病後要向外界尋求幫助。李連杰小女兒的經歷又一次把大家的視線拉回到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問題上。

分析

在我國青少年群體中,出現不同程度心理問題的孩子比重非常大,每年都有飽受抑鬱折磨的孩子傷害自己甚至選擇結束自己年輕的生命。

相信每一個為人父母的人,都不希望看到自己的孩子是這般結果。但是有時候孩子已經出現心理問題向父母尋求幫助時,卻得不到應有的回應

李連杰小女兒抑鬱復發,好轉後為姐姐慶生,曾覺得自己過不了一週


家長總是覺得,小小年紀哪來那麼多心事,無非是孩子喜歡“作”,不排除有一部分青少年是覺得這樣很酷,模仿這種行為。

但這也意味著真正患有抑鬱症的孩子得不到重視和幫助,掙扎在痛苦的深潭中。

作為家長如何關心孩子的心理健康?

1)調整講話方式

很多父母與孩子溝通時缺乏耐心,往往會把自己的思想強加給孩子。不要把“我們都是為了你好”掛在嘴邊,生活中的小事學會尊重孩子意見。

李連杰小女兒抑鬱復發,好轉後為姐姐慶生,曾覺得自己過不了一週


2)理解孩子的情緒

在孩子表達不滿時,不要一味指責,以父母的身份強壓。學會傾聽他的真正訴求。挖掘孩子藏在語言背後的想法,謾罵和指責永遠不能解決問題。

3)尋求幫助時給予重視

有些孩子在第一次向父母尋求幫助時被冷嘲熱諷,從此他將再也不與父母表露心事。孩子的求助鼓足了勇氣,此時十分脆弱。父母的忽視是親手把孩子推開。

李連杰小女兒抑鬱復發,好轉後為姐姐慶生,曾覺得自己過不了一週


一旦察覺到孩子的不同尋常,或是已經出現自殘行為,及時前往醫院。不要帶有對心理疾病的偏見,治療是為了控制孩子的病情,經過治療後是可以好轉的。

李連杰小女兒抑鬱復發,好轉後為姐姐慶生,曾覺得自己過不了一週


育兒寄語

Jada是幸運的,世界上有這麼多關心她的人向她伸出援手。然而還有很多孩子還會在夜深人靜時蒙在被窩裡啜泣,只知道自己可能是生了病,卻不知如何是好。

如果有深陷痛苦中的孩子看到這篇文章,你可以放心大膽地求助,很多人會給你力量和幫助,我們會幫助你迴歸正常的生活。

今日話題

你曾有過抑鬱焦慮的時候嗎?是如何調節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