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語法學不好不能全怪你,語法教學本身存在一些問題


字數:2700字


之前寫過一篇關於英語語法書的文章,引起了不少小夥伴的討論。有小夥伴私信諮詢英語語法學習的問題。

YOYO君發現原來還是有很多小夥伴想學好英語語法的,他們認為英語語法很重要。

之前印象中不少人非常厭惡英語語法,一提起語法學習就恨不得撕掉語法書。不誇張的說,英語語法的確讓人又愛又恨。

特別是語法書中的密密麻麻的文字說明,又枯燥,又抽象,又無趣,若非有足夠的毅力和恆心,還真是靜不下心來細細品讀這些知識。


英語語法學不好不能全怪你,語法教學本身存在一些問題


雖然英語語法學習讓人頭痛,但是不能否認在,語法的好壞是外語學習的關鍵因素之一。

所以雖然大家討厭語法,但是不得不學習呀!

為什麼?主要原因還是目前的考試需要呢!

依據目前的大環境,想要逃離英語語法學習,似乎是不可能的。

那麼,我們的問題就不是過多糾結要不要學語法的問題,而是直接轉向怎樣有效學習語法的問題。

英語語法為什麼難學?有的小夥伴鼓起勇氣,以頭懸梁錐刺股的精神來學習語法,最終效果依舊不佳。

其實,除了自身的努力問題,英語語法教學本身存在一些問題,導致了我們的語法學習費時低效。

語法內容滯後,語法術語混亂等等,這些因素客觀存在。


英語語法學不好不能全怪你,語法教學本身存在一些問題


現在網絡發達,資源豐富,有很多語法教材和語法課程可供大家選擇。

英語語法教材編寫體系大致分兩大類,傳統語法和現代語法;又或是規定性語法和描述性語法。

大部分語法教材延續傳統語法體系,適合初級的英語應試需要,對於零基礎的學生比較友好;一部分語法教材吸納當代英語語言學研究成果,體系新穎,內容豐富,適合中高級的學習者。

而教師方面,不同教師有著各自不同的授課風格。

有的老師上課風格活潑,聽他上課就像是聽相聲一樣,雖然真正的乾貨不多,但是對於提高部分同學的英語學習興趣,還是有一定幫助的。

有的老師上課平和沉穩,雖然沒有那麼多有趣的段子,但是勝在條理清晰,內容充實。特別是直接應試的課程,可以直擊考試重難點,一堂課下來,收穫也很多。

小夥伴們可以廣泛試聽,選擇適合自己的語法課程和授課老師。

在實際的語法學習中,小夥伴們還會遇到一些普遍的問題和學習的疑惑。


英語語法學不好不能全怪你,語法教學本身存在一些問題


第一個問題,不同老師講授的英語語法為什麼不太一樣?


英語語法學習經歷較為豐富的小夥伴會發現,市面上面有很多語法課,不同的老師講授的內容貌似不太一樣呢?比如,一些語法的術語,一些語法的概念,一個老師有一種說法,到底該聽誰的呢?

不同的老師對一種語法現象有不同的解釋,有時候真是不知道該怎麼辦?越聽越糊塗。

不知道小夥伴們在英語學習過程中有沒有這樣的感受?

一個句子分析有多種情況,自己不知道該何去何從了,大腦有些混亂。

這也是當下英語教學領域的難點之一。

英語語法理論其實不是固定的,而是多變的。就拿最簡單的英語基本句型和句子成分來說,目前就有多種說法和觀點,這些觀點還處在討論和研究階段,尚沒有達成統一的意見。

英語這門語言是在不斷變化發展的,有些傳統的語法觀點已經不能很好解釋某一語法現象,新的語法理論出來,由於傳統習慣的力量過於強大,新的理論並沒有廣泛被接受,於是新的觀點在短時間不易被採納。

所以,有的小夥伴會發覺某個老師某個語法知識點講“錯”了;又或者感慨,原本在中小學階段學習的語法知識到了大學就不好用了,有的則完全被推翻了。

這些問題都是在英語語法學習中遇到的情況。


英語語法學不好不能全怪你,語法教學本身存在一些問題


第二個問題,英語語法書應該如何選擇?


挑選一本不那麼誤人子弟的英語語法書是不容易的。

英語語法書裡有一些印刷或是拼寫錯誤還不是最嚴重的事情,最嚴重的可能是一些過於武斷、片面的論述。在英語學習初級階段,我們編寫語法書不能太過深入全面,因為延續著傳統的簡明編寫原則,希望讓初學者接受,但是簡明的東西就免不了狹隘片面,學生們視這些所謂的語法規則如同“公式”或是“原理”一般,以為背誦了這些規則就萬事大吉了,其實,這些所謂的語法規則不是“神聖不可改變”的,它只是一般規律的總結,英語作為一門語言,很多時候語法現象並不符合這些普遍的語法規則。

中高級的英語學習者會發現,一些原版的英語文獻有很多不符合自己所學英語規則的句子,難道能說這些人說錯、寫錯了嗎?

但是確實很多人都這樣說、這樣寫呀!

這就涉及一個規定性語法和描述性語法的問題。

傳統的規定性語法就是無視人們實際使用的語言,而只是規定哪種是正確的,哪種是錯誤的。

描述性語法會對人們實際使用的語言進行描述,沒有所謂的絕對正確或是錯誤。

於是,英語學到一定階段,你會發現,高中的語法書會推翻初中的結論,大學的語法書又會顛覆中學的解釋,不停在糾正,這種現象一直反覆循環上演,讓人疲憊不堪。

就不能從一開始有一個相對標準的規範嗎?

不少人都在呼籲!呼籲一個完善的英語語法體系!

英語語法學不好不能全怪你,語法教學本身存在一些問題


YOYO君印象深刻的是中學時代,英語語法學習的難點之一是動名詞和現在分詞的區分。老師們花了九牛二虎之力來幫助我們區別兩者的用法。

什麼時候是動名詞?

什麼時候是現在分詞?

要學會利用各種線索進行推理和判斷。

真是讓人頭大!

彷彿英語學習變成了邏輯分析,非要給出一個理性的答案。

好在上了大學之後,語法課程是選用的新式的英語語法教材,再也不用學習動名詞和現在分詞了,直接一個-ing分詞搞定,拋棄那些落後的語法概念,你會發現,不知道動名詞和現在分詞的區別一點也不影響英語學習,反而會對學習有利,大大減輕了學習負擔。

就這樣,動名詞的概念從大學之後就被捨棄了,現在也沒弄清它到底是什麼。

但是現在的很多英語語法書,依舊在對動名詞和現在分詞的區別進行大書特書,感覺有些無奈。因為這個區分從長遠來看對英語學習根本沒有什麼用。

我們人為增加了多少不必要的英語學習任務呀!一些東西是時候捨棄了。


英語語法學不好不能全怪你,語法教學本身存在一些問題


總而言之,英語語法學習需要一個廣闊的視野。

我們的英語語法學習存在語法體系不完善等問題,這些因素導致英語語法成了一個教學難點。說實話,傳統的語法教學喜歡在某一個單詞的用法上面糾纏不休,不注重講授基本的句法,使學生們缺乏對英語的宏觀認識,造成只見樹木、不見森林的現狀,不利於語法知識的靈活運用。

語法本身是為了服務於語言學習的,不應成為英語學習的主要目的,不能為了語法而學習語法。

對此,早在1990年的《英語語法教學中的一個問題》一文中,作者劉作煥教授就針對英語語法教學中的這些問題提出了這樣的建議:

能否在初中入門階段不教語法, 只進行一些涉及詞形、句型變化的基礎訓練? 能否使大中學教材中語法術語基本一致? 能否讓學生先了解句子結構後進行詞類分析 ( 即先句法 、後詞法 , 先宏觀、 再微觀 ) ? 能否在教學中先有活的語言素材分析 , 再歸納語法規則?

如今,30多年過去了,我們的英語語法教學到底有沒有改進呢?

小夥伴們最有發言權呢!

關於英語語法,小夥伴們有什麼想說的?

你認為英語語法怎樣學習?

歡迎評論和留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