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年以及一年大體的習俗()

粵語版,粵西地區。

年 晚 年晚,又叫除夕,是農曆十二月二十九日或三十日。俗稱“年三十晚”。縣內百姓為了過好年晚,從十二月二十三日起,家家戶戶進行立體清潔,居屋簷前上新土;二十八日起,戶戶舂粉做籺、蒸糖籠糕等,三十日貼春聯、門神、利是錢,各家供奉諸神也換上新紅紙神位。以豬肉、雞、魚作祭品,謂之“三牲”,遍拜祖先、土地神等。外出的人都回家“團年”,聚集廳堂,吃豐盛的“團年飯”。年晚,長輩賞錢給晚輩,叫“壓歲錢”(俗稱“利是”)。晚上,家家戶戶門前懸花燈,廳堂、房間、畜舍通夜點燈,以示光彩光彩,膽肝照人。

守 歲 是年晚最鄭重其事的一項活動。入夜後,閤家老少圍坐廳堂“守”歲,一邊吃乾果、水果,一邊閒話舊歲,展望未來。零時一到,大街小巷炮竹陣陣迎接新歲,這一守歲熬年的風俗,一直流傳到現在。

春 節 農曆正月初一叫“春節”,又稱“新年”,舊稱“元旦”,俗稱“年初一”。舊俗春節活動從農曆十二月最後一天(年晚)開始,至元宵後完燈才結束。舊俗初一日零時(有的擇定時辰)以甜湯圓拜奉天神,鳴放鞭炮祛除“鶴神”,向流年吉利方向“迎喜神”。是日,閤家穿新裝,見面拱手作揖,說“恭喜發財”一類話,長輩需給小孩見面錢,俗稱“利是”。親友之間互相團拜,稱“拜年”。這天,禁止殺牲,不準動刀、針、剪,多數人吃素,俗說“年初一吃齋,一日頂一年”。人們吃年前準備好的飯菜,以慶年年有餘。

初二日(有的地方初四)早上設“三牲”拜祖先及諸神,謂之“開年”。從這天起,各家做糯米籺或將年晚做好的糯米葉籺、煎堆、年糕等盛於竹盒、竹筐,並備有豬肉、雞肉等訪親朋戚友。

初三為窮日,亦叫“赤口日”,早晨掃地並箕帚棄於門外,謂之“送窮”。

初七是“人日”,以生菜包炒飯或炒粉皮吃,謂之“吃生”。

初八“穀旦”,清早挑“禾花水”,以龍眼葉澆水於谷棚或谷缸。

初九“兵日”,忌探親訪友。是晚,人多外出到別人菜園“偷青”,種菜人為使菜園莊稼免遭踐踏,事先用禾草把蔥(聰明之意),蒜(合想合算之意)、芹菜(勤力生財之意)各兩 株紮成一小束(聰明勤力能生財,必須合想合算,以示祝福),置於菜園邊顯眼地方,待來“偷青”人自取。

初八或初十日,添了男丁之家,到土地廟或祠堂內掛燈。

舊俗有“一雞、二犬、三豬、四羊、五牛、六馬、七人、八谷、九兵、十賊”之說法,因而新春的賀拜儀式至正月十五日才結束。

新中國成立後,春節期間的繁禮多被革除。但春節期間,外出工作人員回家與家人團聚,歡度節日,年初一鳴放鞭炮、探親訪友的習俗,一直延續至今。

元宵節 元宵節,又叫上元節、燈節。舊俗,每年上元前,各鄉社廟張燈鼓樂謂之慶燈,生男孩的人家稱為“燈頭”,須設宴請親友。各鄉社廟奉其所祀之神出遊,是夜遊燈燒花炮,通宵達旦,謂之慶元宵。高城元宵節熱鬧非凡,在各巷、街上,尤以城南燈火最盛,每隔五家縛一燈棚,以竹為之。匾曰:“興賢”掛紅繒其下,每多用雜色糊球,燈剪紅白紙綴成,玲瓏萬眼。燈光光彩奪目。正月十五日這天,民間習慣吃元宵(湯圓)、年糕、煎堆、粉絲糖等。青年男女喜歡夜裡踏青、採青等活動。新中國成立後,此節逐漸淡化。但從80年代中期以來,元宵的慶賀活動又逐漸盛行。1984年,高城舉行元宵燈會盛況空前,城內大街小巷張燈結綵,街口要道設置許多彩樓燈門、燈壇,家家戶戶懸掛著各式各樣的花燈,晚上舉行了盛大的提燈遊行。許多外地群眾、港澳臺同胞、海外僑胞及廣東文藝界著名人士前來參觀,珠江、茂名電視臺等前來報道。

年 例 年例,即春祈,是縣內民間歷時最長、規模最大、耗資最多、也是最為熱鬧的習俗。高州縣每年農曆十二月臘日至翌年二月底,城鄉居民以社為單位,按原定的社日(即年例期),集資祭社,以祈風調雨順,年豐人壽,俗稱“做年例”,或叫“春祈”、“祭社”。時間一般頭尾三天。第一天叫“起年例”,第二天是“正年例”,第三天“年例尾”。每到年例期,村鎮街道張燈結綵,家家戶戶盛筵宴請親朋戚友。過去有的貧苦人家,甚至連春耕種子都拿來款待客人。由於做年例耗費巨大,農民不勝其負。諺曰:“捉雞雞又細,米缸又冇米,二孃奶來到齊”。故有“年例大過年”之說。舊俗,年例的三天之中有鑑醮、遊神、搶接炮頭、遊燈、燒龍船等活動,“年例”夜晚有搶接“炮頭”的喜慶活動。炮頭在年例中被視為吉兆,寄託發財、添丁願望的一種吉祥物。相傳,誰搶接到它就會行好運氣,添丁發財。至民國年間,還有舞獅、舞龍、飄色、鑼鼓亭、武術表演、演“大戲”、木偶戲、燃放煙花炮竹等,通宵達旦。有的地方還有遊神送鬼、燒紙船的陋習。新中國成立後初期,年例活動增加跳秧歌舞、花鼓舞等內容。合作化後曾一度停止“年例節”活動,有的地方因禁而不止,又採取“一鄉一日年例”或“幾村同日過節”的做法。70年代末起,多數地方恢復“年例”習俗,期間,除了民間藝術表演,還增加了放映電影等現代文化活動。

正窮晚 農曆正月末一日,俗稱“正窮晚”。這天,民間戶戶飲艾茶、插艾花、吃艾籺(用採田艾作的籺,稱“艾籺”,又稱“正窮籺”)。相傳吃“正窮籺”,可以去毛除積暖胃,有益身體健康。此乃古時送窮之遺風,今飲艾茶、插艾花之俗已經淡化,但吃“艾籺”之習尚流行。

耕耤節 舊時,縣內居民稱二月一日為春社日,有祭社稷壇的活動。是日,居民到社稷壇祭神農氏,官府衙門以此日為耕謖節。是日午時許,人們列隊到先農壇行耕謖禮。承祭官率各官獻祭品,即行儀式:長老牽彩牛,二名農民扶彩犁,六名牧童列於兩側輪唱《耕謖歌》,甲、乙兩側反覆輪唱後,便把酒灑向先農壇。直至陪祭官把先農神位送入祠壇,正官擊鼓三聲,農夫鞭策彩牛,作犁田狀,以示勸勉勤耕力作。民間也有挑菜、迎富、踏青、採花等活動。至民國年間,鄉民還有上工試犁、放牛出欄、開耕炒豆、敲梁避鼠、貼符驅蠍等活動。今天,社日“綴業”一天的古俗已經淡化。

清明節 清明:一是指節氣,二是指節日。二十四個節氣中,俗演為節日的只有清明。舊俗清明節,普遍開展祭祖、掃墓、插柳、植樹、踏青、放風箏、遠足等活動。清明有祭祖活動,民國時期前,“春分”祭祠,“清明”掃墓,往後則各戶祭掃私家的先人之墓。掃墓多以糯米飯糰、豬肉、雞為牲禮,氏族或房分祭祠殺豬,按男丁分肉;有功名、學位的按官品、學級分肉。60歲以上按年齡級別分壽肉。各族修有族譜,記載姓族源流,族內世系姓名及先人墓地所在。新中國成立後,祭祖活動已停止。80年代後,清明節掃墓習俗重興,家家戶戶於清明節前後拜祭先人,寄託思念之情;機關幹部、學校師生組織祭掃烈士墓,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和革命傳統教育仍相沿成習。農村清明備糖粥青草飼牛的習俗仍在流行。

端午節 縣內農曆五月初五為端午節或端陽節,是民間傳統節日之一。古俗民間於農歷五月初一開始,懸掛藥艾、菖蒲於門楣上。民諺:“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又用小黃紙寫對聯曰:“艾葉如旗謂百福;菖蒲如劍斬千邪。”貼於門旁;此日,飲荔枝酒或艾茅根酒。婦女以幹艾葉、茴香、桂枝等藏於色包內,謂之香囊(香包),給孩兒佩戴,有些孩子還拿了艾葉、戴上菖蒲,額頭上用雄黃酒寫了“王”字,以祈保健辟邪。初五日,家家戶戶雞殺鴨、吃糯米粽子、豆腐、豆芽。高城、鄉間群眾興洗龍舟水、老人給小孩藥洗。高城多舉行龍舟競渡(扒龍船)或游泳活動,這項習俗歷久不衰。

乞巧節 農曆七月七日,古代,人們稱此日為“七巧節”,又叫“乞巧節”或“少女節”。這天,有曝衣書和汲井華水貯之以備酒漿的風俗。小兒女亦以花果作供。白天,有些地方農家女友相聚於屋簷下,用花碗碟盛水於太陽下曝曬,中午時分,一人一針(或用芒草代針),輪放於碗碟的水面上,觀察針落波底的影子。影子若成物狀,就認為“乞得巧”,如果針影平直,全無花樣,就是“乞得拙”。夜裡,婦女們在月光下,以七彩線穿七個銅錢,或以七根線穿繡花針,順當穿完者為巧。月過中天,有的人家婦女還靜坐在院子裡,盼望淋“淚雨”。相傳淋了牛郎織女的熱淚,就會終生沒有離別之苦。現今此習俗講的多,做的少了。

盂蘭盆節 農曆七月十四日民間謂之為鬼節,又稱盂蘭盆節、中元節。此日是人們懷念祖先,祭祀亡靈之日。以竹斫成三腳,上織燈窩,謂之盂蘭盆,掛冥錢紙衣,備素食以供祖先。是日,人們以麻、谷、秫縛在一起,掛在大門及中堂的天地祖先兩旁,或設果品牲禮及麻谷之類到墳上去祭祖先,與清明節上墳(掃墓)相似。白天拜祖先及土地諸神,並將禾胎置於田基;夜晚放“焰口”,在門前、村邊路旁點香、燭,燒紙錠,撒米飯,名叫“送野鬼”,或“施幽”。有的鄉間請道士做“盂蘭盆醮”,舉行“放蒙”儀式等。又謂是日以米篩影目,可見亡靈雲。新中國成立後,此習仍在一些地方流行。

中秋節 又叫“團圓節”,俗尚月餅。是夕,人家多做芋糕,備月餅、柚子、梨子、香蕉、糖果等拜月,儀式畢,吃月餅、芋頭,共享天倫之樂。清末民初,民間有“摸秋”習俗,是夜,地裡瓜豆可隨便摘取,互相贈送,男女“摸秋”,實為談情說愛。在農村還有“請月亮姑”、“望夜賞月,剝芋、擘柚,謂之剝疵癩兒”等習俗。今不復存。

重陽節 農曆九月初九日稱為“重陽”。據舊志載,縣民“重陽有祭墓者,亦曰登高。細民放紙鳶”的活動。如今,縣內還保持登高,放風箏之習俗。80年代後,此日又為“老人節”,有關部門都組織老人聚會、宴飲、開展娛樂活動。

冬 至 農曆十一月冬至,古人認為過了冬至,白晝一天比一天長,陽氣升,是個吉日,舊時境內南部地區有“冬至大過年”的說法,民國時期,冬至時,民間有修整墳墓,做湯圓,“三牲”祭祖的習俗。新中國成立後,修墳祭祖活動停止,做籺、湯圓之習俗在一些地方尚存。

冼太誕 每年農曆十一月二十四日為冼夫人誕辰,城鄉凡有冼太廟處,均於“正日及前後數日,演戲祭奠”。良德、長坡、東岸、高城等地尤為隆重。

誕辰這天清早,各家各戶派出專人組成迎親隊,敲鑼打鼓,結隊到良德縣城冼太廟內,迎接冼夫人偶像回雷垌村,並替其更衣後,然後才開始祭祀。祭祀的禮品有:豬、羊各一隻;各戶備菜鯪魚、豬腳、慈菇、紅燒瘦肉、點心各一,祭祀後,即抬夫人像出遊,稱之為遊神。官府組織的祭祀活動,儀式比較繁雜。

祭祀禮品有:帛一(白色)、牛一,羊一,豕一,登一,鉶一,簠一,簋一,籩一,豆十,酒罇一,白磁爵一。

祭祀禮儀是,參加祭祀活動的官員,分獻祭和陪祭。職事各就各位,典議唱迎神曲,奏鹹平樂。承祭官、陪祭官、分獻官行三跪九叩首禮。

捧帛官進帛,執爵官進爵,承祭官立獻。

讀祝官讀祝文。典儀奏樂,禮畢。

高州冼太廟的祭禮活動,有大型的遊神及演戲活動,一連數天,熱鬧非凡。

舊城是冼夫人與馮寶的定居地,聚居在舊城內的居民,大多是馮冼的後裔。舊城冼太廟的祭祀活動,主要是馮冼後裔家族式的慶典活動,嚴肅規整,活潑祥和。

新中國成立後,此活動停止。80年代起,一些冼廟為冼夫人做誕辰紀念活動。但廢除了繁瑣的程式,增加了文化活動和文藝演出,旨在弘揚冼夫人維護祖國統一和民族團結的傳統美德與愛國主義精神。

小年晚 農曆十二月二十四日(亦有二十三日),俗稱“小年晚”。是日,舊時民間有“祭灶神”的習俗。傳說灶神此日上天奏事,家家戶戶要備“三牲”、糖湯圓拜送灶神,謂之“燒灶君紙”,祈求灶君莫在玉皇大帝前說壞話。“臘月二十四,撣塵掃房子”。從臘月二十四日開始,到年終,均為“掃年”時間,家家戶戶都要打掃衛生,整潔內外,清洗傢俱,拆洗被褥,到“除夕”日,貼新神像,迎回灶神,以“三牲”供奉。新中國成立後,拜灶神舊習革除,搞清潔衛生,迎新年之風猶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