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則天在位時外戰皆敗, 內政也很一般, 為何被吹成千古明君?

對於武則天的政績,一句政啟開元,治宏貞觀,就已經得到了完美的詮釋了。

武則天上臺之後,在內政上可謂是花足了力氣。首先他是羅織罪名,把一直反對她上位的長孫無忌,褚遂良給除掉了,這裡下次直接把長期把持朝政的關隴軍事貴族集團兩位代言人直接剷除掉了,實現了一代新人換舊人。

武則天在位時外戰皆敗, 內政也很一般, 為何被吹成千古明君?

那這些政壇新人從哪兒來呢?武則天自有妙計,她著手改革了科舉制度,打破了世家大族對於朝政權力的壟斷,砸碎了籠罩在寒門人士頭頂的玻璃天花板。

通過增加錄取名額的方式吸納大量的寒門子弟進入了官場,順利地從以關隴貴族為代表的世家門閥手中,接管了政權!使得整個朝政朝著健康有序的方向發展。

同時武則天還特別重視整頓官員隊伍,對有功勞的官員不吝重賞,同樣對於那些有問題,有過錯的官員,那個懲罰的力度,也是相當的給力。

武則天在位時外戰皆敗, 內政也很一般, 為何被吹成千古明君?

而且武則天身為一名宮鬥運動資深參與者,兼唐高宗後宮宮斗大贏家,那個政治嗅覺,政治手腕可謂相當的高明,看人非常的準,武則天提拔的人才大多都非常的稱職,都有一番作為。

對於第一產業農業,武則天也特別的關心,其實在唐高宗,李治還活著的時候,武則天就多次建議天皇大帝李治,能夠輕徭薄賦,大力勸課農桑,加強對農業的重視。

等到武則天手握權柄之後,為了進一步解決唐朝時期的三農問題,武則天找來了大量的專家學者,編撰了《兆人本業記》,並且攤派到了每一個州縣,對先進的農業技術,進行推廣。

武則天在位時外戰皆敗, 內政也很一般, 為何被吹成千古明君?

在武則天的強勢推動之下,武周帝國的農業欣欣向榮。正所謂手中有糧,心中不慌,由於武則天統治時期糧食收成逐年上漲,老百姓衣食無憂,於是就開始了造人運動,所以整個武則天的執政時期,帝國進入了人口紅利期。

在古代人口的數量是一個國家國力強盛與否的標誌,從這一點上看,武則天毫無疑問是一個非常優秀,非常出色的君主。

當然,武則天在對外方面確實乏善可陳,在此期間,我國的軍事上確實遭受了一定的失敗,但是如果說武則天在軍事上沒有任何作為,這也是不客觀的,在西域地區設置安西都護,可謂是武則天一朝在軍事上的得意之作。

武則天在位時外戰皆敗, 內政也很一般, 為何被吹成千古明君?

他派遣王孝傑和阿史那忠率軍遠赴西域,打敗吐善,重新建立唐朝在西域地區的絕對霸權。並且在收復安西四鎮之後,毅然決定增兵三萬,戍守邊陲,進一步穩定了安西四鎮的局勢,這一局面一直延續到了唐玄宗時期。所以說武則天在軍事上也是有所建樹的,並非像題目中所說的外戰皆敗。

憑心而論,武則天在位期間,打破了高門貴族對於朝政的壟斷,大力提拔寒門士子進入朝廷,給朝廷帶來了一股新風。同時,她重視農業,在吏治上也有所建樹,使得唐朝能夠延續貞觀永徽以來的盛世,並且為開元盛世,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