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血、吃翔、意識上傳……富豪們為了120歲,一直在折騰

人類如何才能活到120歲?


如果我們能像電影《返老還童》那樣,生於80歲,時間每推移一年,精力愈發旺盛,身體更加年輕的話,這個問題似乎不足以成為困擾。


然而事與願違,人類不得不面臨如古希臘詩人荷馬形容"令人作嘔"的逐年衰老的事實,同時,還得接受人類壽命的極限。


換血、吃翔、意識上傳……富豪們為了120歲,一直在折騰


Part 1


經典"海夫利克極限理論"曾預測,人類細胞每分裂一次,端粒縮短一點,每個細胞約2.4年分裂一次,共分裂50次左右,人類最多能活到120歲左右。


從歷史壽命數據來看,人類壽命"天花板"確實存在,且維持在120歲左右。目前全球被證實年齡超過110歲的只有28人,其中最長壽老人是1997年去世的法國婦女珍妮·路易斯·卡爾芒,享年122歲;在世的全球最高齡老人是日本的田中力子,117歲。


換血、吃翔、意識上傳……富豪們為了120歲,一直在折騰

圖注:法國卡爾芒121歲生日照


發現"人類平均壽命愈發世代趨同,最大壽命幾乎不變"的統計學家曾指出,超百歲老人的長壽與經濟發展、醫療衛生都不相關,"如同中彩票"那樣,罕見且難以解釋。


雖最大壽命難以突破,可在健康方面,百歲長壽老人展現出的共性吸引了不少人。他們在生命的絕大部分時間身體素質都很好,明顯不同於被多種慢性病纏身的普通老人,長壽老人們發病時間通常被集中在生命終點的最後一兩年甚至幾個月內,在此之前往往很健康。為描述該現象,科學家甚至將其歸類統稱為"壓縮發病理論"。


換血、吃翔、意識上傳……富豪們為了120歲,一直在折騰

圖注:日本117歲田中力子


如何在生活方式中簡單模擬出"中彩票"般的超級長壽老人?目前還沒有人知道。儘管國際上知名的如沃佩爾調查,在觀測了近4000名老人後,仍不知有何健康長壽途徑,包括活了122歲的法國老人卡爾芒,其在生活上並無明顯"可抗衰"特徵:喜歡抽菸喝酒吃甜點,並且習慣性不吃早餐。


Part 2


出於對衰老的恐懼及健康的渴望,人類逃避(延緩)衰老的努力未曾間斷。


先鋒延壽聯盟(The Coalition for Radical Life Extension)的負責人詹姆斯·斯特羅爾表達過類似想法:"如果你能將端粒恢復到出生時的健康狀態,你的生理年齡就可以降低到25歲,身體完全成熟的年紀。"


在端粒學流派中,硅谷出現相應公司正試圖通過端粒,引導人類規避衰老。如Sierra Sciences公司的研究重點是如何延長端粒,即每條DNA鏈末端的"帽子"。


換血、吃翔、意識上傳……富豪們為了120歲,一直在折騰


去年10月底,另一家美國基因治療公司Libella官網上發公告,召集自費100萬美元的臨床志願者,接受他們AAV病毒轉錄,延長端粒的人體臨床實驗,甚至自詡"可年輕20歲"。


拋開端粒,幹細胞注射在過去一段時間也引起不小關注,即便被質疑"局部起作用",仍有不少人趨之若鶩。2018年,一篇刷屏報道"中國富豪赴烏克蘭60萬一針幹細胞延長壽命"將幹細胞拉進公眾視野。


去年,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以"一名患者在接受糞便微生物移植治療時引發嚴重細菌感染導致死亡"警告,緊急叫停了糞便移植相關臨床試驗,迅速澆滅人們此前因"延長早衰小鼠15%壽命"而興起的對糞便移植抗衰增壽的激情。


換血、吃翔、意識上傳……富豪們為了120歲,一直在折騰


同樣在去年,另一家創業公司也因FDA警告關門大吉,如曇花一現的Ambrosia Medical召集了600多名有錢人參與這項"輸血實驗":從16-25歲的年輕捐贈者那裡抽取新鮮血液,過濾掉紅細胞之後再注射到30歲以上的客戶體內,以延緩衰老。而這項實驗依據來自於"異種共生"的小鼠實驗,即將老年小鼠與年輕小鼠縫合血液共通後,老年小鼠變得更年輕。


換血、吃翔、意識上傳……富豪們為了120歲,一直在折騰

圖注:PayPal創始人彼得蒂爾正在"輸血"


當人類對於延長壽命瘋狂試探時,其野心瘋狂膨脹。去烏克蘭注射天價幹細胞的中國土豪說"誰都想健健康康活到100歲";每季度注射18歲年輕人血液的PayPal(國外最大在線支付平臺)創始人彼得蒂爾稱,要活到120歲;每天吃150-200粒礦物質維生素補劑的硅谷奇點大學創始人更是認為壽命1000歲的人已經出生。


Part 3


為何要執著於長壽,生命的意義何在,活超120歲又意味著什麼?


相較於壽命的長度,我們更關注生命的質量。從局部更新的衰老認知來看,超長壽的探索也是對老年期健康的追求。


衰老被研究者視作大量疾病的"潛伏期",或是最大的疾病,隨著衰老逼近,疾病如同決堤洪水湧來。如超級百歲老人那樣"老而不衰",疾病壓縮集中發生成為現代人類追求之一。


人類衰老研究員Michael West博士曾在接受藥明康德採訪時表示,"現代研究正在以一種新的視角看待衰老,衰老被認為是最大的疾病甚至可誘發其他疾病。而抗衰老則是延長健康壽命、改善老年生活質量的關鍵。"


換血、吃翔、意識上傳……富豪們為了120歲,一直在折騰


"延長壽命只是為了生命的終極高度自由",有人曾站在更高的角度給出長壽的理由。過去千百年,屢屢受挫的人類挑戰生命的勇氣愈發強烈,"主動選擇死亡何時降臨,活到自己不想活了為止"。


換血、吃翔、意識上傳……富豪們為了120歲,一直在折騰


同時,活超120歲意味著向永生邁進關鍵性一步。在劉慈欣關於"永生"的四步構想中提到:永生的第一個階梯是得想辦法再活上50年,其次再是第二級段的活1-5個世紀、三級段的靠計算機讀取大腦內部的信息形成具備完整人格、四階段的腦信息注入全新大腦,意識永垂不朽。


當然,相較於永生的虛妄,多活幾十年並不過分。如阿西莫夫所言,人壽命不可太短,否則無法在有生之年做出貢獻;但也不可太長,否則將停止創新與合作。


換血、吃翔、意識上傳……富豪們為了120歲,一直在折騰


Part 4


多數人想長壽,然而卻沒多少人知道該如何長壽。市場上幹細胞治療、換血、端粒延長等尚未走出實驗室、風險性待測的技術多少令人擔憂。


為引導市場,2019年《自然》雜誌在慶祝創刊150週年之際,從五花八門的長壽研究中總結了7條靠譜方法,分別是運動、熱量限制、senolytics、雷帕黴素、二甲雙胍、sirtuins 激活劑、NAD前體。其中sirtuins 激活劑、NAD前提這2條都指向了β-煙酰胺單核甘酸。


換血、吃翔、意識上傳……富豪們為了120歲,一直在折騰

圖注:哈佛遺傳學家David Sinclair


2013年,哈佛大學遺傳學家David Sinclair研究團隊首次發現,給實驗組補充β-煙酰胺單核甘酸後,可通過提升NAD+水平,激活長壽蛋白sirtuins整個家族(sirt1-sirt7)延長實驗組健康壽命30%,並逆轉約80歲老年實驗組體內包括線粒體功能在內的多項指標至20歲的健康水平,後續研究中,哈佛還發現該物質可提升老年實驗組運動能力56%-80%。


後續多項研究再給β-煙酰胺單核甘酸延壽站臺,如下:


換血、吃翔、意識上傳……富豪們為了120歲,一直在折騰


2019年2月19日,日本Shinkowa(新興和)發佈"長期(24周)口服NMN 對人體的益處"的臨床試驗中期報告,世界上首次臨床證實:人體口服NMN後長壽蛋白表達增加。


無論激活長壽蛋白sirtuins家族,還是維持端粒長度、激活造血幹細胞等,可提升NAD+水平的β-煙酰胺單核甘酸都"面面俱到",其被認為是21世紀最具長壽潛力的、可口服補充的長壽物質。


出於技術難度限制,目前全球能合成無重金屬殘留β-煙酰胺單核甘酸補充劑的企業,全球僅兩家,日本一家(靠"發酵法"合成),其產品被賣至2萬一瓶;另一家則來自香港生物科技公司"基茵港"(GeneHarbor)。基茵港旗下愛沐茵,是全球唯一拿到美國FDA標準GRAS安全認證的β-煙酰胺單核甘酸產品。


換血、吃翔、意識上傳……富豪們為了120歲,一直在折騰


基茵港(GeneHarbor)旗下擁有十餘位科學家(來自遺傳學、蛋白質工程、生物化學、工業發酵、化學工程等多個領域),80多項專利技術。創始人王駿港中文大學生物學教授,中國科學院上海植物生理研究所微生物代謝方向研究生,美國威斯康辛大學博士,師從中國微生物學泰斗焦瑞身研究員。


2017年,基茵港"長壽藥"量產上線國內電商平臺後,迅速引發搶購熱潮。僅是京東綜合好評就已超出3萬+,甚至多次因京東營養補充劑領域全平臺銷冠第一業績登上京東戰報。


頻頻熱銷至斷貨的窘境迫使基茵港出資10億港元,在寧波餘姚又建了家年產100噸的大型β-煙酰胺單核甘酸工廠,據媒體消息,該新工廠預計今年上半年正式投產。


此外,基茵港已啟動港交所IPO流程,預計今年赴港上市,如若成功,將成為國內第一家"長壽藥"上市公司。


換血、吃翔、意識上傳……富豪們為了120歲,一直在折騰

圖注:基茵港即將投產的寧波餘姚β-煙腺胺單核甘酸工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