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史-中世紀的文明演進-法蘭克王國

法蘭克人是日耳曼人的一支,分為沿河法蘭克人和濱海法蘭克人兩大部落,原來居住在菜茵河下游。公元6世紀中葉,法蘭克人逐一征服周圍部落,成為西歐最強大的國家。濱海地區的薩利克法蘭克人首領克洛維岀身於墨洛溫家族,由他始建的王朝稱墨洛溫王朝。

法蘭克建國

481年,克洛維(481-511在位)建立法蘭克王國後,開始向羅馬高盧地區擴張486年,他率領法蘭克人在蘇瓦松擊敗高盧羅馬軍隊,奪取了塞納河和羅亞爾河之間的土地,建立了法蘭克王國,定都巴黎。496年,克洛維聯合鄰近部落打敗阿勒曼尼人。500年打敗勃艮第人,一度使其納貢。507年又在武耶一戰打敗西哥特人,佔領了高盧西南部地區。523年,法蘭克人再次進軍勃艮第,並於次年滅亡了勃艮第王國,將勃艮第地區併入法蘭克王國。至此,法蘭克人佔有了整個高盧地區。至公元6世紀中葉,法蘭克人又征服了圖林根巴伐利亞及薩克森的些部落,建國之後的不斷征戰為法蘭克帝國的強盛奠定了基礎克洛維改信基督教496年,克洛維擊退阿勒曼人的進攻後,採取一個重大的政治措施—改信基督教。據說,這次戰鬥之所以能夠轉敗為勝是因為耶穌的幫助,於是克洛維在蘭斯主教的主持下帶領3000親兵隆重領洗,接受羅馬基督教。當時大多數日耳曼人信奉阿利烏派基督教。阿利烏(約250-336)為利比亞人,曾任亞歷山大主教,因反對三位一體和教會佔有大量財富,被於325年召開的尼西亞會議斥為異端,但其主張在下層群眾和日耳曼人中廣泛傳播。克洛維改信羅馬基督教標誌著法蘭克新貴和高盧羅馬教會的進一步勾結:法蘭克新貴把後者當做實行統治和向外擴張的有力工具,高戶羅馬教會則視前者為保護教會財產、反對下層群眾和其他日耳曼人的靠山,從此,羅馬基督教在法蘭克國家的政治生活中發揮重要作用,拉丁語成了官方通用的語言。

查理曼帝國的興起與分裂

751年11月,法蘭克宮相矮子丕平廢黯墨洛溫王朝最後一個國王,自立為法蘭克國王,建立了加洛林王朝。矮子丕平去世後,其子查理和卡洛曼共治,771年卡洛曼死,查理成為全法蘭克國王。774年,查理借教皇求援之機,征服意大利半島北部的倫巴德王國,兼任國王,並進軍羅馬,控制了意大利半島大部分地區。查理一生征戰50多次,使法蘭克疆域空前廣大。800年聖誕節,教皇利奧三世為查理加冕為"羅馬人的皇帝",史稱"查理曼"("曼"意為大帝),法蘭克王國被稱為查理曼帝國,帝國雖強盛一時,但爭戰中地方割據嚴重,自由農民不斷破產,帝國統治基礎破壞。

817年,皇帝路易把帝國分給三個兒子:羅退耳禿頭查理路易,以防止其死後產生紛爭和諸侯叛亂。但事與願違,路易死後他的三個兒子為爭奪領土爆發內戰,殺得難解難分。843年8月,羅退耳和兩個弟弟在凡爾登簽訂停戰條約。根據條約,帝國一分為三:些耳德河和繆斯河以西地區歸禿頭查理,稱西法蘭克王國(即法蘭西);菜菌河以東地區歸日耳曼人路易,稱東法蘭克王國(即德意志);北起北海,南至意大利中部、北部及查理與路易所有地區之間的狹長地帶,歸羅退耳所有(,即意大利),同時由羅退耳承襲皇帝稱號,但對其兩個兄弟無約束力,《凡爾登條約》為近代法蘭西、德意志和意大利定了疆域基礎。

世界史-中世紀的文明演進-法蘭克王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