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王國》揭祕李氏朝鮮王朝的興衰

最近韓劇《王國》第二季播出了,這部劇非常精彩,是一部封建社會下的喪屍劇,值得一看。故事的背景講的是李氏朝鮮王朝突發怪病,全國感染者無數,就連朝鮮王朝的皇帝都不能倖免,被感染者全部變成喪屍,白天沉淪,夜晚活動。皇帝的兒子李氏世子為了王朝的發展和天下的百姓,致力與怪物和篡位者做鬥爭。

由《王國》揭秘李氏朝鮮王朝的興衰

朝鮮王朝建立

真正歷史上確實有李氏朝鮮王朝,它統治了朝鮮半島長達五百多年。

1388年,高麗王朝與我國明朝開戰,派李成桂出兵入侵遼東半島。李成桂的軍隊在威化島遭遇大水,士兵不願遠征,李成桂多次請求撤軍回國但都遭到崔瑩拒絕,無可奈何的他發動兵變,推翻了高麗禑王的統治,1392年,李成桂登基建立朝鮮王朝,確立了與明朝的蕃屬關係,結束了高麗王朝近500年的歷史。

由《王國》揭秘李氏朝鮮王朝的興衰

王朝興起

永樂十六年(1418)八月,大王的位置傳到了李成桂的孫子世宗手裡。登基後世宗下令清除對馬島倭寇,次月被活捉其首領帶回朝鮮宮中。正統八年(1443),簽訂了《癸亥條約》,對馬島大名被授權每年與朝鮮進行50船的貿易,向朝鮮朝廷進貢並負責防止倭寇對朝鮮海港的侵擾。

在北部邊疆,世宗建立了“四郡六鎮”用於防衛北方遊牧民族的侵擾。宣德八年(1433),世宗派金宗瑞出兵攻打明朝建州女真諸部鞏固朝鮮北方疆域。

在世宗統治期間,朝鮮的科技、文化等方面都得到了很大的發展。世宗最為人紀念的貢獻是創造諺文。由於世宗的功績,世宗被尊稱為“世宗大王”。

到了成化五年(1469),朝鮮成宗即位。成宗統治期間,國家經濟文化繁榮發展。成宗邀請士林派來到宮中參與政治,在宮中建立弘文館,併成立由儒學家組成的智囊團為治理國家獻言獻策,完善了包括司憲府、司諫院和弘文館的朝鮮三司制度。成宗時期是續世宗後,朝鮮又一個文化發展黃金時期,大量書籍在這一時期發表問世。此時的朝鮮內外均無大的憂患,是國家最繁榮昌盛的時期。

由《王國》揭秘李氏朝鮮王朝的興衰

與明清兩代的愛恨情仇

歷史上朝鮮經常遭到倭寇的侵擾。壬辰倭亂時期,掌握日本政權的豐臣秀吉曾以朝鮮為踏板攻打中國明朝。萬曆二十年(1592)和萬曆二十五年(1597),豐臣秀吉帶領裝備有葡萄牙火槍鳥銃的軍隊入侵朝鮮。朝鮮因準備不足,敗給了裝備有西方武器的日本軍隊,隨後開城、平壤相繼失陷,之後幾個月內南部朝鮮半島就被佔領。

不過朝鮮海軍在海上有效地摧毀日本軍艦,掐斷了後方供給。朝鮮民間的遊擊組織對入侵的日本軍隊抵禦也遏制了倭寇的攻勢。日本對朝鮮的大舉入侵,警示了明朝。萬曆二十一年(1593),明朝派出將軍鄧子龍攜大軍支援朝鮮,與朝鮮一道共同擊退了入侵的日本軍。

壬辰倭亂使朝鮮國力銳減。此時建州女真首領努爾哈赤正在中國東北統一女真族。萬曆四十六年(1618),努爾哈赤開始攻打明朝。當時努爾哈赤和明朝都想聯合朝鮮,使朝鮮大王光海君處在進退兩難之地。光海君打算中立。但由於明朝幫朝鮮擊退了倭寇,大臣們大多數都支持幫助明朝攻打女真。萬曆四十七年(1619),朝鮮就曾在薩爾滸之戰中派兵支援明。天啟三年(1623),仁祖反正,光海君被廢。仁祖即位後,開始執行更公開的助明打女真的策略。

由《王國》揭秘李氏朝鮮王朝的興衰

天啟七年(1627),努爾哈赤的侄子阿敏帶領3萬女真部隊入侵朝鮮,史稱“丁卯胡亂”。雙方最後議和訂立“兄弟國的盟約”。朝鮮停止使用明朝天啟年號並遣王子李覺赴後金為人質。然而金軍一退,朝鮮馬上嚮明朝“疏奏被兵情節”。由於受到儒家思想的影響下,朝鮮大臣認為明朝助朝鮮擊退倭寇,朝鮮理當與明朝交好抗擊後金。因此朝鮮拒絕廢除年號,並依舊保持關係。這直接導致崇禎九年(1636)皇太極攻打朝鮮,迫使朝鮮成為清朝的藩屬國,史稱“丙子胡亂”。

仁祖之後的朝鮮孝宗,曾試圖聯合中國南方反清勢力討伐清朝最終沒有結果。朝鮮雖然公家文書使用清朝年號,但在特定場合(如祭祀、墓碑及與明朝相關場合)卻在使用“崇禎後紀元”,甚至持續到20世紀初。

光緒二十年(1894)春,朝鮮的東學黨發起起義,時任朝鮮大王高宗非常恐慌,請求清朝支援。清派出3000軍隊與起義軍達成停火。日本得知清派兵到朝鮮後,派出8000軍隊佔領了景福宮,併成立親日政府。此次事件最終升級成為

甲午戰爭。隨後,朝鮮政府在日本的策動下單方面宣佈與清朝脫離藩屬關係。

由《王國》揭秘李氏朝鮮王朝的興衰

王朝結束

1907年,在日本逼迫下,高宗無奈退位,太子李坧繼位。1910年 《日韓合併條約》簽訂。同年8月李坧的稱號從“皇帝”被降為“李王”,仍健在的父親高宗李熙則從“太皇帝”降為“李太王”,他們家族每年從日本那裡支取一筆生活費用,但沒有任何權力,活動範圍也被限制,歷時500多年的李氏朝鮮王朝宣佈結束。

由《王國》揭秘李氏朝鮮王朝的興衰

結語:《王國》這部韓劇縱然很精彩,但真正的李氏朝鮮王朝歷史同樣精彩絕倫,它的興衰與我國亦有千絲萬縷的聯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