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級食物:人類未來要吃蟲子?

可能現階段很多人還無法完全接受,但隨著食物知識的普及以及口味的變化,未來昆蟲有望成為下一個“超級食物”。

想象一下,你和家人走進一家中餐館,翻開菜單,發現平時最愛的家常菜都換成了“昆蟲盛宴”:醃酸蚱蜢、油炸蝗蟲、鹽水龍蝨、香酥蟋蟀、甜炒蝶蛹……你覺得沒有胃口,點了一碗麵條,而麵粉是用各種昆蟲磨成的粉,甚至連白米飯也不知被哪個“可惡的傢伙”換成了白蟻卵飯……

讀到這裡,或許你已經毛髮悚立,頭皮發麻。這不是科幻小說,不要以為貝爾·格里爾斯在荒野求生中活吞蜘蛛的場景離你很遠,科學家告訴我們,在不遠的將來,“蟲子”將會端上人民大眾的餐桌。

超級食物:人類未來要吃蟲子?

昆蟲大餐

據《每日郵報》報道,在10月23日舉行的第三屆“世界可食用昆蟲日”上,澳大利亞的昆蟲學者Skye Blackburn表示,昆蟲將成為人類下一個“超級食物”。相比普通肉類,昆蟲富含蛋白質、鉀、鎂等,營養要更加豐富。

在20年前,在澳大利亞人眼裡,吃生魚片看起來很奇怪,但現在壽司已經隨處可見。Blackburn認為,蟋蟀、螞蟻、肉蟲、蠍子這些可食用昆蟲,本質上和壽司差別不大。

聯合國糧農組織早在2013年發佈的報告就指出,人類可食用的昆蟲在全球超過1900種,多吃昆蟲對身體有很大益處。報告顯示,人們消費最多的昆蟲有:甲蟲 (31%)、毛蟲(18%)、蜜蜂、黃蜂和螞蟻 (14%) 以及蚱蜢和蟋蟀等 (13%)。可食用昆蟲有很多優點,例如繁殖快、汙染少,且蛋白質、脂肪和礦物質含量高,需要的飼料也相對少,同時,食用一些昆蟲也有助於對抗肥胖。報告中稱,現已將昆蟲作為輔助性食品,並建議將昆蟲更廣泛列入菜單。

超級食物:人類未來要吃蟲子?

另外,布萊克認為蟋蟀粉可以成為肉類的替代品,因為人們可以從中攝取蛋白質,而且麵包師甚至可以把麵粉的三分之一用蟋蟀粉代替。“吃一整隻蟲子對人們來說很難,所以人們現在可以用蟋蟀粉來代替,它看起來和其他蛋白粉一樣。你可以用不同的方式將蟋蟀粉添加到你喜歡的食物中,比如你可以用它們來做素食漢堡。我甚至會把它們添加到我的巧克力蛋糕和餅乾裡,因為這樣比普通的餅乾或巧克力更有營養。”

超級食物:人類未來要吃蟲子?

昆蟲漢堡

許多公開數據都宣稱,可食用昆蟲市場正在迅速增長。除了聯合國的那份報告,市場調研公司 Global Market Insights 的數據顯示,預計到 2033 年,全球可食用昆蟲的市場將會從2013年的 3300 萬美元增長到 5.22 億美元。

超級食物:人類未來要吃蟲子?

也許,在不久的將來,我們的菜單上也會出現咖喱蟋蟀、蒜香臭蟲、紅燒蠍子等等。

你能接受一頓昆蟲大餐嗎?

超級食物:人類未來要吃蟲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