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區完成首批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登記證頒發

開展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登記賦碼,建立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統一社會信用代碼制度,是推動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任務順利完成的重要環節,意味著打通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最後一公里”,這對於健全新型農村治理結構,維護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合法權利具有重大的意義,而且是實現鄉村產業興旺的前提和基礎。

我區完成首批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登記證頒發

我區為切實做好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登記賦碼工作,根據省、市農業部門工作要求,下發了《關於開展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登記賦碼工作的通知》,並研究制定了登記賦碼委託書、成員名單、街道批覆等重要文件示範樣本和提報資料清單;為嚴格把控登記申請材料質量,要求進行“雙人審核”把關。同時,為提高工作效率,區農業農村局工作人員深入各街道對登記賦碼工作進行了現場培訓、指導。截止目前,全區已有120個經濟組織提交了申報材料,對通過審核的108個集體經濟組織,進行了管理系統信息錄入,並陸續頒發了《集體經濟組織登記證書》,通過本次賦碼登記,農村集體經濟組織首次有了“國字號”身份證,真正確立了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的“市場主體地位”。

新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登記證,印有N打頭18位全國統一社會信用代碼,是一張“國字號身份證”,有了這個登記證,農村集體經濟組織依法享有法人地位,在市場、稅務、金融等多個部門被依法認同,可以據此刻公章,開設銀行賬戶,獨立平等參與市場經營管理,真正確立了我區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的市場主體地位,有利於充分發揮其經濟功能,進一步盤活農村要素,多種形式發展村集體經濟,促進廣大農民增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