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信的崛起(3)

韩信的第二个贵人叫滕公。先介绍一下滕公这个人,滕公其实叫夏侯婴,是刘邦的老乡,他当时是一个在职的公务员,驾车的马夫,就是我们现在的司机。他可是刘邦的好朋友,每一次送客人回来,就去刘邦哪里吹一会牛,按照我们现在的话说,就是未发迹的刘邦的狐朋狗友。

后来,刘邦不下心弄伤了滕公,这事还让人告发了,说刘邦伤人了。刘邦肯定打死不认,作为受害者老铁滕公居然也作伪证,说没有这回事。但结果还是东窗事发,倒霉蛋滕公被抓到监狱里面了,还白白挨了几百个板子,刘邦这个家伙却逃脱了。

韩信的崛起(3)

滕公

现在讲回韩信。当时是一排人的头颅都被砍下来了,眼瞅着就到韩信了,韩信一抬头,看到滕公,大喊一句:“上不欲就天下乎?何为斩壮士!”,滕公一听,觉得这个家伙讲得有意思,韩信长得也不错,就放了他。

所以,颜值高还是很有用的!

当然,真正救了韩信的还是那句话。这句话能够打动滕公,其实也说明了当时的刘邦已经有夺取天下的雄心,而且他的心腹部属也是知道的,但是一般的兵卒是不清楚的,所以滕公才会觉得很惊奇。

从谈判的角度上看,韩信有几点是做的非常对的。

第一:韩信非常的冷静,情绪没有崩溃,没有任何的慌乱,按照正常的人角度看,普通人早就情绪崩溃了,屁滚尿流那是正常的,痛哭流涕大呼饶命也是常规操作,但是韩信没有,他的头脑是非常的清晰的;

第二:韩信一下子就找到决策者,谁是决策者?当然就是有权利放了他的人。在这案例的决策者就是滕公;

第三:争取的目标很重要,韩信不说饶命,我是无辜的这类废话。他是告诉滕公,我知道你们有心夺取天;而你们要夺取天下,我是可以帮忙的。承认对方的利益所在,但是也阐述了自己的价值所在。

我不知道滕公是怎么想的,反正韩信就逃过了一劫。

滕公还将韩信推荐给了刘邦,做了一个管粮食的小官,但是刘邦对他还没有没有太大的重用,由此我们也可以猜测滕公其实还不在刘邦的权力核心里面。因为滕公对韩信是非常喜爱的,他讲韩信推荐给了刘邦,但是刘邦事实上没有将韩信放在心上。

韩信的崛起(3)

萧何

韩信估计自己也知道靠滕公没有用,但是大业未成啊,他还想着建功立业呢?那么为了更近一步,他就打起了萧何的主意。由于职务上面的便利,难免要和萧何打交道。

萧何是谁啊?大汉开国的第一功臣,这个人的牛掰之处在于后勤的供应管理,在萧何的帮助下,刘邦打仗从来就不缺人和粮食,这是非常了不得的!这个人就是韩信的第三个贵人!

韩信是一个聪明人,借口职务上的东西,他与萧何聊过好几次,萧何对他在谈话中所展现出来的才能大为赞叹。韩信以为这一次萧何一定将他推荐上去,但是他等来等去,还没有一点动静都没有,他又想了最后一招,告诉萧何,我要走了,因为主上应该不会重用我的。

韩信这一步其实是一部险棋,如何萧何不追他的话,估计他从到另外一个地方还是要从头再来,这里面可是很大的机会成本时间成本,因为在刘邦这里,已经有人看重他,他差的就是机会,我们跳槽其实也是一样的道理;如果萧何觉得韩信很重要,但是觉得他不会久留,那么直接派人去干掉他,以免刘邦集团多一个劲敌?

韩信的崛起(3)

但是韩信赌对了,后面就发生了历史上著名的“萧何月下追韩信”。

韩信的发迹之路从此开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