婉拒“裸捐”,也是一種慈善


婉拒“裸捐”,也是一種慈善


|婉拒拾荒者“傾家蕩產”式捐贈,也是一種善

3月5日,杭州蕭山瓜瀝鎮政府迎來一位特殊來客,他戴著口罩,將一個塑料袋交給工作人員,稱是抗疫捐款,便轉身離開。經查看,袋裡有12.9萬多元現金。鎮政府調查得知,捐款人姓楊,今年54歲,全家七口人,以收廢舊物資為生計。最終,鎮政府與其達成折中協議:退回12萬元,接受其9273.4元捐贈。

疫情之下,楊先生無私捐贈的義舉讓人感動。實際上,舉國抗疫以來,類似“重慶87歲獨居老人捐出畢生積蓄”“環衛工老大爺捐出5年積蓄”的報道不勝枚舉。但也有了關於該不該接受弱者、貧困者超能力捐款的討論。

事實上,不支持“來者不拒”的受捐,已成不少人的共識。在此語境下,政府方面婉拒楊先生的“裸捐”,只收取“零頭”,在理性慈善問題上起到了示範效應。

該不該接受弱者的捐贈,討論起來,本質在兩個問題:一是捐贈者意願和權利,二是慈善的目的和意義。

首先,捐贈也是一種權利,即便是貧困者、拾荒老人等,也應尊重其愛心善意和支配財產的權利。接受一部分、退回大部分,既體現了這種尊重,又不會因“裸捐”而使之陷入困境,能兩全其美。

但另一方面,儘管回饋社會是作為公民的一種義務,但慈善也有其倫理概念,如果弱者為回饋社會而“裸捐”,反而導致自己陷入困境,顯然有違慈善初衷。因此,受捐者、相關組織出於關愛的婉拒,也是可以有的。

事實上,弱者、貧困者獻愛心的通道是敞開的:勿以錢多錢少論慈善等理念,也是社會共識。但貧困者“傾家蕩產”式捐贈之所以不被接受,是因為,作為七口家庭之主,家庭生計也是一種責任。為抗疫“裸捐”,其心可贊,但令其“傾家蕩產”,也是社會不願看到的情況。

因此,在此次婉拒“傾家蕩產”式捐贈之後,也期待有更多基層機構本著人本化和平衡原則,能以更大的善意對待“弱者裸捐”。

(via 新華網)

| 婉拒居民“裸捐”對慈善的示範價值

近日,杭州蕭山瓜瀝鎮政府來了一名訪客,他戴著口罩,手拿一個黑色塑料袋,徑直走進鎮疫情防控辦,將手中的塑料袋交到了鎮工作人員手裡,便轉身離開。工作人員打開一看,裡面裝著一沓現金,估摸約有近13萬元錢。在獲知男子姓楊,一家7口全靠收廢舊物資維持生計的情況之後,鎮、村幹部考慮到老楊家庭經濟現狀,婉拒了老楊的12萬元捐贈,接受了他9273.4元捐贈。

男子家庭條件並不寬裕,卻一次性拿出了“全部家當”為抗疫捐款,這樣的精神值得敬仰,也令人感動。男子靠收廢舊物資維持全家生計,掙錢不易,掙的也都是辛苦錢,乾的是髒活、累活,他拿出自己的全部積蓄,這雖是大愛之舉,但卻可能因此影響了他一家人的正常生活。鎮政府婉拒其中的12萬元捐贈,只接受了他9273.4元捐贈,既尊重了男子的善心與義舉,又充分考慮到男子的家庭實際情況,避免捐贈者陷入“捐贈致貧”的窘境,這樣的處理方式值得肯定。

在疫情發生之後,各界人士踴躍捐款捐物,愛心湧流,但其中也有一些本來自身就屬於困難群體的愛心人士進行“裸捐”的情況,這引發了輿論廣泛爭議。要營造奉獻愛心的良好社會氛圍,但對社會愛心也不能“照單全收”,不能因為接受捐贈而讓捐贈者陷入生存困境,這就將與公益慈善的目的背道而馳。

所以,要能做到兩者“兼顧”,既要鼓勵社會愛心,又要讓捐贈者能夠做到“量力而行”。對於那些家境條件並不富裕的人,不能接受他們的“裸捐”要求,也要為他們的生活著想。況且慈善捐助,也並不能以捐款的多少為唯一標準,只要在自己力所能及的範圍內行善事,就是一種大愛,就並不會遜色於捐贈鉅款的富商們。

當地退回男子的大部分捐款,既是面對愛心捐款的“正確打開方式”,也是一次“教科書式操作”,具有示範價值。從接受捐贈的機構到愛心人士,在對待慈善捐助時,都要能理性處理,正確對待。要認識到,一味呼籲奉獻精神、犧牲精神,而罔顧捐助方的實際情況,只會起到過猶不及的反作用,會讓公益慈善漸漸變味,失去“人之常情”的“血與肉”,也會讓慈善活動越來越假,越來越不正常,最終可能會偏離公益正軌。

(via 人民網)


結語:慈善的目的是為了救人,是為了讓人更好更有尊嚴地生活。如果捐贈者本身家庭情況非常拮据,任由他們捐助所有,卻面對生活的窘迫,也就違背了慈善的初衷。有關部門退回捐款的做法具有示範價值,它告訴人們,慈善並不僅僅是數字,更是一種對待他人的方式。這種待人方式,擁有同理心、同情心,願意奉獻、願意付出;這種待人方式,也蘊含著理性,並不因情緒而左右或搖擺,會在全面綜合考量判斷後作出正確選擇。希望更多的人能參與到慈善事業,也希望慈善活動中能湧現出更多令人感動、發人深思的“好聲音”,推動社會更加和諧友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