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唐易老,李广难封,为什么李广会难逢呢?

唐代文学家王勃:《滕王阁序》里有一句著名的诗词: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大意是。冯唐容易老,李广封侯难。王勃为什么会这么说呢,今天小编带大家一块来了解一下其中的缘由。

冯唐易老,李广难封,为什么李广会难逢呢?

冯唐易老,李广难封,为什么李广会难逢呢?

广前后与匈奴作战四十多年,屡立战功,却始终未能得到封侯,曾同他一起为郎中的堂弟李蔡,人品才能不及中等,名声也远在李广之下,却先后被封为轻车将军。乐安侯、丞相。李广有很多部下甚至都被封侯,而李广却得不到爵邑,官职也没有超过九卿。这让李广有些郁闷,一次李广与望气算命的王朔交谈说:”自击匈奴而广未尝不在其中,而诸部校尉以下,才能不及中人,然以击胡军功取侯者数十人,而广不为后人,然无尺寸之功以得封邑者,何也?岂吾相不当侯邪?且固命也?”王朔回答:“将军想想是否做过什么后悔的事情?”李广想了想:“我当陇西太守时,羌族人造反,我

诱降了他们后却又把他们杀死了。至今最大的悔恨只有这事。”王朔说:“罪过没有比杀死已降的人更大了。这可能就是你不能封侯的原因。”

“飞将军”李广最后在一次追击匈奴的战斗中迷失道路,引咎自杀。全军将士痛哭失声,“百姓闻之”“无老壮皆为垂涕”,这就是“李广难封”的悲剧。

“冯唐易老”和“李广难封”这两件史实,都发生在汉朝,都和汉武帝这位“雄才大略”的帝王有关。前者是他想用冯唐而为时巳晚,后者的赏罚不明他是难辞其咎的。这两件令人叹惋的故事,反映了“家天下”的封建统治者压制人才、浪费人才和用人的主观随意性。他们的“求贤”“访贤”是出于“权欲”的需要,他们的“论功行赏”只不过是施展“权术”的一个虚伪口号,而“圣心好恶”才是对臣下行赏贬谪的标准。这是封建社会的一大痼疾,也是造成“冯唐易老”“李广难封”的根本原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