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需要钝感力

人生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活得开心的,都是那些想的开的。

01 重要的钝感力

今天给大家推荐一本书,由日本作家渡边淳一所著的《钝感力》。对于生性敏感的我来说,这是一本很有启迪意义的书。

作者认为“在人际关系方面,最为重要的就是钝感力,当受到领导批评,或者朋友之间意见不合,还有恋人或夫妻之间产生矛盾的时候,不要因为一些琐碎小事郁郁寡欢,而应以积极开朗、从容淡定的态度对待生活。”

生活中,因为一两句话没说好,朋友之间反目,夫妻之间争吵的情况屡见不鲜。从前的我,常常会因为别人的一句话而耿耿于怀,甚至反复琢磨。别人早就忘记自己说过什么,我却总是想起这件事,不断地用回忆伤害自己。

如果大家没那么敏感,对别人不善的言论能一笑而过,那这个世界将会减少很多不必要的冲突。不过不在乎说起来很容易,做起来却很难。要想不跟人计较,需要忍耐,而忍字头上一把刀。

我妈妈是一个钝感力很强的人,别人即使对她态度不好,她也马上能够忘记,所以她是一个活得很开心的人,有时候我挺羡慕她的性格的。

人生需要钝感力

不过人和人之间交往,我们可以不把别人伤人的话放在心上,但当别人冒犯我们的时候,还是得表明自己的态度。不然别人觉得你好欺负,就会得寸进尺。

02 讽刺当夸奖的钝感力

“人总是这样,被他人毫不犹豫的多夸几次,慢慢的自己也会觉得是那么回事了,也会朝那个方向去努力。这种听了两句表扬就飘飘然并信以为真的劲头,的确也是一种才能。”

最近大热的综艺节目“妻子的浪漫旅行”中的包文婧,是一个炫夫狂魔。在她的眼中,她的丈夫包贝尔特别帅,特别有才华。

人生需要钝感力

包文婧这种无条件地相信和肯定,给了包贝尔信心,让他觉得不能辜负妻子,事业也越来越好。如果他心里觉得妻子只是在安慰他,而不真正自信起来,肯定不会取得现在的成绩。

其实自大不可怕,可怕的是自卑。因自卑的人常常连跨出第一步的勇气都没有。《你只是看起来很努力》的作者李尚龙提到,只要你跨出了第一步,就会发现实现目标是多么地容易

有时候我们把困难想象地很强大,在内心先把自己打败了。不管别人会不会肯定我们,我们要学会肯定自己。

就像傅园慧,在她爸爸的教育下,她觉得自己是一个天才,她这种信心帮她战胜了很多困难。

03 身体的钝感是一种优势

书中提到很有意思的一点,“卫生好并不是一件坏事,不过环境卫生搞得越好,杂菌区除的越干净,周围就会变得一尘不染,与此同时身体的抵抗力也会因此减弱,稍微沾上一点细菌,人们就可能得病。”

众所周知,日本是一个很重视清洁卫生的国家。按照作者的观点,可能正是由于日本太干净了,人们反而容易得病。

中国有一句俗语,叫做“不干不净,吃了没病。”看来老祖宗传下来的俗语,还是有道理的。

人生需要钝感力

作者还提到三个人一起睡觉的例子,由于夜晚温度降低,有一个人发烧了,另一个只是鼻子有点难受,还有一个一点事都没有。身体的钝感让第三个人更加能够适应环境,可见身体钝感的好处。

从这本书中我才知道,生气会伤身体的医学原理。作者以前是当医生的,所以他从神经的角度指出,“交感神经会随着紧张、烦躁、不安等情绪的不断加剧,会令人的血管变窄,血压升高。”

如果我们总是生气,负面的情绪会使血液循环不畅通,也会引起健康问题。钝感力强的人不容易生气,所以也比较容易健康长寿。

04 钝感是一种不屈不饶的精神

作者在这本书中举了才华出众,却最终没落文坛的O先生的例子。O先生是一位拥有极强自尊心的新锐作家,在投稿出版社了无音讯后,他灰心丧气,再没有振作起来。

而本书的作者却能够自我安慰,最终成为日本著名作家。我觉得作者这里说的钝感其实就是我们平时说的逆情商和百折不饶的精神。

人生需要钝感力

这个世界上有很多聪明的人,但是大部分人并不是智商超群,而是靠着毅力取得了成功。

俞敏洪在他的同学里其实算先天条件很差的,但是他能吃苦,能坚持,才有了今天的新东方。

只要自己不放弃,默默耕耘,时间会给你答案。

05 女性天生比男性强大

这本书提到,一般男性失血量达到身体的三分之一就会一命呜呼,而女性在生产时即使出血量超过身体总血量的一半,也可以活下来。

造物主似乎故意把女性造得比男性更强大,因为女性要承担孕育下一代的重责。

看到这里,我莫名地有了一股力量,原来我们女性不是柔弱的象征,而是强大的代名词。

人生需要钝感力

总之,作者认为“不为琐事动摇的钝感,才是人们生活中最为重要的基本才能人际关系的纠纷不放在心上,别人的讽刺也当作真心的夸奖,不过分敏感,就可以快乐长寿地生活下去。

人生需要钝感力,如果天性敏感,就学着做一个钝感力强的人吧。


作者简介:爱自己成长之路,喜欢阅读的英语老师。生命不止,学习不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