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天量放水”VS“经济下行风险”,该买房还是持币观望?

关于楼市,当下出现两种截然不同的看法。

一种认为,受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影响,经济下行风险大,甚至可能会出现经济危机,别急着买房了,关键时刻,手握现金才是王道。

另一种观点相反,他(她)们认为,为刺激经济恢复活力,货币天量放水来临,水涨船高,负债买房才是唯一的避风港。

那么,这两种观点,到底谁对谁错呢?

魔幻的楼市:经济下行,房价上涨!

2020年注定是载入史册的一年,这一年还未过三分之一,我们已经在金融方面见证了美股两周4次熔断的历史,见证了期货原油跌为负数的历史。而楼市则出现了魔幻的一面:经济下行,房价上涨!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206504亿元,同比下降6.8%!这是自有可比数据的1992年以来,作为季度增长率首次出现负增长。刚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你是不是和笔者一样惊了一下?是的,太魔幻了。一直在房产的圈里看着房价飞速上涨、土拍火热丝毫没有感受到经济的颓势。

另外,4月20日,财政部发布2020年一季度财政收支情况,数据显示,今年1-3月累计,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5984亿元,同比下降14.3%。

报告期内,土地和房地产相关税收中:

契税1212亿元,同比下降19.9%;

土地增值税1467亿元,同比下降12%;

房产税606亿元,同比下降5.8%;

耕地占用税296亿元,同比下降23.7%;

城镇土地使用税474亿元,同比下降12.4%。

看完这些数据估计不少人还真的有点担心……但是在经济、收入、房地产销售规模都大幅下降的背景下,一季度我国商品房平均房价为9266元/㎡,同比去年上涨2.2%,商品住宅平均房价为9324元/㎡,同比去年上涨4.2%。

从70个大中城市来看,房价也呈现出微妙的变动。数据显示,2月份全国房价呈现出稳中回落的态势。不过,进入3月,4个一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由上月持平转为上涨0.2%;31个二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上涨0.3%,涨幅比上月扩大0.2个百分点;35个三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上涨0.2%。

“货币天量放水”VS“经济下行风险”,该买房还是持币观望?


“货币天量放水”VS“经济下行风险”,该买房还是持币观望?


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首席统计师孔鹏对此表示,3月份,随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生产生活秩序加快恢复,因疫情积压的住房需求呈现出逐步释放的势头,70个大中城市房地产市场价格出现微涨,但总体较为稳定。

一方面,整体稳定甚至微微上涨的房价显然与当前的经济环境有些格格不入,引人瞩目;另一方面,在整体平稳的背景下,楼市局部市场的变化或许更加令人始料不及,不同城市回升幅度存在一定差异。

楼市迎来近30年最低房贷利率,降息周期还将延续

4月20日,中国人民银行授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公布的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显示,一年期LPR为3.85%,五年期以上LPR为4.65%,对比3月LPR利率分别下调20个基点和10个基点,这也是自去年8月LPR改革以来的单月最大降幅。同时,“5年期LPR”是供商业房贷参考的,依此来看,楼市迎来近30年最低房贷利率!

“货币天量放水”VS“经济下行风险”,该买房还是持币观望?


市场分析,此次LPR利率下调有利于进一步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未来一段时间企业贷款利率会有更大幅度下行,激发企业信贷需求。而此次5年期以上LPR只下降了10个基点,体现了房地产金融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下一阶段,预计降息周期将延续,LPR报价还有下行空间。

对此,我们必须知道2016年中国房价“大爆炸”之前发生的事件。2015年,我们罕见地启动了5次降息降准。

降息:从3月1日到10月24日,五次降息,将一年期贷款利率从5.6%降到了4.35%,降低了1.25个百分点。

降准:从2月5日到10月24日,五次降准,将大型银行存款准备金率从20%降低到17%,中小型银行从16.5%降低到13.5%,即银行业整体存款准备金率降低了3个百分点。

2015年,全球经济早已从2008年的大衰退中走出,为何中国还要采取强度如此之大的货币政策手段?首要原因是,由于“四万亿”的刺激作用衰减殆尽,当时面临极大的下行压力。2014年,中国GDP增速只有7.3%,而2015年,增速更首次“破七”,仅为6.9%。

2020年,为了稳经济,为了稳就业,为了稳数据,政府一系列刺激和帮扶政策陆续出台,我们已看到:

1、3次降准(1月1日、3月13日与4月3日);

2、10次降息(LPR下调2次、7天OMO利率下调2次、14天OMO利率下调1次、1年MLF利率下调2次、1年专项再贷款利率下调1次、1年支农支小再贷款利率下调1次、超额存款准备利率下调1次);

3、企业减税;

4、大基建新基建;

5、全球范围内信贷宽松;

以上5条,对楼市、对购房者影响有多大?

笔者认为,首先,降息与资金面宽松,是触发房价上涨周期的条件,这是历史房价走势给出的答案。越大额的钱,总是越聪明,总能最先洞察到资产价格和外在约束之间的此消彼长,从而快速行动,抢购资产,而其他人后知后觉。这个规律在过去几年,一直都屡试不爽。

当然,也不要激进地以为楼市或许会迎来报复性反弹,那是不可能的,中央依然对房地产非常谨慎。疫情来,虽然全国各地“救市”政策不断出台,但同时央行、财政部、银保监会一直特别强调:房住不炒。

未来楼市整体走势大概率稳中略升。趁市场还未真正回暖,开发商为回笼资金推出优惠,4-5月将是值得关注的置业窗口期。

其次,当下开发商让利走量,特别是品牌房企旗下的全国范围内的购房优惠活动,购房者能从中得益,花钱更少、选择更多,市场上将有不少笋盘出现,关键购房者要有一双慧眼。比如,随着五一假期的到来,5月1-4日,“宝能集团跨产业特惠直播购”来袭,550套特惠房源、亿元现金让利、百万福利派送,值得关注。

最后,政策面松动意味着人口的导流,购房者不妨从产业经济发展较好或有潜力的区域入手,圈定片区板块,毕竟有产业的地方,房价才有支撑。

当下,以自住为目的的购房者可以在此时选择入手。相信有很多人想着抄底,但事实上能踏准上涨前最低点的只有少数人,更多的人只会“踏空”。所以,别过于犹豫,错过了时机。

当前经济是冰,而货币是火,普通人在其中感受冷热交替。自欧美宽松后,全球都争相抢着放水。对此,很多业内人士认为:货币是水,资产是船,你得有船,才能水涨船高,否则很可能会被淹死。你觉得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