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谡纸上谈兵,失街亭,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失败

马谡纸上谈兵,失街亭,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失败

在三国中,司马懿和诸葛亮可以说是棋逢对手,虽说两人打的仗是诸葛亮胜场较多,但是最终还是以司马懿胜利告终。而在司马懿为数不多的胜场中就有这么一场“十几万大军攻打一座只有几千人守得城池,但最终司马懿还是退军了”。而导致这个的直接原因就是街亭之失。

马谡纸上谈兵,失街亭,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失败

马谡

  • 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时出祁山,目的就是要抢占关中和凉州的交通要道天水地区,而曹魏如果想要救援就必须经过街亭。所以街亭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战略点,故而诸葛亮当时他最相信的人马谡前往镇守。所以在此马谡在此的任务就是狙击魏国援军,以便蜀国大军能成功占据天水地区后在与曹魏大军开战。
  • 马谡和王平在来到街亭后,看了下地势。马谡笑道说;“丞相哪需要这么担心,这的地势这么好,魏兵怎么敢来?”王平说:“虽然地理位置虽然好,但是还是要现在路口安营扎寨,阻挡魏军前来营救,这才是长久之计。”马谡说:“在路口怎么能做安营扎寨的地方呢?在这边上有一座山,数目还多,这是天险。可以在山上驻扎。”
马谡纸上谈兵,失街亭,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失败

蜀军

  • 王平说:“如果在道路中间,筑起寨子,就算有十万魏兵也过不去。如果在山上驻扎,魏兵来了四面围死,怎么保住街亭呢?”马谡说:“你这真的是女子见识,居高临下,势如破竹。如果魏军敢来必定片甲不留。”王平说:“我跟丞相征战多年,每到一个地方都尽心请教。现在看这座山就是个死地。如果魏军将我们的水源断了,我们一定不战自愧。”马谡说:“你别乱说!‘置之死地而后生‘如果魏兵断我们水源那么我们的军队一定死战,到时居高临下,他们一定输的更惨。’’”
  • 王平说:“你一定要在山上驻扎,那么就分兵给我吧,我在路口,你在山上,也好相互呼应。”马谡不同意,但是斥候报告说魏兵来了,没办法只能分兵,小部分在山下,大部分留在了山上。然后王平将情况写好,立马派人报告丞相,说:“马谡一定要驻扎在山上。”
马谡纸上谈兵,失街亭,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失败

魏军

  • 司马懿在城中,命令司马昭前去街亭探路,如果街亭有兵守着,就按兵不动。司马昭奉命探查:“街亭确实有人马守着。”司马懿感叹说:“诸葛亮真是神人,我不如他。”司马昭说:“父亲怎么能灭自己志气,长他人威风呢?这街亭很容易就能攻下。 ”司马懿说:“你怎么能说大话呢?”司马昭说:“路口没有栅栏,他们都驻扎在山上。”司马懿不信,亲自率人前往查看,确实如此。
  • 司马懿说:“是谁领兵的,附近还有蜀兵吗?”司马昭说:“是马谡,在离山不远的地方还有王平率领的一部分人马。”司马懿笑着说:“徒有虚名啊,诸葛亮用这种人怎么能不误事呢?”于是司马懿命张郃率人挡住了王平救援马谡的道路,然后命人围山,断他水源,等蜀兵自己乱了,然后在攻击。
马谡纸上谈兵,失街亭,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失败

司马懿

  • 随后司马懿率领大军,将山的四周都围死了,能看到四面八方都是魏兵。蜀兵看了都吓坏了,不敢下山冲锋。马谡命人冲锋,无人敢动。于是就杀了两个参将。众人都怕了,不得已冲了下去。魏兵严阵以待,乱箭齐发,蜀兵死伤惨重不得已退回山上。马谡见此状况,命人坚守不出。但是山上没水源,没食物,军中大乱。在半夜时分有人开寨们,投降魏国。
  • 马谡见此状况,带人下山奔逃。司马懿令人放他一条生路。并没有令人斩尽杀绝。而马谡回营后也是不出意外的被诸葛亮斩首示众了。
马谡纸上谈兵,失街亭,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失败

诸葛亮

而就此状况其实可以看出,这个马谡其实是个实实在在的书呆子,并没有什么实战经验。对于地形人心的理解仅仅局限在书中。知道居高临下,势如破竹,那其实也是对于守方才有的优势吧。对于攻击方,你再怎么冲,人家一波箭雨,你就得蒙了。而置之死地而后生,那也是相对于有赢得希望的那种,而现在你这完全没有希望,人数不占优,士卒状态也不好,完全没有赢得希望。

马谡纸上谈兵,失街亭,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失败

诸葛亮、司马懿

总的来说,在这场战争中马谡就是想入非非,都没搞懂他的任务是什么?本来他的任务就是守住街亭,给主力时间,而他想的是怎么用绝境激发士卒斗志然后将魏军打败。这其实就是完全的纸上谈兵一派。而战国末期的赵括,说他纸上谈兵其实有点不好,毕竟在和秦军的战斗中,赵军和秦军的损伤是差不多的。只是粮绝投降,然后才被坑杀完的,赵军当时对秦军也造成了近二十万的损失。而这个马谡才是当之无愧的纸上谈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