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从贫苦农民到皇帝,从梦想到现实的征战历程

朱元璋(1319——1398年)从贫苦农民转变为地主阶级的代表有一个过程,促成他转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朱元璋得势后就开始转化,受到皇权思想的侵蚀,这是内因。当然不能否认汉族地主阶级对他的深刻影响。朱元璋是在什么时候转变的呢?他领导的农民起义何时转变为封建政权,当皇帝的梦想萌芽在1359年,这一年他与北方红巾军分道扬镳。

朱元璋从贫苦农民到皇帝,从梦想到现实的征战历程

朱元璋濠州钟离(安徽凤阳)人,童年家境贫寒,曾为人放牛,备尝生活之艰辛。1352年投郭子兴军当兵,在对元朝作战中表现英勇机智,深受郭子兴器重,从亲兵、百夫长,到将军,再成为郭子兴的女婿。1355年郭子兴死后朱元璋掌握了郭子兴的部队,这支军队成为他走向皇帝之路的基石。这年朱元璋接受了小明王韩林儿的封号,被封为左副元帅,与元军作战。

朱元璋从贫苦农民到皇帝,从梦想到现实的征战历程

朱元璋的势力不断发展,很快发展到十几万人,1356年3月攻占了集庆(今南京),并改集庆为应天府,以此为根据地向镇江等地发展。从1359年开始,他的势力强大后,在饱学之士朱升的大力推动下有了做皇帝的梦想,农民政权向地主政权转化,这之后的征战历程表明了他向封建皇帝奋斗的决心。

1359年当元朝军队攻下韩林儿所在的汴梁时,朱元璋未发一兵一卒,把主要精力用来对付江南的几个势力,以扩大自己的力量,这说明他已实际抛弃了韩林儿小明王政权,另立山头,走自己的皇帝之路,与北方红巾军已经不是一条心了。

朱元璋从贫苦农民到皇帝,从梦想到现实的征战历程

1364年朱元璋自立为王,接受了朱升提出的“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建议,自称吴国公,发展实力,做建立政权的准备,他重用了大量地主阶级知识分子为其出谋划策,随后建置百官,建立了一套封建机构。在经济上采取了恢复经济的措施,设置营田司,军队屯田,且耕且战。

1365年朱元璋攻打张士诚,在1366年讨伐张士诚的檄文中,公开骂白莲教为“妖术”,指责红巾军“焚毁城郭,杀戮士大夫,荼毒生灵”,灭了张士诚,方国珍投降。朱元璋去迎接韩林儿有意使韩林儿沉江而亡,这是公开站在农民起义军的对立面,站在地主阶级的立场上。

朱元璋从贫苦农民到皇帝,从梦想到现实的征战历程

1367年,朱元璋在北伐的檄文中,不仅骂红巾军为“妖人”,而且在口号中明确提出了反蒙古贵族的民族矛盾,“自古帝王临御天下,皆中国居内以制夷狄,夷狄居外以奉中国,未闻夷狄居中国治天下者也……驱逐胡虏,恢复中华”,这个口号已经失去了农民军反蒙汉地主统治的阶级斗争的性质,并强调“遣兵北逐胡虏拯生民于涂炭,复汉官之威仪,雪中国之耻”(《明太祖实录》卷26),这表明朱元璋要改朝换代,完全转移了农民的斗争目标,取元朝而代之,自己准备当皇帝了,这是朱元璋脱变的最明确标志。

1368年元月朱元璋正式称帝,国号大明,建元洪武,元朝灭亡,这一年朱元璋41岁。然后进行统一战争,领兵南征,先后攻下福建、广东、四川、云南,最后剩下东北地区元朝贵族纳哈出,直到1387年才打败纳哈出,而元朝帝号的真正消亡是1402年。

朱元璋从贫苦农民到皇帝,从梦想到现实的征战历程

从朱元璋的征战历程可以看出,农民起义除了改朝换代的历史使命,农民领袖本身随着形势的发展油然而生做皇帝的梦想,这也是符合历史实际的,因为古代农民由于阶级局限,只是希望有一个好皇帝,元末农民起义到1359年时希望自己队伍中产生好皇帝的时机已经成熟,朱元璋顺势而为,到1368年圆了皇帝梦。那么朱元璋是好皇帝吗?另文探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