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形“杀手”肝肠孢虫肆虐,能治吗?

中国水产频道原创报道,“喂了7天,规格从100头就长到85头了,喂料也从30斤增加到80斤。”黄明佳的心情总算舒服起来,他今年养了一批冬棚虾,养殖70多天开始停止生长,规格停留在100-120头,“公孙虾”很多。一直减料,每天增氧机底下都有少量的死虾,但水质的pH值、氨氮、亚盐、总碱度和钙镁离子均符合正常。

“经过荧光定量PCR仪器检测出来感染了虾肝肠孢虫,而且达到24个循环出峰,说明虾肝肠孢虫的含量已很高,对虾已经开始出现偷死。”于是他采用了广州善泽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简称广州善泽)的“精准处理”虾肝肠孢虫方案,便有了以上的结果。

南美白对虾肝肠孢虫(EHP)是业内高度关注的问题,目前除了通过专业的检测来预警之外,业内对此还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案,束手无策。广州善泽“精准处理”虾肝肠孢虫方案的成功无疑给行业带来了新的希望,为此笔者采访了广州善泽联合创始人王吉伟,请他谈谈其中的细节。

隐形“杀手”肝肠孢虫肆虐,能治吗?

广州善泽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王吉伟

注:5月6-7日,王吉伟将在“2020中国养虾高手春季云论坛”上作报告,与业者交流“精准处理”虾肝肠孢虫方案,大家千万不要错过!

水产前沿:目前行业对于虾肝肠孢虫的定义不一,是真菌还是寄生虫?

王吉伟:虾肝肠孢虫属于微孢子虫科、肠孢虫属,是一种可感染多种真核生物的专性细孢内寄生虫。我们更倾向于这一定义。

水产前沿:虾肝肠孢虫的主要危害有哪些?

王吉伟:大家都知道,虾肝肠孢虫主要感染对虾的肠道表皮及肝胰腺,富集于肝胰腺小管上皮细孢。大量感染虾肝肠孢虫的对虾生长极为缓慢,大小不一。而且,大家可能忽略了一点,目前有研究表明,感染虾肝肠孢虫的对虾还会增加细菌的感染机率,以及对虾急性肝胰腺坏死(EMS),从而导致虾死亡量的增加。但是养殖户也不需要太担心,如果我们能将虾肝肠孢虫控制在一定的水平,对虾也是可以正常生长的。

水产前沿:有没有简单有效的方法判断对虾是否感染了虾肝肠孢虫?

王吉伟:养殖户可以先通过肉眼的观察以下指标作为初步的判断依据:1、养殖70-90天,对虾停止生长,一般停留在100-120头规格;2、吃料量持续下降;3、对虾大小不一,有较多空肠空胃的现象;4、增氧机底下每天都有少量的死虾,而且专死个头大的虾。如果检测水质指标都正常,根据以上的观察,我们基本可以判断对虾感染了虾肝肠孢虫,且比较严重了。这时应进一步使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进行定量检测,作为精准诊断的依据,根据定量的结果判定肝肠孢虫的携带量,再制定不同的防控方案,减少养殖的损失。

水产前沿:多高的水平范围开始有死亡的情况并需要治疗?多低的水平范围对生长影响不大?

王吉伟:我们与广州力必拓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深度合作,使用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作为定量判断的依据。如果检测循环值为16-24之间时,这时肝肠孢虫的含量已经很高,并出现死虾的情况,严重影响虾的继续生产;如检测循环值为24-30之间时,虾肝肠孢虫含量高,死亡量不大,可以经“精准处理”模式处理,虾肝肠孢虫含量循环值变为30以上时,虾可以继续养殖,后续对虾生长影响不大;如果检测循环值为30-36之间时,样虾肝肠孢虫含量低,保持优良的水质和底质,提高对虾免疫力,对虾继续生长影响不大。

(注:循环值数值越小,虾肝肠孢虫的含量越高。浓度与拷贝数换算关系为:copies/μl=NX×10-12/132,N=6.02214076×1023)

水产前沿:一般一个疗程多长时间?涉及到哪些产品?成本如何?

王吉伟:我们一般建议虾体长达到5公分后再处理,具体的处理方案如下:

第一天泼洒:善泽一号,每亩1米水深250克+善泽本草,每亩1米水深250克;

第二天泼洒:善毒清2号,每亩1米水深30克;

第三天泼洒:善泽2号(虾类肝肠孢虫专用),每亩1米水深200ml;

第五天:善泽2号,每亩1米水深200ml。

内服拌料从第一天开始:每公斤饲料添加善泽2号10ml+善诺清8克,连服7-10天。

一个疗程是14天,内服为主,外泼为辅。基本的原理就是利用我们研发的新型、高效型纯本草植物提取液,通过内服和外泼的综合手段,抑制虾体和环境的孢子虫繁殖,从而将虾肝肠孢虫控制在较低的水平。一个疗程的成本大概150元/亩左右,成本并不算高。

隐形“杀手”肝肠孢虫肆虐,能治吗?


隐形“杀手”肝肠孢虫肆虐,能治吗?


隐形“杀手”肝肠孢虫肆虐,能治吗?

水产前沿:目前你们的虾肝肠孢虫“精准处理”模式推进情况如何?

王吉伟:目前我们已经与几个养殖大场展开合作,我们希望通过直接与养殖终端对接,可以更直观地了解到方案的实际应用效果。下一步我们也会考虑区域的代理商。

从目前的应用情况来看,效果已经基本体现出来,现和大家分享一下。广东顺德杏坛的黄明佳的养殖场对虾养殖70天就开始停留在100-120头的规格,用药3天就基本控制下来,经过“精准处理”用药模式处理10天后再经过荧光定量PCR仪器检测,循环值已由处理前的24降至30。

广东惠东冯庭玉老师的养殖场在2020年1月7日观察发现虾塘出现虾吃料下降、大小不均匀,有空肠空胃、偷死,每塘一天虾偷死十几斤左右的情况,经过现场取样虾检测发现该对虾是由于出现虾肝肠孢虫问题造成的,按照我们“精准处理”用药模式处理后,吃料量逐步增加,活力增强,偷死现象也大量降低,用药第二天虾偷死量由原来的一天十几斤降低为几斤左右,用药7天后虾偷死现象得到控制,春节前已正常上市销售。

另外,江苏如东一位养殖大户也采用了我们的方案,由于个人原因这里不方便透露姓名。今年3月18日他就发现虾塘出现吃料下降、生长停滞、大小不一、空肠空胃及偷死的现象,检测后循环值达到25,表明虾肝肠孢虫含量很高。4月9日按照我们“精准处理”用药模式处理肝肠孢虫虾后,检测循环值下降至32个循环,而且吃料增加,活力明显增强,偷死也明显减少。

隐形“杀手”肝肠孢虫肆虐,能治吗?

检测结果展示

隐形“杀手”肝肠孢虫肆虐,能治吗?

样虾展示

隐形“杀手”肝肠孢虫肆虐,能治吗?

样虾展示

水产前沿:善泽的定位好像与很多动保企业都不一样,对水产养殖的易难杂症的问题特别关注。

王吉伟:是的,我们定位很清晰,依托公司与国内数十家科研院所、著名大学的长期合作,踏踏实实做研发,致力于为市场提供养殖病害方面的解决方案。我们还有另外一家公司定位于预防类产品的研发和销售,同时我们和广州力必拓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深度合作,将精准检测应用到水产病害防控中,从而形成一个从预防到检测再到治疗的综合解决方案闭环。

善泽一直以市场实际需求为导向,攻克养殖难点痛点,我们和广州力必拓深度合作开创的虾肝肠孢虫“精准处理”全新模式已经在养殖实践中得到进一步的验证和证实,所开创的“检测+产品配套处理方案+再检测”能够有效控制对虾肝肠孢虫问题。

除了攻克虾肝肠孢虫的治疗,近期我们还针对“玻璃苗“、纤毛虫、草鱼”烂脸“、黄颡鱼莫名暴毙等疾病展开研发,目前已经与多个客户开展试验,初步的效果已体现出来。我们也希望能与更多业内朋友交流,共同努力,解决养殖中的实际难题。

隐形“杀手”肝肠孢虫肆虐,能治吗?

由广州力必拓推出的荧光定量PCR检测仪器

水产前沿:你们的方案是否可以长期使用,作为预防肝肠孢虫的方案?

王吉伟:我们并不建议这样使用,这是不科学的。就好像人没有病的时候,是不需要用药的一样。而且万一产生了抗药性,如果后面疾病暴发,再用药时是很难控制的。

我举一个例子,我们曾经跟踪过四个养殖鳜鱼的池塘,同一批苗,检测都感染了虹彩病毒,3个塘暴发出现死亡,但有一个塘没有暴发,养殖很顺利。我们分析了原因,可能是与那个塘的水质有关,该池塘是绿藻水,与其它三个池塘的水色明显不同。因此,养殖户一定要遵循科学的防控的原则,如果能通过改善环境来预防好疾病,那就不需要用药,用药是后策。

水产前沿:在防控肝肠孢虫方面您可以给养殖户一些建议吗?

王吉伟:在我们看来,肝肠孢虫会一直在环境中存在,是很难彻底清除的。而且,大家应该明白一点,只要我们将肝肠孢虫控制在很低的水平,是不会影响对虾的生长的。因此在防控方面,我们建议养殖户还是以预防为主:1、彻底清塘和严格的水处理。一亩地使用400-500斤生石灰处理塘底,水体经过严格消毒后使用;2、选择虾苗时一定要经过检测,不携带肝肠孢虫后方可购买;3、保持优良的水质和底质,投喂优质的饲料,提高对虾的免疫力。如果出现了生长缓慢,参差不齐的情况,就需要及时送到专业的检测机构进行检测,确诊是虾肝肠孢虫并定量后再对症下药。

“疫”去春来

一场虾业发展趋势和前沿技术交流的线上盛会

即将来袭

↓↓↓

长按识别二维码,「免费」进入直播间

【关键字】:对虾肝肠孢虫水产养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