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斷舍離車禍現場

趁著假期,專心致志地收拾東西準備搬家。事實告訴我行李裡最多的並不是衣服,而是一些說不上來的東西。等到終於一個一個搬完等待裝車的時候,我還是忍不住和朋友說,到新住處又要開始斷舍離了。

等車時候漸漸飄起的雨把行李打溼了,我站在一旁躲雨一邊想:不用斷舍離了,我都不知道那些在淋雨的玩意有哪一件和我無法分離。但是我嘛,總是和老天爺一樣的善變,不象徵性地斷舍離一下,怎麼對得起一趟搬家呢?

大型斷舍離車禍現場




斷舍離禁地:衣櫃


在衣服的事情上,我有比較強的信念。如果可以,我希望每一件衣服都能掛起來,以免之後在收拾衣服的時候發現:我還有一件這樣的衣服壓在箱底。人和衣服的關係就像人和人的關係一樣:不常見面自然而然的就會疏遠,甚至會失去存在感。

顯然我還沒有足夠能力換來將衣服全部掛起來的空間,但我還是儘量做到打開衣櫃的時候不用費太多力氣和每件衣物打個照面,保持一種親密關係。

大型斷舍離車禍現場

慶幸自己生活在深圳,換季對於我而言只是衣櫃裡掛沒掛冬季衣物的區別,短暫的冬季讓厚衣服不會佔用太多的空間。連曾經最愛的西裝和風衣也與我漸行漸遠。

如果有人說看衣櫃可以看出人的風格,我想可能ta沒看過我的衣櫃。右半邊你會以為這是一個很喜歡買短袖和襯衣的直男,黑白灰是他的保險色。左半邊可能是隻會穿西裝的職場女性,最近不知受什麼刺激開始嘗試紗裙、豹紋和鮮豔的顏色。

裙子老老實實疊好,雜貨放在最上層。最下面是兩箱褲子,條紋褲都有五條的人能有什麼意思呢?還真別說,閨蜜每次逛街看到條紋的衣服都要指著對我說“so you”。條紋不但沒有被斷舍離,還有越來越多的趨勢。

大型斷舍離車禍現場

這樣收褲子比堆疊起來放舒爽太多了。

仔細看了一下,年紀最大的一條褲子有6歲了。




斷舍離最大敵人:情感


在斷舍離之前,一些很少穿的衣服會被流放成家居服。所以床底還有一箱家居服+運動衣。“在家裡穿穿或者運動穿還是可以的,丟了可惜”。其中不少衣服帶有情愫,比如高中畢業那年買的睡裙和第一次去泰國買的棉質垮褲,它們不能丟,學生時代的室友都說它們必須保留。

大型斷舍離車禍現場


我大概算一個輕度的收集癖,很多有紀念意義的非生活必需品被我留下來了。那些你捨不得的小紙條和小情書,我的建議是空出一個地方來專門存放。某年生日室友送我的當地當天的報紙、工作以來的筆記本、在美國射擊的靶紙一堆七七八八的都集中放在一個不會打擾日常生活的地方,它們只會在下一次搬家收拾行李的時候讓你停下腳步,進入一個時光機器。

大型斷舍離車禍現場

這種感覺很奇妙,記憶湧上心頭的同時往往意味著一種疏遠,可能連當事人都已經忘記,原來曾經和你有這樣的交集。這些東西也是讓人重敘舊情的好使者,想到這裡,怎麼斷舍離呢?

大家如果都那麼決斷,陳奕迅大概也就唱不出“1995年,我們在機場的車站,你借我而我不想歸還”。




斷舍離的終點:好好生活


疫情的宅家生活讓人又有了“家中有糧,心中不慌”的感覺,不少人開始對家中物件價值進行重新排位,一場又一場的斷舍離一觸即發。

大型斷舍離車禍現場

10年內我都不可能成為斷舍離狂魔

對於我來說,斷舍離在物件上的精簡,更像是生活方式的不斷修正和調試,在不同階段定義物品對於自己的價值。那些從前帶著各種憧憬回到家的東西,在作出去留的抉擇後,才能更加清楚明白自己在生活中真正需要的是什麼。

斷舍離的真正意義並不是在丟棄這個動作上,落腳點也不是在精簡。而是讓人在反覆的取捨中找到適合自己的生活模式。也許生活目前不是最佳狀態,但還是值得自己再去努力取捨幾回。


所以從物品數量上來看,新家確實像一個斷舍離車禍現場,但這些留下來的物件便成了我過生活的戰友,哪怕以後它們也可能進入“斷舍離”的隊伍,但是和它們一起度過的時光,便是我努力過的生活。

大型斷舍離車禍現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