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歲孫子正吃飯,奶奶的一個“好心”舉動卻遭嫌棄,媽媽:做得對


5歲孫子正吃飯,奶奶的一個“好心”舉動卻遭嫌棄,媽媽:做得對

如果說,一個家庭裡面誰最有可能出現用“嘴”喂孩子的情況,那首當其衝就是家裡面的老人們。不管是爺爺奶奶還是外公外婆都是抱著一顆疼愛孩子的心,但是有時候老人們的文化水平有限又沒有良好的衛生習慣,很容易“好心辦了壞事”,給孩子的身心造成了一定的傷害。如果這個時候父母們太過強硬的阻止,很容易傷了老人們的心;但要不阻止,又擔心時間久了會對孩子產生不好的影響,身為父母也著實心痛。

5歲孫子正吃飯,奶奶的一個“好心”舉動卻遭嫌棄,媽媽:做得對

閨蜜和她的老公是大學同學,一個是蘇南人一個是蘇北人。大學畢業之後他們兩個人都回到了閨蜜的老家發展,一年後兩個人領證結婚,到現在結婚已經6年,他們的兒子樂樂已經5歲。身為蘇南人的閨蜜,平時飲食清淡,家中做菜基本上不放辣椒,有了孩子之後家中直接杜絕了“辣味菜”,而閨蜜的老公原本是一個很愛吃辣的蘇北人,為了將就老婆的飲食習慣,已經戒辣好多年,逐漸變得已經不能吃辣了。

5歲孫子正吃飯,奶奶的一個“好心”舉動卻遭嫌棄,媽媽:做得對

今年春節是非常特殊的,由於疫情的原因全國人民都在家隔離了將近兩個月,這也讓很多平時不跟父母住在一起的年輕人跟父母來了一場超長時間的接觸。時間一久各種問題頻發,閨蜜家也是如此。她和老公大年三十開車回到老家,平時每次回老家最多待個兩三天就回去了,公公婆婆為了迎合閨蜜的口味做的飯菜也很少放辣椒,而這次由於疫情的原因,閨蜜一家三口在孩子的奶奶家呆了將近兩個月,這讓平時口味重的老人根本受不了長時間這種“清湯寡水”的飯菜,慢慢地桌上就開始出現了帶辣椒的菜。

5歲孫子正吃飯,奶奶的一個“好心”舉動卻遭嫌棄,媽媽:做得對

一次孩子的奶奶燒了最拿手的地鍋雞,菜上桌後全家人都忙著下筷子,閨蜜剛嚐了一口就辣得不行,連忙阻止奶奶給孫子夾雞肉。而孩子的奶奶見狀直接將雞肉放進自己的嘴裡“涮”了一下,接著又繼續餵給孫子吃,還沒等閨蜜說話,樂樂直接說了一句:“奶奶,這不能吃了,媽媽說過不能吃別人吃過的東西,會有感染,我不吃。”孩子的一句話讓原本滿臉笑容的奶奶愣住了,回過神說:“你爸爸小的時候奶奶都是這樣喂他的,不會有感染的。”而無論奶奶怎麼說樂樂怎麼都不願意吃她用嘴涮過的菜,最後奶奶沒辦法只好重新倒了碗水專門給孫子涮菜。

5歲孫子正吃飯,奶奶的一個“好心”舉動卻遭嫌棄,媽媽:做得對

事後閨蜜跟我訴說了這件事,雖然當時在飯桌上她沒有說什麼,但是她覺得兒子的做法是正確的,並且讓老公跟自己的父母說了為什麼不能用嘴給孩子涮菜的原因,他的父母也表示理解並且接受了。俗話說“病從口入”,有許多疾病就是通過口腔傳入的,每個人的口腔裡都隱藏著大量的細菌,這些細菌很有可能通過唾液傳遞給其他人,使其患病。如果大人有一些傳染性疾病,比如導致胃潰瘍的幽門螺旋桿菌,很可能會通過大人的“咀嚼餵飯”、“用嘴涮菜”、“夾菜”、“親吻”等過程中傳染給孩子。現在人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年輕夫妻講究科學育兒是對的,講究衛生更是人們的良好的習慣。那麼,到底我們該怎樣拒絕老人們這些“好心”的舉動呢?

5歲孫子正吃飯,奶奶的一個“好心”舉動卻遭嫌棄,媽媽:做得對

第一,如果孩子的爺爺奶奶、姥姥姥爺的思想夠開明,父母可以直接開門見山和老人們溝通,說明原因,相信他們會理解的。但是在溝通的過程中也要有一個好的態度,並且最好讓孩子的媽媽和姥姥姥爺溝通,孩子的爸爸跟爺爺奶奶溝通,這樣老人們更容易接受;

第二,對於思想比較頑固的老人,父母們可以直接上網搜一些比較駭人聽聞的文章然後轉給老人看,或者當著老人面念出來。老人聽後心裡一嘀咕,我可不能害孩子,也就不再冒險了;

第三,可以藉助第三人之口來讓老人信服。比如找一些自家的一些比較跟得上時代的老人或者小區裡同樣帶孩子的鄰居,拜託他們在跟老人聊天的時候引入類似的話題,這樣老人們更容易相信並且接受;

5歲孫子正吃飯,奶奶的一個“好心”舉動卻遭嫌棄,媽媽:做得對

​第四,作為孩子的父母我們要以身作則,平時吃飯的時候桌子上要放公用的筷子方便給孩子夾菜,還可以給孩子買一些跟大人們不同的可愛的碗筷,方便孩子辨認。

作為孩子的父母,我們是孩子的第一責任人,對於孩子的健康問題我們絲毫不能馬虎。平時家長們要多學習一些科學的育兒知識,並且把這些知識傳授給老人們的時候要巧妙地運用一些小技巧,讓他們更容易接受,共同守護孩子的健康成長。

(圖片均來自於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