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缺點都是“嫌棄”出來的

孩子的缺點都是“嫌棄”出來的

經常接到為人父母者的諮詢:我的孩子一身的缺點,上課不想上,作業不認真,經常玩手機,還特別不聽話,無論父母說什麼,都像耳邊風,有時候還故意對著幹。

也經常接到青少年學生的諮詢:我父母特別討厭我,我也特別討厭他們,我不想上學,也不想呆在家力,不想跟他們說話,在他們眼裡我就是一個多餘的人,一個一無是處的人。有的學生甚至問,是不是隻有我不在了他們才會開心。

一邊是恨鐵不成鋼的焦慮父母,一邊是分分鐘想逃離的苦逼孩子。在父母眼裡,孩子永遠那麼“不好”,而“不好”的孩子看起來也確實越來越“不好”;而在孩子眼裡,父母的教育都是桎梏、是寒風、是利刃,在一步步把自己推遠。父母嘔心瀝血、甚至處心積慮、聲嘶力竭,卻總也教育不好孩子,有的還淪為孩子的“敵人”。在父母的憤怒和孩子的對抗中,孩子的“缺點”似乎越來越多,越來越“不可救藥”。我們的教育到底怎麼了。

01

最近一則新聞,震驚了所有的中國家庭。上海某中學17歲的男生在學校和同學發生矛盾,回家路上,男生與媽媽說了這件事,結果遭到媽媽的強烈批評。甚至在途徑盧浦大橋時,媽媽把車子停在路中間,不顧身邊車流滾滾,跑下車去“教育”後排的孩子。而在幾秒鐘之後,男生趁媽媽到前排上車的一瞬間,突然打開車門,衝向橋邊,一躍而下。從視頻可以看到,男孩從下車到跳橋,沒有任何猶豫,整個過程不超過5秒。17年的苦心養育,一瞬間天人兩隔。

從倫理道德,我們不應再去指責或者驚擾這位痛苦至極的媽媽。但仍然有很多網友禁不住追問:究竟是什麼樣的問題,使得這位媽媽在車流滾滾的高架橋上,都忍不住要停下車來,對孩子批判教育?究竟是什麼樣的問題,使得這個17歲的男生決然向死,面對那麼高的高架橋沒有絲毫的膽怯和猶豫?

作為長期從事心理諮詢工作的心理工作者,筆者想用兩個假設去剖析悲劇發生的心理背景:假設這位媽媽對孩子始終是欣賞的,是開放包容的,那麼面對孩子的傾訴(與同學鬧矛盾),應該斷然不會有什麼不高興,更不會在高架橋上都忍不住要停下車來“批評”孩子;假設孩子在父母面前經常性得到欣賞和肯定,那麼即使這一次確實是自己錯了、確實是被媽媽不當批評,孩子應該也不會感到如此絕望,更不會在5秒鐘之內決然下車跳橋輕生。

也就是,如果這個家庭長期充滿欣賞和喜悅,那麼這樣的悲劇就斷然不會發生。

中途停車的背後必然是媽媽對孩子某些缺點的不能容忍,決然向死的背後必然是孩子對自己持續性的深度絕望----不一定壞到無可救藥,但是缺點被持續盯著,就會被放大;缺點一一旦放大,就會變成深淵。壓垮駱駝的往往不是最後一根稻草,而是每一根稻草。

由此引發了很多網友對自己成長經歷的回望:好像自己很少得到父母的欣賞和誇獎,而更多是各種惡毒的謾罵與嫌棄。

由此也引發了很多父母的擔憂:以後,我們還敢批評孩子嗎?

02

中國的父母為什麼不敢、不願意對孩子表達欣賞和肯定(當然,部分已經懂得欣賞孩子的父母除外)?因為多數中國父母的內心橫亙著兩個硬核:中庸和自卑。

認為中庸是孩子應該奉行的生存哲學。“槍打出頭鳥”“木秀於林風必摧之”“小心能駛萬年船”之類的中庸文化延綿千年,深入很多中國父母的骨骼和血液,生怕孩子出頭冒進、不知天高地厚,所以習慣性會採取壓制、內斂的教育手段。有些父母甚至連孩子站隊,都要求孩子不要站第一排;如果孩子有“出頭鳥”嫌疑,立馬會予以制止:“你看看還有誰像你一樣”;如果孩子與同學鬧了矛盾,無論孩子有沒有過錯或者委屈,都會教育孩子“以和為貴”“過去的事就算了”“你也要想想自己也有責任”,甚至不問青紅皂白指責孩子:“為什麼他不和別人吵架,偏偏和你吵架,我看你也不是什麼好鳥!”

認為謙恭是必須始終掛在嘴上的美德。“謙虛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後”被有些父母奉為顛覆不滅的真理,隨時隨地落實。遇到有親友誇獎孩子,立馬要糾正:“哪裡哪裡,其實表現還一般,還需要繼續努力”;孩子鋼琴通過考級正在得意,立馬提醒:“張阿姨的女兒比你還小,已經過了八級了”;孩子畫畫得了獎,忍不住引導:“千萬不要驕傲,繪畫藝術博大精深,你要走的路還很長……”

認為“負激勵”的比較和鞭策更有教育效果。或源於原生家庭某些理念和方式的複製,或源於內心深處的某信信念,中國父母很多會習慣性以自卑驅動的“負激勵”方式來教育孩子。比如:孩子考試得了99分,不是誇獎孩子的成績,而是鞭策“為什麼又丟了1分”;孩子考試考了100分,則鞭策“要是每次都考一百分才好”;弟弟學習不怎麼上心,“你看看姐姐學習多認真,你什麼時候能像姐姐一樣讓我省心”;姐姐每天看書不怎麼運動,“你看看你班裡的王小欣,人家每天都有打球和跑步……”

認為語言越惡毒越能體現“教之嚴”。面對“缺點”不斷的孩子,很多父母不去分析原因,尋求對策,不敢用“相信”的力量去引導,而是慣性使用惡毒語音以彰顯自己的嚴厲(本質上仍然是自卑心態使然):“你怎麼這麼沒用”“我看到你的樣子就氣不打一處來”“全世界差到你為止”“笨得像豬一樣”“每天就知道玩手機你都快成廢人了”“別人都會做的題你怎麼不會做,難道你的腦子裝的是木頭”“我看你是沒救了”之類言辭成為一些父母的口頭禪;“你怎不去死”“你有本事就死給我看”“你活著也是丟人現眼”之類,在父母看來,可能只是司空見慣的“鞭策”,是“教之嚴”,但孩子收到的卻是父母的否定、不耐煩和失望,是日復一日、凌虐不止的利刃。

其實父母想表達的應該是:你還有不足,所以你還要努力。但是次數多了,時間久了,孩子收到的信息就只剩下:你不好不好不好不好不好不好……

03

很多父母發現,好像優秀的孩子每個方面都優秀,無論是學習成績,孩子自律品質,還是為人素養,都足以成為同齡人的榜樣。而“差勁”的孩子,無論你怎麼糾正,怎麼講道理,總是會越來越“差勁”,“缺點”越來越多,並且越來越不願意對話,越來越像一根荊棘。

有些父母經常出離憤怒:都說了一百次了,你怎麼還是這樣!

有些父母甚至徹底失望:我這個孩子肯定沒救了,屢教不改,肯定是天生心理有問題!

但他們都忽略了一個簡單的教育規律:

優秀的孩子是誇出來的,“差勁”的孩子是罵出來的。

心理研究表明:孩子在被欣賞、被肯定的教育環境下,往往會對自己積極評價,並且希望維持和鞏固這種積極評價,故很容易滋生出積極的行動力和改善力,在各方面持續向好;而孩子在被嫌棄、被否定的教育環境下,往往會對自己消極評價,並且會延續和認同這種評價,認為自己確實“不行”,從而弱化行動力和改善力,並泛化為對其他方面也降低要求,不願進取;同時由於某些缺陷被經常強調,孩子會習慣或恐懼於這種缺陷,認為自己無力改變而不能自拔、放任自流;如果孩子正值逆反期,則還會出現故意對抗、自暴自棄的心理,更加強化“缺點”的存在以宣洩自己的不滿。為什麼孩子的缺點會越罵越多,越罵越“鞏固”,正是基於這樣的心理背景。

特別是,經常被嫌棄、被否定的孩子,其自信心和安全感必然受到損傷,或許父母的初衷都是“為了你好”,但一個自信全無、自評無力的孩子,又從哪裡獲取力量走在向好的路上?

04

難免又回到“怎麼辦”的問題。

其實教育學家早已提出了“正面教育”的原則。古人也提出“數子十短不如獎子一長”的古訓,甚至明確提出“七不責”原則:

1、對眾不責:在大庭廣眾之下,不要責備孩子,要在眾人面前給孩子以尊嚴。

2、愧悔不責:如果孩子已經為自己的過失感到慚愧後悔了,父母就不要責備孩子了。

3、暮夜不責:晚上睡覺前不要責備孩子。此時責備他,孩子帶著沮喪失落的情緒上床,要麼夜不成寐,要麼噩夢連連。

4、飲食不責:吃飯的時候不要責備孩子。這個時候責備孩子,很容易導致孩子脾胃虛弱。

5、歡慶不責:孩子特別高興的時候不要責備他。人高興時,經脈處於暢通的狀態,如果孩子忽然被責備,經脈就會立馬憋住,對孩子的身體傷害很大。

6、悲憂不責:孩子哭的時候不要責備他。

7、疾病不責:孩子生病的時候不要責備他。生病是人體最脆弱的時候,孩子更需要父母的關愛和溫暖,這比任何藥物都有療效。

道理其實很多,教科書上隨便翻翻就能找到一大推,很多父母在諮詢中也經常提到:道理我都懂,就是做不到。

為什麼做不到?究其原因,不是難度太高,而是教育者自身的問題,高期待導致高焦慮、認為管用、思維或行為慣性。

說到底仍然是,“我”是一切的根源。

合理看待孩子的成長。可能是焦慮於未來競爭的激烈或父母對自身要求嚴格,所以對孩子也期望高、要求嚴,不允許孩子懈怠,不允許孩子有缺陷,只要孩子懈怠或有缺點,就會焦慮不安,就忍不住要說道一番,生怕孩子走彎路走錯路,未來落後於他人。

但要相信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發展時區,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成長節奏和心理特點,他們要用自己的心智和眼光去認知這個世界、架構自己的世界。如果按成年的人的認知和節奏去“鞭策”孩子,很可能陷入拔苗助長、南轅北轍的誤區。而尊重孩子的成長規律、正視孩子成長路上的問題,用愛而不是用打擊、用相信而不是用否定、用耐心而不是用嫌棄去面對孩子,去扶持孩子的磕磕碰碰,孩子才能有效汲取力量,在自己的路上越走越穩。

真正認識到發脾氣的教育效果為零。親子教育的基本原則是“先解決情緒,再解決問題”。暴怒、指責、否定式的教育多數情況下是無效的,因為孩子此時更多會恐懼於情緒,而不是受教於內容。如果出現了對抗心理,則教育效果更加為零。但對孩子心理上的傷害、對親子關係的傷害,卻不可避免。明乎此,或許有利於父母放棄對發脾氣的教育方式的依賴,知其沒用,自會不用。

欲教育先情感,欲糾正先連接。孩子有問題是正常的,沒有問題才是不正常的。平時注意與孩子保持有效的情感連接,在孩子遇到問題時,父母的教育才是最有效的。親其師、信其道的道理,放到家庭教育中也是一樣的。如果沒有連接,只有“道理”,沒有情感,只有指責,自然是“說一百遍也沒用”。

努力“去我執”改一改語言暴力。即使是為了自己也要努力去除語言暴力,畢竟語言暴力在哪裡都不受歡迎。那種動輒把孩子往差處比、往死裡逼的“惡毒”言辭,只會分分鐘將孩子的心撕裂一地,而不會有任何教育效果。少一些“你為什麼不去死”、“全世界笨到你為止”,多一些“我看也不錯”“你覺得行就行”“其實你已經很努力”。父母在孩子心目中是絕對的權威,很多人終其一生都在尋求父母的認可和肯定,所以父母的溫暖言辭、積極鼓勵,才是真正的春風化雨、潤物細無聲,才是孩子向善向好生生不息的心理動力。

不少父母喜歡以“我就是這樣一種性格”為藉口,為自己的言辭犀利、語言暴力開脫,並認為自己“無法改變”。記得有一位父親60多歲,一貫言辭犀利,喜歡打擊人,“不懂得啥叫尊重”,人際關係緊張,30多歲的兒子一直陷於深度自卑。帶孩子過來諮詢多次表示“朱老師,我就是這種性格,改不了了”。但是在我引導他真正認識到語言暴力的危害、並一句句通過日常表達句式進行示範、通過多次諮詢之後,這位老父親的表達柔和了很多,親子關係得到改善,其兒子的自卑、敵對、偏執也少了很多。

從事心理諮詢工作十年,一直相信,沒有什麼是改善不了的,除非你不願意改。

教育是一門藝術,但是也不是難於上青天的工程。你的欣賞多了,孩子的缺點就少了。你的嫌棄少了,孩子的優點就多了。試著改變一下你的方式,不要帶著釘子去看待你的孩子。相信你能行的。

做父母是一場心胸與智慧的遠行。多一些瞭解孩子的心理特點,多一些掌握教育策略,既施教以科學,又予愛以耐心。只有在安全的背景下,愛才會發生力量。在充滿愛與溫暖的路上,孩子的身心才會健康成長。

來源 | 微信公眾號:525心理網( ID:psy525_cn)一個有營養的心理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