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调息法可有可无吗?

瑜伽调息法可有可无吗?

“呼吸在,生命就在;

呼吸停止,生命也就结束了;

所以,调理你的呼吸。”

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听到“胸闷气短,呼吸困难”诸如此类的现象。此现象在医学上被划分为两种:一种是功能性胸闷,一种则是病理性胸闷。功能性胸闷是受环境气压、空气质量及自身情绪导致,出现此现象的呼吸困难不必紧张,只要多呼吸一些新鲜空气,自然也就好了。而病理性胸闷者(如呼吸道受阻、肺部疾病、心脏疾病、膈肌病变等)就需多加关注自身的呼吸系统了。

普通人平均每次大约吸入500立方厘米的空气,深吸气时,吸入量可以达到平时的六倍之多,也就是3000立方厘米。人与人的体质不同,吸气量也因人而异。练习瑜伽调息法能增强习练者的肺功能,使肺获得最佳通气量。

瑜伽调息法可有可无吗?

人类呼吸系统

《哈他瑜伽之光》第二章讲解瑜伽调息法。前三节经文是:“扎扎实实地投入体式的练习,并且能够控制感官之后,瑜伽士应该在上师的教导下练习调息法,并且要适量地吃有营养的食物。呼吸的紊乱会导致意识的波动,反之,如果呼吸稳定,意识也会稳定。为了达到稳定,预计习练者要控制他的呼吸。呼吸在,生命就在。呼吸停止,生命也就结束了。所以,调理你的呼吸。”

练习瑜伽调息法有助于清洁纳迪(nadis),即在身体精微层面的能量流通管道。全身有数千根纳迪,大部分源于心脏和肚脐区域。调息法维护纳迪的健康状态,预防其变质,并能够改变习练者的心态。原因在于,调息法中的呼吸由位于身体两侧的骨盆附近的横膈膜底开始,而靠近胸侧的横膈膜及颈部的辅助呼吸肌便放松了,脸部肌肉也随之放松;当脸部肌肉放松了,感觉器官即眼睛、耳朵、鼻子、舌头和皮肤的紧张便消除了;习练者的大脑也随之松弛下来,从而获得专注力、镇定和安宁。

瑜伽调息法可有可无吗?

为什么有如此多的瑜伽调息法?

瑜伽包括数量繁多的体式,锻炼人体的肌肉、神经、器官、腺体等各个部分,使整个有机体健康、协调地工作。人们所处的环境、体质脾气、身体状况和精神状况各不相同,不同的体式帮助人们在不同的条件下应对疾病,促进健康。同样地,多种多样的瑜伽调息法可以满足习练者不同的生理、心理、智性和灵性的需求。

瑜伽调息法可有可无吗?

调息法的四个阶段

《希瓦本集》第三章讨论了瑜伽调息法的四个阶段:初学者(arambha)、致力(ghata)、密知(parichaya)和成就(nispatti)。

在开始阶段,修习者对调息法的兴趣被唤醒。他急于求成,用力过度,身体颤抖、流汗。当他通过坚持练习,最终颤抖和流汗停止的时候,修习者便进入第二个阶段——致力(ghata)。Ghata是水壶的意思,身体就像一个泥土做的壶,如果未经烧制,很容易被损坏,所以要在调息之火中煅烧,以求稳定。在这个阶段,人的五鞘和三身得到整合。经过整合,修习者获得了密知(parichayavastha),真正理解瑜伽调息法和自我,这些知识进一步使他能控制自身的三德(gunas)并且认识到自己行动的原因。

从第三个阶段,修习者迈向最终的成就(nispatti)。他辛勤努力开花结果,行动的种子燃烧殆尽。他跨越了三德的阻碍,成为无限的自由,品尝至高无上的喜悦(ananda)。

瑜伽调息法可有可无吗?

其实,呼吸系统的健康对每个人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呼吸系统健康,你便精力充沛;呼吸系统衰弱,你便呈现一幅精力殆尽的模样。

呼吸在,生命就在。呼吸停止,生命也就结束了。所以,无论你现在是否是瑜伽人,调息法对一个生命来说,是不可或缺的“珍宝”。请多加关注自身的呼吸,同时,也要做好调息的准备。愿瑜伽人在瑜伽之路越走越远!愿未启程的“准瑜伽人”开始探索瑜伽之路!愿调息法,为你带来更多的顺畅与宁静!

更多有趣的瑜伽干货内容和专业课程,请关注公众号艾扬格瑜伽学院 (ID:BKSIyengar)如有疑问,请及时沟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