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安財富產品大面積逾期?老牌公司被重創後如何艱難自救?

錦安財富產品大面積逾期?老牌公司被重創後如何艱難自救?

錦安財富產品大面積逾期?老牌公司被重創後如何艱難自救?


2019年以來,錦安財富的兌付危機日益嚴峻,有鴻途6號、鴻途8號、鴻途9號、新錦安公館1期、瑞澤2號、瑞澤3號、新城智享1號、安享2號等多隻私募基金出現逾期。多位投資人表示,錦安財富有多隻基金處於逾期狀態。

錦安財富的產品主要投向上市公司和房企,如鴻途8號/9號等的融資方恆潤華創就是ST天潤的股東,而鴻途6號等產品則投向粵泰股份。不過自2018年以來,上述上市公司均陷入債務危機,大股東的股權也被輪番凍結。

對於旗下多隻基金逾期,錦安財富在內部會議中解釋為四方面的原因:金融去槓桿+再融資通道中斷+交易對手集中度太高+私募基金行業生態趨保守。

錦安財富產品大面積逾期?老牌公司被重創後如何艱難自救?

錦安財富產品大面積逾期?老牌公司被重創後如何艱難自救?

2018年以來,越來越多的上市公司和房企陷入債務困境,而主要服務於上市公司和房地產融資的金融機構也接二連三出現兌付風險。在此前深圳知名財富管理公司錦安財富代銷的、分別投向*ST斯太和*ST德奧的金色木棉鴻途1號/2號私募基金到期後均出現無法兌付一事。

錦安財富和金色木棉都是錦安控股集團旗下的子公司。錦安控股官網信息顯示,錦安財富的定位為“

業務範圍輻射全國的專業財富管理諮詢服務機構”,是“主流信託、私募股權基金等產品供應商的首選發行渠道和中國高淨值客戶的首選財富管理專家”。然而,就是這個“理財專家”,已出現大面積產品逾期情況。

鴻途系列中的6號等產品早已逾期。從金色木棉在2018年11月中旬發送給投資人的鴻途6號(二期)《延期公告》來看,該基金到期日為2018年11月,其是通過華夏銀行廣州分行以委託貸款的形式向廣州粵泰集團發放2億元貸款。該基金的主要還款來源為粵泰集團旗下的地產項目銷售回款,但《延期公告》卻披露,“受監管部門、貸款金融機構的劃款審批流程限制,融資企業無法在約定期限內清償本基金項下的本金及利息”。

上述公告還指出,在2018年底首次逾期後,融資方同意管理人金色木棉鎖定其名下某處地產項目作為鴻途6號的還款來源,雙方對回款賬戶進行共管,並共管網籤密鑰、財務印章等,融資方還打算通過出售資產、加快樓盤銷售進度來獲得現金流。基金只能延期6個月,也就是到2019年5月中旬到期。目前為止,鴻途6號仍未能兌付。

鴻途6號的融資方粵泰股份是一家2001年就上市的老牌房企,近幾年業績波動較大,2017年通過轉讓淮南天鵝灣等項目實現淨利潤14億元,而2018年卻又跌至2.44億元。2018年11月以來,粵泰股份多次公告因借款糾紛,大股東股權被輪候凍結。天眼查信息也顯示,金色木棉控制下的深圳市彼岸大道肆拾貳號投資合夥企業(有限合夥)也於今年1月以“民間借貸糾紛”的名義起訴了粵泰控股旗下的廣州城啟集團。

錦安財富到底有多少隻產品出現風險?雪球等論壇流傳的一份名單顯示,截至今年1季度末,錦安財富有27只產品出現本金或收益的兌付風險。理財從業者表示——最新情況比傳言中稍好一些,最近兩個月,錦安財富已經有部分產品陸續兌付了收益,本金的解決方案也在商談中。


錦安財富產品大面積逾期?老牌公司被重創後如何艱難自救?

鴻途8號應於2018年12月底到期,但目前已經展期。由管理人金色木棉發佈於2018年12月的《延期公告》顯示,“由於去槓桿政策及市場融資環境惡化等原因,融資企業目前面臨較大的短期現金流壓力”,鴻途8號只能延期6+6個月。對此情況,一位投資人表示,鴻途8號到現在既沒有兌付、也沒有什麼新進展。

鴻途8號的融資方為廣東恆潤華創實業發展有限公司,後者是ST天潤二股東之一、持有上市公司11.27%的股本,其關聯公司恆潤互興也是ST天潤大股東。自2019年3月以來,ST天潤多次發佈大/二股東股權、子公司股權等被凍結的公告,而股價也在4個多月時間下跌了60%。2018年,ST天潤年報顯示虧損3.77億元,而對於這份虧損的年報,中審華會計師事務所出具了“保留意見”。

投到恆潤互興以及恆潤華創的基金不止鴻途8號,還有鴻途9號、豐盈嘉盛3號。公開的發行資料顯示,鴻途9號擬發行規模為2億元,用於中大附中番禺分校高中部等建設。有投資人手中的《承諾函》顯示,截至今年4月底,鴻途8號已經違約,鴻途9號本金未到期、但半年付息已違約。恆潤華創向管理人表示,“由於2018年金融市場惡化……再融資工作無法正常開展”,目前已加速處置資產,旗下的金山大廈和金星大廈也基本明確買方。

恆潤華創承諾,將在今年6月底前清償鴻途8號、鴻途9號的收益以及至少2成本金,然而到期後再次違約。7月5日,有多位投資人來到恆潤華創辦公所在地,要求就兌付問題進行談判。

踩雷錦安財富的三方理財從業者朱先生表示,鴻途9號投向的中學已經建設完畢,但招生進度不如預期,如果僅依靠學費來償付本息難度較大。

除了上市公司外,錦安財富也為一些三線房企做融資服務,譬如“深圳前海新錦安公館1期”私募基金。一份發佈於今年5月底的延期公告顯示,新錦安公館1期成立於2016年11月、應於2018年11月底到期,但未能如期兌付、延期到2019年5月底。該基金用於新錦安海納公館項目的開發,後者位於深圳前海開發區、總面積23萬平方米,截至5月底“項目各座主樓即將封頂,預售情況火爆”,但“受不可控因素影響,預售證的取得及開盤時間較預期均有所推遲”。基金只能二次延期3+3個月。

除了新錦安公館1期外,以新錦安地產為融資方的還有瑞澤2號、瑞澤3號。另一位錦安財富的老客戶陳先生透露到,以新錦安為融資方的產品共有6只,總規模大約在16億元左右。今年5月底,錦安財富旗下的前海君子資本公告稱,發行規模為2.8億元的瑞澤2號在首次延期後未能兌付,二次延期6個月,到11月底前兌付。融資方新錦安承諾,海納公館的銷售回款在支付銀行開發貸、項目工程款後,將會優先用於償還瑞澤2號的本金。朱先生透露,目前樓盤銷售情況還可以,瑞澤2號、3號在本週已兌付小部分的本金。

此外,錦安旗下私募發行的錦騰1號、新城智享1號、安享2號等已先後逾期。錦安財富還在2016年與中科招商合作發行了保和堂股權基金,投資於中科招商管理的保和堂製藥有限公司債權轉股權項目,但因2017年底中科招商摘牌,使得保和堂基金進退兩難。金色木棉曾發行凌雲2號、為中弘股份子公司提供融資,也已違約。


錦安財富產品大面積逾期?老牌公司被重創後如何艱難自救?

錦安財富本部在深圳,是深圳地區最大的三方財富管理公司。天眼查信息顯示,公司成立於2008年,在杭州、南京等地有分公司。錦安財富主要的發行平臺是金色木棉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基金業協會數據顯示,金色木棉自2014年底成立以來,累計發行了143只基金、48只正在運作。錦安旗下的彼岸大道資產發行了26只、前海君子資本發行了8只基金。

資深理財從業者季總表示,錦安財富早年做信託代銷起家,當時信託基本都是剛兌,因此錦安的客戶群很大,“但後來代銷產品的利潤越來越薄,錦安就自主包裝和發行產品,所以可能存在一些風控問題”。在錦安財富出現大面積的逾期後,一位鴻途9號的持有人陳先生坦言到,“最近去錦安財富辦公室維權的客戶不少”。

為什麼錦安財富會出現密集逾期現象?從知情人士手裡獲得的錦安財富2019年1季度員工大會錄音顯示,一位女性主講人列出了四點原因:1.宏觀層面上的“金融去槓桿”。會議主講人直言,2018年強監管打斷了交易對手的幾乎全部融資通道,導致“良性的債務循環斷裂”;2.融資環境收緊,融資方借新還舊的模式無法繼續,但底層資產尚存,只是流動性出現了問題

;3.交易對手過度集中;4.2018年,“深圳私募行業集中爆雷,去年深圳知名的私募至少爆了十多家”,衝擊行業生態。一方面,客戶心態趨於焦慮,另一方面,融資方的態度也趨於觀望:如果錦安財富倒下,那麼就存在逃廢債的可能。


錦安財富產品大面積逾期?老牌公司被重創後如何艱難自救?

據朱先生透露,在2015~2016年市場資金充裕階段,一家企業如果符合信託的發行標準,那也可以通過錦安財富來融資,但隨著2018年金融去槓桿,錦安財富的運作受到限制。而且,“錦安財富的主要融資方其實不多,可能就7、8家,但為每個融資方發行的產品往往有3、4只,比如融資方為恆潤華創及賴淦豐的產品就有鴻途8號/9號等3只基金”,一旦某隻產品出現問題,其他產品也可能會出現風險。

在獲得的錄音中,主講人指示員工安慰好客戶、態度勿過激,錦安倒下了只能便宜融資方。“融資方的底層資產還在,只不過流動性出現了問題。”主講人直言,近期錦安財富的銷售能力幾乎喪失、新發產品很困難,再熬半年公司肯定是會倒的”,錦安財富的出路在於尋找“國有控股背景”的新股東。主持人所提到的新股東,指的是崑崙信託。

崑崙信託是由中石油控股的信託牌照。5月中旬,崑崙信託旗下的崑崙甬達總經理到訪錦安、表示將與錦安實現優勢互補。不過上述錄音也透露出,新股東對錦安財富也提出了對賭要求:完成一定的基金銷售量+在兩年內解決至少85%的存量產品問題。但對於錦安財富與崑崙信託的合作進展,未在公開報道、工商信息中看到更多信息。據知情人士透露,雙方的合作前景尚存、但目前進展確實不大。

錦安財富產品逾期並非個案。自2018年下半年以來,出現瞭如阜興系、金誠財富等多家大體量的私募基金和三方財富管理公司爆雷的案例,這也給業界、監管層、投資者提出了新的難題:爛攤子如何收拾?

對此,常年從事私募基金法律服務的天馳君泰律師事務所合夥人原森泰律師指出,私募基金行業的制度供給並不充分,“《證券投資基金法》基本上只能規範到私募證券基金,國務院關於私募基金的行政法規在徵求完意見發佈後遲遲未出臺;作為私募資基金監管的主要文件——《私募投資基金監督管理暫行辦法》僅僅是證監會的部門規章,其對私募的規定比較粗糙。在現實中起主要作用的是基金業協會制定的各種自律規則,但其法律效力低,且本身也紛繁複雜、處於頻繁改動的狀態中。”這就導致私募基金爆雷後,投資人和管理人只能依據具體的基金條款來逐一處理。

管理端,“有的私募基金管理人在募投管退四個階段並未盡職盡責,有的甚至以關聯交易的方式挪用基金財產、進行利益輸送,個別管理人甚至打著私募基金的旗號進行非法集資。”對此,原森泰建議,這需要加強對整個私募基金行業的日常監管力度,而不是等出事之後才進行處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