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乡侯”诸葛亮是“乡侯”还是“县侯”?

众所周知,诸葛亮生前的爵位是“武乡侯”。包含蜀汉在内的三国均承东汉之制,侯爵有县侯、乡侯、亭侯、关内侯等。其中,乡侯、亭侯封号中明确有“乡”、“亭”字样,例如夏侯惇为“高安乡侯”,程昱为“安国乡侯”,关羽为“汉寿亭侯”、赵云为“永昌亭侯”。而县侯封号中却没有“县”字,例如曹仁为“陈侯”,钟繇为“定陵侯”。

说到这里,问题就来了。如果某一位县侯的封地恰恰是个叫“X乡县”的县,就很容易混淆。

例如诸葛亮的“武乡侯”,是封地在“武乡”的乡侯,还是封地在“武乡县”的县侯,就颇有疑问,需要考证。

“武乡侯”诸葛亮是“乡侯”还是“县侯”?

《三国演义》诸葛亮,经典影视形象

近代学者卢弼在《三国志集解》中已经注意到这一问题。卢弼的结论认为诸葛亮之“武乡侯”应为封地在“武乡县”的县侯,理由是:东汉三国时期的“武乡县”为琅琊郡治下的一个县,“武乡”则是汉中郡南郑县的一个乡,而魏延在建兴八年封“南郑侯”,魏延既已得封县侯,作为魏延的顶头上司的诸葛亮反而是乡侯,而且其封地又在魏延的封地之内,这无论如何是说不过去的。因此,“武乡侯”是乡侯的可能性可以排除,结论只能是县侯。

“武乡侯”诸葛亮是“乡侯”还是“县侯”?

诸葛亮与魏延。诸葛亮的爵位应该不会比魏延低。

卢弼的观点很有见地,但还可以补充两点:

(1)东汉三国时期,在封侯时常有以受封者的籍贯地为封地的做法。这是一种很高的荣誉,能以籍贯地为封地的受封者,其地位较一般的受封者为高。但这里的籍贯地仅到郡一级为止,亦即“同郡异县”。当然也有例外,例如张郃是河间郡鄚县人,封为鄚侯。但这种情况极少,是对极少数功勋特别卓著的人的特殊奖赏。

“武乡侯”诸葛亮是“乡侯”还是“县侯”?

《三国志集解》是研究三国史的一大利器!

蜀汉所封的县侯数量极少,无一例外全部是封地在籍贯地且“同郡异县”。例如,吴壹是陈留郡陈留县人,封“济阳侯”(陈留郡济阳县),姜维是天水郡冀县人,封“平襄侯”(天水郡平襄县),马岱是扶风郡茂陵县人,封“陈仓侯”(扶风郡陈仓县)。诸葛亮是琅琊郡阳都县人,封“武乡侯”(琅琊郡武乡县),正符合这一惯例。

(2)蜀汉虽然实际管辖的地方极小,但其以东汉王朝的继承者自居,仍将全国郡县视为其版图。因此其王、侯的封地经常在其实际管辖范围之外。例如后主之子刘谌,封北地王,而北地郡位于凉州,时属魏国,上述吴壹“济阳侯”的济阳县、姜维“平襄侯”的平襄县、马岱“陈仓侯”的陈仓县,也都是在魏国境内。因此,诸葛亮“武乡侯”的封地“武乡县”远在山东琅琊,亦不足为怪。

此外,张飞的爵位“西乡侯”也是县侯,与诸葛亮的情况类似。东汉“西乡县”位于涿郡,而张飞为涿郡人,以张飞与刘备的关系,将张飞籍贯地“同郡异县”的涿郡西乡县封给张飞为县侯封邑以示尊崇,是十分合理的。

“武乡侯”诸葛亮是“乡侯”还是“县侯”?

张飞:我就是县侯!怎么着?哼!

参考文献

【西晋】陈寿:《三国志》,中华书局2000年版。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中华书局2000年版。

【清】钱仪吉:《三国会要》,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

【清】洪饴孙:《三国职官表》,古籍影印本。

卢弼:《三国志集解》,中华书局2012年版。

宗亮、张敏:《蜀汉封爵制度考论》,《中华文化论坛》2008年第2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