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的微創介入治療,三把利器讓肝癌“望風而逃”

肝癌是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其發病率僅次於肺癌、胃癌,位居第三。全世界每年肝癌新發病例約30-100萬,年死亡約26萬,其中我國佔40%以上。臨床上大多數患者診斷為肝癌時已失去外科手術機會,在急病亂投醫的心態中,受不良廣告的欺騙,不少患者花了很多冤枉錢但是沒有獲得正確的治療。其實,目前肝癌的治療方案已經比較規範化,什麼時候做什麼治療都有明確的規定。其中,微創介入治療作為非外科治療的首選方法,因其療效確切、創傷小、恢復快、副作用小,而廣受患者及醫生的信任推崇,國際肝癌治療規範指南中,不能外科切除的肝癌,大部分治療方案都是單獨介入或與介入治療相聯合。

肝癌的微創介入治療,三把利器讓肝癌“望風而逃”

一:肝癌-經肝動脈化療栓塞(TACE)

在X線影像引導下,局部麻醉後從外周動脈(通常為大腿根部) 插入直徑1.5毫米的微細導管至肝臟腫瘤供養血管,直接注入抗腫瘤藥物,然後堵塞腫瘤的血管,使腫瘤遭受化學毒性和缺血/缺氧的雙重打擊。 這種治療方法對正常肝組織影響很小。另外,術後抗癌藥物經肝臟緩慢釋放至體循環血液,具有持續低劑量化療效應。同時,隨著介入栓塞材料的不斷進步,對肝癌組織有特殊“親和”作用的栓塞微球已應用於臨床,特別是載藥微球,沉積於腫瘤組織之後,緩慢釋放抗腫瘤藥物,治療肝癌效果顯著。該手術術後局部無創口,一般6-8小時可下床活動,住院週期3-5天;適用於不適合手術、血液供應較豐富的原發性和轉移性肝癌。

肝癌的微創介入治療,三把利器讓肝癌“望風而逃”

▲經肝動脈化療栓塞示意圖

肝癌的微創介入治療,三把利器讓肝癌“望風而逃”

▲栓塞顆粒栓塞腫瘤血管

經肝動脈化療栓塞的介入治療是目前臨床應用最多的治療方法,由於肝癌患者具有血供非常豐富,而且血供單一的特殊性,通過做栓塞治療,可以把腫瘤血管閉塞,這種情況下,就可以使腫瘤的血管萎縮,等於腫瘤沒有營養來源,達到治療的目的。

肝癌-經肝動脈化療栓塞(TACE)視頻演示

在CT的引導下將微波針,經皮穿刺到腫瘤中心區域,在微波針的某一點上含有一個1毫米大小的“微型微波爐”,由它釋放的微波磁場可以使周圍的分子高速旋轉運動並摩擦升溫,從而使組織凝固、脫水壞死,達到治療的目的。微波消融多個微波能量源可同時應用,與其他熱消融技術的優點外,還具有不受電流傳導影響、受碳化及血流灌注影響小、溫度上升快、消融範圍大、消融時間短等特點。滅活的腫瘤組織可生產熱休克蛋白,刺激機體的免疫系統,提高機體的免疫功能,起到抑制腫瘤細胞擴散的作用。

肝癌的微創介入治療,三把利器讓肝癌“望風而逃”

肝癌的微創介入治療,三把利器讓肝癌“望風而逃”

▲微波針實物圖

納米刀消融治療,是目前國際上最為先進的技術,通過電脈衝在細胞膜上產生納米級的不可逆電穿孔使組織細胞壞死,對組織行選擇性消融,與其他消融技術不同, 納米刀消融對消融區域內的動脈、靜脈、膽道、神經結構等損傷很小;另外,由於組織框架結構存在,正常細胞組織會增生、修復消融壞死區。所以,納米刀消融可應用於肝門區腫瘤、鄰近膽囊膽管區腫瘤等,該類病變鄰近大血管或膽管等重要結構,不適合常規外科手術或常規消融治療。

肝癌的微創介入治療,三把利器讓肝癌“望風而逃”

▲納米刀儀器實物

肝癌的微創介入治療,三把利器讓肝癌“望風而逃”

▲納米刀肝癌消融術中1

肝癌的微創介入治療,三把利器讓肝癌“望風而逃”

▲納米刀肝癌消融術中2

肝癌的微創介入治療,三把利器讓肝癌“望風而逃”

好了,今天的話題我們就探討到這裡,我是腫瘤專家一劉豔玲,如果您想了解更多腫瘤相關的問題,可以關注我瞭解更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