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C+握手言和,國內原油期價為何不漲反跌?

減產在短期內不能扭轉全球原油供給過剩的狀態,在減產預期走完後,油價重新回到疫情暴發及大幅累庫的現實中,導致今日油價衝高回落。

4月13日凌晨時分,在經歷多輪談判後,OPEC+組織(OPEC和參與減產的非OPEC國家)達成歷史性減產協議,引發原油價格戰的“三國殺”即將熄火。

這項減產協議達成後,國際油價持續回升,美國WTI油價漲至26.23美元/桶,布倫特原油漲至31.89美元/桶。國內能源化工期貨開盤全線大漲。但截至4月13日收盤,上期所原油期貨主力合約SC2006報收285.1元/桶,跌幅2.26%。OPEC+達成減產協議後,上期原油為何價格下跌?

1 總減產量或達2000萬桶/日

為了解決石油價格戰,OPEC+石油聯盟已經在4天內兩次召開緊急會議。4月10日晚上,G20能源部長視頻會議召開。時間超過3小時後,會議仍未結束。

4月13日凌晨,OPEC+石油聯盟宣佈達成一項歷史性減產協議,自2020年5月1日起進行為期兩個月的首輪減產,減產額度為970萬桶/日;自2020年7月起減產800萬桶/日至12月;自2021年1月起至2022年4月減產600萬桶/日。此外,美國、巴西、加拿大將共同減產370萬桶/日,美國還將為墨西哥減產30萬桶/日。OPEC+正在等待更多G20國家的減產消息。俄羅斯能源部長諾瓦克表示,俄羅斯將在5月和6月日均減產250萬桶,減產基準線是1100萬桶。

OPEC+表示,草案聲明預計全球原油減產行動自5月1日起生效。在這一基礎上,2020年原油總減產量將超過2000萬桶/日。

2 國內油價為何衝高回落

美爾雅期貨原油分析師黎磊告訴《國際金融報》記者:“原油期貨市場一直有‘買預期賣現實’的說法,以近期油價走勢為例,4月2日美國總統特朗普稱沙特、俄羅斯將達成新的減產協議,國際油價計入減產預期,開始從底部強勢反彈;4月14日,OPEC+最終達成減產協議,沙特和俄羅斯以1100萬桶/日為基準,其他產油國以2018年10月的產量為基準,2020年5月-6月減產970萬桶/日;7月-12月減產800萬桶/日。”

黎磊表示:“但另一方面,機構預測二季度原油需求同比減少1500萬桶/日,也就是說,減產在短期內不能扭轉全球原油供給過剩狀態,在減產預期走完後,油價重新回到疫情暴發及大幅累庫的現實中,導致今日油價衝高回落。”

此外,抄底心態和倉儲費便宜推高國內原油溢價也是此番下跌的原因之一。

在黎磊看來,本輪油價大跌以來,國內原油期貨相較於阿曼原油期貨價格存在大幅溢價,主要受國內投資者抄底心態以及倉儲費影響。我國作為全球原油進口第一大國,每日進口量超過1000萬桶,國際油價跌至30美元/桶以下,國內產業及機構爭相搶購原油,在原油儲罐緊張的情況下,買原油期貨比現貨更加便利,大量投資者湧進國內原油期貨市場,推高國內原油溢價。國內原油期貨倉單不設有效期,保稅交割倉庫倉儲費只要0.2元/桶·天,買了原油期貨之後,每個月只需要付6元/桶的倉儲費,就可以一直讓原油待在庫裡,等待油價上漲後再拋到期貨盤面,就可以獲利。

“在這兩方面的影響下,國內SC原油期貨給出了高溢價,為了滿足市場對原油期貨的需求,上海國際能源交易中心分別將中石油大連、中石化洋浦原油保稅交割倉庫庫容增加75萬立方米、20萬立方米,滿足廣大投資者對國內原油期貨的熱情。”黎磊表示。

3 國際油價長期趨勢向好

對於變幻莫測的國際油價,黎磊預期,短期油價承壓下行,長期趨勢向好。“油價未來走勢遵循長期看需求、中期看供給、短期看庫存的規律。短期來看,減產只能減緩全球原油累庫的速度,庫存還是處在大幅增加的趨勢當中,短期油價有二次探底的可能。中期來看,OPEC+已經達成了970萬桶/日的減產協議,疊加低油價對美國、加拿大石油工業造成的打擊,原油進入供給側改革週期,中期油價有支撐。”

長期來看,黎磊說,原油需求與疫情發展趨勢緊密相關,疫情好轉之後,全年的原油需求同比難以恢復至正增長,將限制長期的油價漲幅。綜上所述,油價短期依然處於弱勢,中期減產推動波動上漲,但受需求拖累,長期漲幅有限。

4 成品油市場需求有所好轉

雖然國內原油價格尚未提供利好,但是市場經濟繼續恢復提振汽柴油終端需求,而且月度上旬,主營單位銷售壓力較小,主營單位或上調汽柴油批發價格。

卓創諮詢成品油分析師戴田東告訴《國際金融報》記者:“雖然OPEC+就減產問題達成一致,但減產數量不及預期且難以抵消疫情防控導致的石油需求驟降,近期國際油價或偏向下行。國內本輪成品油限價亦不作調整,政策面缺乏方向性指引。”

戴田東認為,需求方面,國內廠礦、物流及基建工程開工率繼續提高,柴油終端需求穩步回升,隨著經濟恢復正常,私家車出行頻率提高,汽油終端需求向好。目前正值月度上旬,主營單位銷售壓力較小,而且在終端需求不斷好轉的情況下,主營單位汽柴油批發價格或穩中上漲。

本文源自國際金融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