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系统是人体健康的保障

新型冠状病毒的疫情,在我国现已基本上得到控制。由于新冠病毒正在全世界各国疯狂肆虐和猖厥流行,我国每天从国外输入病人也不断增加,虽然武汉市新发病人数日清零,但在全国各地还有零星的本土病人发病。还有部分核酸检测阴性又复阳的病人,最值得我们注意的是无症状核酸测试阳性者。对这种新的、复杂多变、传染性又极强的疾病,我们决不能掉以轻心,全国各地都要严防新冠病毒的第二次反扑和再次流行。

虽然我县不是严重流行的疫区,也要做到高度警惕,人们外出购物,到人多聚集的场所,还是要自觉地戴好口罩。勤洗手,做好有距离的隔离(人与人之间相隔1.5米以上),这不仅是保护自己,保护家人,保护一起工作的同事,也是每个有觉悟的公民应遵守的,更是热爱我们的国家,听从党的号召的具体表现。我们要十万分的珍惜,十四亿人不怕牺牲,艰辛努力所取得的成果。

冠状病毒是自然界广泛存在的一类病毒,因该病毒的形态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类似王冠而得名。目前发现冠状病毒仅感染脊椎动物,可引起人和动物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和神经系统疾病。已知感染人类的冠状病毒有6种,其中4种在人群中较为常见,致病性较低,一般仅引起类似普通感冒的轻微呼吸道症状。另外两种是我们熟知的SARS(非典)冠状病毒和MERS冠状病毒(中东肺炎冠状病毒)。

此次发现的新型冠状病毒(COVID—19)与SARS和MERS冠状病毒,结构大部分相似但也有很多不同。和人一样,不同病毒之间虽然是近亲,但性格、态度、为人都有很大的不同,新型冠状病毒传染性强,因是新型的病毒,所以人人都易感,对它没有免疫力。

有的科学家讲,新冠病毒的伤害是SARS+艾滋病。我们知道2003年的SARS主要损伤肺组织很少侵犯其他系统,而艾滋病是破坏全身的免疫系统,使机体的抵抗力低下,又称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不能抵抗外来的各种感染。所以我们在抗击疫情之时,要保持四个良好的生活习惯,增强自身的免疫功能。一是调整饮食结构,保障自己的能量营养供应。二是,坚持体育锻炼,每天保证有氧运动30分钟,增强体质。三是保证规律的作息时间,睡眠7小时,不熬夜,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四是补充体内的各种维生素,虽然所需微量,但决不可缺少,对增强人体免疫功能是有效的。

我们人体内有一支十分复杂的军队,它们时刻监视着侵入身体的不速之客,在必要时吹响冲锋的号角,歼灭入侵之敌。这就是我们人体复杂的免疫系统,人体内的“健康卫士”。免疫系统的大家庭里,免疫细胞源于骨髓(红骨髓)里的造血干细胞,造血干细胞可以分化成红细胞、白细胞(免疫细胞)和血小板。免疫细胞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吞噬细胞,最常见的是中性粒细胞,它们是人体免疫的第一道防线,当细菌入侵时第一批冲在前,因此医生会给病人做血常规检查,看病人的白细胞、中性粒细胞水平是否升高,判断病人是否感染。另一类是淋巴细胞,它们遍布全身,严密监控人体每一方“领土”。人体有两种淋巴细胞,一种是B淋巴细胞,如军事情报员,它们一旦发现敌情,就立即锁定目标,发出防御警报。另一种是T淋巴细胞,就像英勇战士,接到报警后直接与入侵者战斗。

我们把任何诱发免疫反应的物质称为抗原,抗原可以是微生物,如病毒,也可以只是微生物的一部分。在淋巴细胞与抗原搏斗中,产生了免疫系统抗体的重要部分——记忆细胞,它能即时地帮助身体抵御那些引发疾病的病源。记忆细胞是淋巴细胞的一种,它有两个类型,记忆B细胞和记忆T细胞,当再次遇到相同抗原时,它们会被迅速激活,成为效应性B细胞和T细胞,它们早已准备就绪,在没有发生任何症状时,它们就已经消灭了入侵的敌人。

新冠病毒的疫苗也就是对人体无任何副作用的抗原,注射到人体可以产生对新冠病毒的抗体。新冠病毒入侵到接种疫苗的人群时,体内的记忆细胞会迅速激活,各种免疫细胞奔赴战场,不等新冠病毒在人体内繁殖增生,就被全部消灭了。

钟南山院士讲:“疫苗是解决新冠肺炎最根本的东西。”我国著名的疫苗研制专家陈薇院士说:“力争在最短时间内,将我们正在研制的重组新冠疫苗,推向临床,推向应用。”钟南山院士还指出:“疫苗的研制在我国发展非常快,疫苗能保证绝大多数人的生命”。疫苗研制是高精尖的医学科学,从分离病毒,到研究病毒基因排列,提取所需物质,在保持抗原作用下,一次次驱除致病因子,频繁的动物实验,最后人体临床实验,是非常严谨复杂的系列工程,但愿我国早日研制成功,造福于全世界的每个人。

此篇科普文章,是作者参考多篇文献汇集而作,不妥之处望指正。(张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