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寶典《幹好工作十八法》

《幹好工作十八法》運用馬克思主義哲學及辯證法理論精煉的概括了機關中的工作技巧、學習方法、人際交往等內容。是每一個身在職場的精英或剛進入公司的“小白”更好地適應和開展工作的“方法論”。方向正確以後,方法便為王。工作中只有掌握科學的工作方法,才能確保高效,圓滿完成各項任務,提升工作的境界和水平。下面我們簡單瞭解一下《幹好工作十八法》的精髓:

職場寶典《幹好工作十八法》

一、不要差不多,盯住最完美

“差不多”是我們平時常說的一句口頭語,工作中只求過得去,不求過得硬,滿足於應付了事,“差不多”心態看似沒有什麼大礙,但是若干個小的“差不多”,集中起來就會導致“差很多”,1%的疏漏往往會造成100%的錯誤,所以一定要強化精品意識、細節意識,時刻擁有“沒有最好,只有更好”的理念,養成嚴肅、嚴格、嚴謹地對待工作的習慣。

二、長計劃、短安排、立即做

一個對人生和工作有計劃的人,他就能胸懷大局、放眼長遠,不為一時一地的不利所困。從細從實,每天給自己制定一個小的目標,讓每一個小目標、短安排的成績,都成為成功路上的階梯和里程碑。立即行動、馬上就辦,將工作落到實處,這樣堅持一段時間,就會發現,計劃的工作都能如期完成,工作效果也會非常明顯,工作給我們帶來的快樂也容易獲得。

三、日清月結,有條不紊

所謂“日清月結”,就是要“今日事,今日畢”,每過一段時間就及時“回頭看”,檢查審視一下自己的工作,確保任務不拖延、事情不遺漏。所謂“有條不紊”,就是說話做事有條有理,不打亂仗。做好日清月結,要統籌規劃、有條不紊,不輕視怠慢眼前和當下的工作,把今天該做的做好,把明天要做的計劃好、準備好,努力做到事不過夜、案無積卷,從容不迫、井然有序地應對複雜工作。

職場寶典《幹好工作十八法》

四、學習工作化,工作學習化

所謂“學習工作化,工作學習化”,就是要在學中幹、在幹中學,兩手抓、兩不誤、兩促進。事實反覆告訴我們,學習力的高低是人與人之間拉開距離的重要因素。應該把學習作為一種精神追求、一種工作狀態、一種生活方式,下得苦功夫,求得真學問。

五、注重積累,始終在研究狀態下工作

合抱之木,生於毫末;百丈之臺,起於壘土。要想做好工作,必須能沉下身來、靜下心來、置身事中,廣泛瞭解自身工作所涉及的業務知識,做到底數清、情況明,成為本職工作的通才。有了一定的知識積累,還要注重調查研究,就是用腦子幹活做事,不僅苦幹實幹,還要巧幹會幹。

六、信息要對稱,善於溝通

對自己所從事的工作,要了解上面的要求、左右的情況、下面的進展,就要增強主動溝通的意識,確保上情準確下達、下情及時上傳,著力構建上下貫通、左右銜接、內外一體、立體交叉的運轉體系,實現各方面工作無縫對接,形成“整體一盤棋,同唱一臺戲”的良好格局。

七、分工不分家,主動補臺

很多工作不是哪一個部門能單獨完成的,同一個部門的工作也不是哪一個人能單獨完成的,沒有誰可以包打天下。要做到分工不分家,既提高個人單兵作戰能力,也提高團隊的整體作戰能力,超越個體認知和個體力量的侷限,發揮1+1>2的效果。

職場寶典《幹好工作十八法》

八、執行有力,反饋及時

對大多數人而言,執行力是第一位的能力。注意適時反饋、階段性反饋,一方面可以讓領導和同事放心,另一方面及時反饋情況又能為正確決策提供依據,特別是執行中遇到困難、發現問題時更需要及時反饋,以便重新調整思路和辦法,從而更好地化解矛盾、解決問題。

九、跳出自身看自身,立足自己看自己

要善於正確認識自己,不能聽了幾句表揚就妄自尊大、自以為是,也不能捱了幾句批評就妄自菲薄、自我否定;要能夠搞清楚現狀是什麼樣,未來要怎麼發展,吃透上情,瞭解下情,把自己的潛能發揮到最佳狀態,幹一行愛一行精一行,活在當下,做好自己。

十、事情要一樁一樁地做

部門工作事務繁雜,既要會總體把握、分步實施、統籌推進,更要發揚釘釘子精神,要咬定青山不放鬆,一茬接著一茬幹,做好做透做實每一件事,用足夠的耐心和韌勁來面對工作生活,不折騰、不反覆,久久為功、綿綿用力、一抓到底,積小勝為大勝。

十一、想問題、做事情要儘可能合情合理

合情合理就是要合乎情理、合乎原則,兩者兼顧。一個人既不能太死板機械,更不能太圓滑世故,尤其面對重大利益和重要人事問題,要自覺和嚴密地設置人情防火牆,自己不去突破,也嚴防別人逾越。

職場寶典《幹好工作十八法》

十二、自覺按職能職責做事,永遠忠於職守

崗位就是責任,職務就是責任。每個人不僅要做好了自己的本職工作,當好一個“循吏”,還要有更高的追求,努力做個“能吏”,發揚“職業精神”“工匠精神”,以強烈的事業心和責任感來對待工作,自覺做到“有信念,講規矩、有紀律,講道德、有品行,講奉獻、有作為”。

十三、分清輕重緩急,抓本質、抓重點、抓關鍵

面對紛繁複雜的工作,要學會運用辯證法,把最重要最緊迫的放在第一位,不太重要不太緊迫的放在第二位,依此類推,分出輕重緩急。抓本質,就是要善於透過現象看本質,抓重點,就是要抓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抓關鍵,就是要掌控關鍵環節,牢牢把握工作主動權。

職場寶典《幹好工作十八法》

十四、掌握特點,把握規律

我們所從事的工作和崗位也有共同的規律,要善於把平時零碎、膚淺、表面的感性認識,上升為全面、系統、本質的理性認識,使思想和行動既不落後也不超越於客觀實際,增強認識規律、找準規律、把握規律的能力,提高運用規律的水平,從而在具體工作中增強主動性和有效性。

十五、始終保持適度的緊張感

魯迅先生有句名言:“生活太安逸了,工作就會被生活所累。”適度的緊張感對於一個單位、一個團隊、一個組織、一個人的健康等方方面面都有好處,它能使我們不忘“初心”,遠離職業倦怠,激發工作熱情。

十六、不多事、不誤事、不壞事

“不多事”就是盡好本職、守好本分,不誤事”就是勇於擔當、敢於負責,堅持高標準、嚴要求,不壞事”就是走得端、行得正,不壞別人的事、不壞大家的事、不壞集體的事。要有陽光心態,光明磊落,坦坦蕩蕩,與人為善。

十七、急事緩辦、緩事急辦

遇到急事要趕不要急,應當冷靜思考、從容應對,不急於表態,不隨便答覆,考慮周全後再去妥善辦理。對緩事要有計劃,抽空及時做,不要拖延,要事先安排,以免臨時抱佛腳,忙亂而又得不到好結果。

十八、務虛與務實相結合

孫悟空隨唐僧去西天取經,經歷九九八十一難,每渡過一難,他都會騰雲駕霧到空中,看看妖魔鬼怪在何方,並思考如何應對,這其實就是務虛;如果發現妖怪,那就跳下來打,這就是務實。幹工作既要真抓實幹、求真務實,又要善於謀劃、注重總結提升。

職場寶典《幹好工作十八法》

《幹好工作18法》為實際工作提供了非常有見地的指導意義,“文經我手無差錯,事交我辦請放心”透露的是對自己崗位的一份責任,希望每位職場員工對照《幹好工作十八法》,深入查擺,舉一反三,對自身的思維方法和工作方法進行一次全方位的“體檢”,發現不足,立即整改,以更加科學的思維方法和工作方法開始2020年的工作。

4月23日,第25個世界讀書日,開卷有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