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素人連麥塗磊俞敏洪,抖音直播改變的不僅是“社交邊界”

職場素人連麥塗磊俞敏洪,抖音直播改變的不僅是“社交邊界”

作者丨顧見

監製丨闌夕

當抖音與直播成為一種國民級現象時,人們並沒有搞懂網絡直播在互聯網進化史上正扮演何種角色:如果拿走這一頁,機器算法勾勒出的萬物互聯世界,本該是一位冷冰冰的“機器先知”形象。正如喬治·吉爾德在《後谷歌時代》中提到的,以谷歌為代表的互聯網系統,將發展方向寄託於打造一臺全知全能的超級計算機。但網絡直播超預期的發展還是證明,比起“無懈可擊的正確”,人性的光輝與鮮活的觀點更為這個時代所需要。

抖音天生有才直播,一場“雲分享”裡的溫度與深度

突如其來的公共衛生風險打亂了城市的運營模式。伴隨這次史無前例“宅生活”的,不僅是工作娛樂中的諸多不便,還有當代年輕人的焦慮與無助。時間進入五月,本該是“春招”高潮迭起之時,這個承載著無數人職場夢想的節點卻頗顯冷清。

大學生在充滿不確定性的就業環境下舉足無措,職場人也變得瞻前顧後,不知該為前途做何種選擇。如果能有一場以此為主題的網絡直播,他們焦灼的精神狀態是否會得到改善?

帶著這樣的初衷,抖音直播發起了一次嘗試。4月10日起,抖音直播上線了“天生有才”直播項目,邀請地產大亨馮侖、教育企業家俞敏洪、貝塔斯曼亞洲投資基金創始及管理合夥人龍宇、唱吧創始人陳華、中公教育創始人李永新、著名主持人塗磊等人在抖音開播,為大學生和職場人指點成長迷津。

職場素人連麥塗磊俞敏洪,抖音直播改變的不僅是“社交邊界”

有別於顧左右而言他式的傳統對談節目,“天生有才”直奔職場規則的難言之隱。

  • “年前領導答應好給我加薪,現在領導不吭聲,能不能問、能不能追?”
  • “公司正在減員,你該怎麼辦?”
  • “新入職的女性員工發現懷孕,應該如何應對?”

在4月15日的塗磊直播專場中,這些職場敏感問題經由塗磊式的犀利加持,讓對話產生了化學反應。

職場素人連麥塗磊俞敏洪,抖音直播改變的不僅是“社交邊界”

獵聘創始人兼CEO戴科彬、少年得到人力行政副總裁任冬柏以及58趕集高級副總裁段冬三位大佬結合個人經歷,將問題置於不同視角並給出了走心回答。近2個小時的直播獲得了百萬人次以上的觀看量,期間評論區產生了大量即時互動話題。在塗磊的個人抖音號裡,幾段截取出來的亮點內容點贊數均達到五位數以上。

職場素人連麥塗磊俞敏洪,抖音直播改變的不僅是“社交邊界”

到了4月26日的俞敏洪直播專場,網友參與熱度依然不減。俞敏洪用“言傳身教”的方式,分享了自己的大學生活、閱讀習慣和創業歷程,隨後還連線了幾位有代表性的場外嘉賓,話題涉及年輕人求學、就業、創業、旅行拓寬視野、閱讀充實頭腦等多個維度內容,在這個特殊時期為年輕人送上了一枚定心丸。

在互聯網語境中經常有“一圖勝千言”的說法,現在看來絕非戲言。面對年輕人的精神缺口,搜索引擎或相關書籍固然能提供解決問題的理論基礎,卻很難設身處地走進當事人的內心。對於年輕人來說,他們需要的不是一個毫無應用價值的標準答案,而是符合當下的經驗談和同理心。

這既是“天生有才”富有人情味的思考與洞察,又是屬於網絡直播這一交互形式的力量。

據悉,此次天生有才直播觀看人數超過381萬,眾企業大佬們的心得分享也成為年輕人成長的指路標。

職場素人連麥塗磊俞敏洪,抖音直播改變的不僅是“社交邊界”

職場素人連麥塗磊俞敏洪,抖音直播改變的不僅是“社交邊界”

職場素人連麥塗磊俞敏洪,抖音直播改變的不僅是“社交邊界”

職場素人連麥塗磊俞敏洪,抖音直播改變的不僅是“社交邊界”

職場素人連麥塗磊俞敏洪,抖音直播改變的不僅是“社交邊界”

職場素人連麥塗磊俞敏洪,抖音直播改變的不僅是“社交邊界”

職場素人連麥塗磊俞敏洪,抖音直播改變的不僅是“社交邊界”

職場素人連麥塗磊俞敏洪,抖音直播改變的不僅是“社交邊界”

職場素人連麥塗磊俞敏洪,抖音直播改變的不僅是“社交邊界”

從社交到帶貨乃至包羅萬象,直播經歷了什麼?

如果想和五年前的自己解釋“直播的變遷”,恐怕要傷些腦筋。畢竟五年前用戶通過直播間的所見所得,與當下不可同日而語。除了因李佳琦薇婭而被人熟知的直播帶貨外,網絡直播還在產生兩種根本性變化。

第一種變化在於全球網絡條件持續優化,讓直播成為不受時間空間限制的高效連接方式。

3月18日,國際環保機構綠色和平就藉助抖音直播平臺從17052 公里外的南極傳來即時畫面,這可能是很多人第一次通過直播間領略南極的神秘與無邊。當晚的直播累計超過 32 萬人觀看,評論區有1. 2 萬人留下關於南極環境的討論。隨後上線的“雲端旅遊局”項目,從非洲大草原到太空俯瞰地球,再次讓用戶對抖音直播的包羅萬象有了新的認知。

第二種變化是直播與傳統場景融合帶來的商業可能性。

疫情期間文化產業、農產品銷售、復工招聘受到了負面影響,不少從業者藉助抖音直播改善了經營。根據抖音直播數據顯示,今年2月抖音傳統文化領域的開播主播人數增長82%,相關直播觀看人次增長129%。在4月19日晚的“抖音有好物,縣長來直播”線上助農活動中,抖音直播與網紅縣長的組合取得了百萬元以上的銷售成績。近期上線的春招直播、天生有才兩大專場中,抖音直播更是打通了從精神關懷、職場輔導到優質僱主的高速公路。

網絡直播與全社會產生的“連接效應”其實不難理解:時至今日抖音賬號幾乎已是人手一個的標配,各種機構藍V也在紛紛進駐。傳統意義上社交網絡的六度空間理論正在瓦解,取而代之的是以直播為代表的“一站式連接”。

無論有用戶抱著何種目的來到抖音直播,都可以迅速找到自己的“關鍵人物”,鎖定開播時間完成社交目標。隨著直播生態不斷擴張邊界,用戶可以輕易跳出熟人社交的侷限性,吸收到更有價值的社交信息,甚至以此作為擴展視野的通道。

這種知識獲取與即時互動的“雙面性”,賦予了網絡直播獨特的魅力:即便谷歌的搜索引擎裡儲備著世界歷史的點點滴滴,但不少年輕人還是願意通過抖音直播的某位播主來了解歷史,他的娓娓道來遠比閱讀文獻更易被接受。

不變的,與瞬息萬變的

受益於流量爆發帶來的產業紅利,網絡直播這種快速聚集流量的連接方式迅速崛起。從門戶時代的資訊輸出,到論壇時代的社交與話題分享,搜索引擎時代對“目標與答案”的連接,再到當下以抖音直播為代表的“社交互動、資訊獲取、世界探索”三位一體式平臺,雖然技術驅動下的連接方式在變,但連接價值傳輸價值的內核不會發生改變。

對於以抖音直播為代表的新物種來說,更需要在突破邊界的同時提升自己的社會責任使命感。畢竟流量的本質是用戶平臺信任感的累積,這種積累會隨著平臺發展形成一種公眾自發監督和期許。

抖音直播顯然清醒認識到這一點,才會在疫情期間不斷向社會痛點問題進行資源傾斜,將特殊群體的困惑之處帶到聚光燈下予以解決。

單純從流量角度來看,抖音直播完全能做出遠勝於“天生有才”影響力和商業價值的欄目。但是從社會視角來看,這場“雲見面會”卻是無可替代的:活動當中的很多嘉賓已經是胡潤財富榜上的常客,於他們而言直播只是生活當中的調節劑,但是對於廣大年輕人來說,意義截然不同。越是這種時刻,他們越渴望得到頭部公知和企業家的建議。

這些無形價值的意義已經超出了商業的範疇,也許若干年後才會知道,直播當中的“金玉良言”影響到多少人和他們的奮鬥軌跡。

某種意義上,所有頭部互聯網公司都是在和自己賽跑。當那些原本高不可攀的商業目標被逐一實現後,“奔跑”本身就成了一種常態化的新目標。但這種現象不禁令人擔憂,如果對“速度”的關注勝過了對“意義”的思考,這無異於對商業哲學的本末倒置。正因為如此,那些在高速成長中主動重視社會價值的才顯得尤為珍貴。

也許在速度上“閉眼狂奔”更佔優勢,但只有學會在每一次狂奔過後回頭看看追隨者的眼神,才能讓商業探險之旅走得更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