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時代,出現了很多名將,後來為什麼只剩下了徐達?

徐達是明朝的開國大將。雖然他出身貧苦,但他心懷大志,從小習武,而且和朱元璋是發小,感情非常好。就是這樣一個人,在朱元璋成為洪武大帝后卻成了所剩不多的名將之一。

朱元璋時代,出現了很多名將,後來為什麼只剩下了徐達?

徐達

朱元璋白手起家闖天下,徐達不顧艱辛來跟隨

至正十一年(公元1351年),壓死元朝的最後一根稻草落下,龐大而腐朽的元朝終於到了日薄西山的時刻,朱元璋投奔了郭子興。而作為朱元璋的發小徐達,也來投奔朱元璋,因為朱元璋與郭子興之間的矛盾,已經到了不可調和的地步,所以朱元璋只帶了徐達等24人脫離了郭子興。之後朱元璋打下了滁州,因為滁州糧草不夠,朱元璋和徐達謀劃著打下了和州,將滁州交給了郭子興管理,而自己則牢牢佔據了和州。

朱元璋時代,出現了很多名將,後來為什麼只剩下了徐達?

朱元璋

但是此時不巧,身處濠州的孫德崖,也因為糧草不足想要進駐和州,而孫德崖之前多次羞辱的郭子興聽到了消息後,也帶兵前來,想要攻打孫德崖,但是朱元璋看到孫德崖也是個講道理之人,看見和州已經被朱元璋先入為主,他也知道先來後到的道理,所以準備帶兵走人,朱元璋打算出去送一送。此時,朱元璋與孫德崖的人在城外,而孫德崖在城內,郭子興被衝動矇蔽的雙眼,因為他們兩個之間惡劣的關係,郭子興就把孫德崖扣押了,而城外孫德崖的士兵一聽主帥被扣,也把朱元璋扣下了,此時徐達做出了他人生中可能是最正確的選擇,他作為人質去換回了朱元璋,朱元璋大受感動,這就打下了徐朱之間堅實的關係基礎。

朱元璋時代,出現了很多名將,後來為什麼只剩下了徐達?

雖然朱元璋身邊也有許多信任的武將謀士,但是徐達肯為朱元璋捨出自己的身家性命。這肯定在朱元璋心中種下了一顆信任的種子,也為日後徐達的結局埋下了一個小伏筆。

徐達烽火交錯戰陳友諒

勁敵陳友諒,1320年生人,因為他相比其他人來說更聰明,所以很快就得到了他的主子徐壽輝的信任,但是他心狠手辣且不講義氣,很快就殺了徐壽輝,奪了徐壽輝的一切。這就是朱元璋所面對的敵人,兇狠且強大。

朱元璋時代,出現了很多名將,後來為什麼只剩下了徐達?

常遇春

很快他們就迎來了第一仗,徐達和常遇春採取伏擊,擊敗了陳的隊伍,並俘獲三千人。但常遇春卻不顧徐達的勸阻,殺掉了這三千人,這一舉動徹底激怒了陳友諒,他迅速反擊,擊破應天的屏障——太平城,陷朱元璋於被動。而徐達帶領常遇春等人埋伏在龍灣,痛擊了陳友諒,俘獲了七千餘人和一百餘艘戰船,解了太平之圍,保住了應天。之後因為陳友諒殺了在自己隊伍中有極高威信的趙普勝,導致駐守洪都的一支軍隊叛變了他,於是陳友諒打算先去洪都教訓教訓脫離自己隊伍的人。

朱元璋時代,出現了很多名將,後來為什麼只剩下了徐達?

同時,劉福通向朱元璋發出求救,請求防守安豐,朱元璋去了安豐,帶回了韓林兒,但因為張士誠不斷騷擾朱元璋的隊伍,朱元璋決定進攻廬州,徐達堅決反對,朱元璋不顧徐達的反對進攻瀘州,差點使他痛失洪都。最後他們在鄱陽湖上直面陳友諒,徐達先仔細分析了對方戰船的優勢與弱勢,制定了詳細的計劃。第二天,徐達帶著艦隊猛衝,陳友諒集火攻擊徐達的艦隊,徐達以退為進,將陳友諒的艦隊誘進了埋伏圈,將陳友諒的前鋒艦隊全部擊沉,旗開得勝。之後因為陳友諒的一系列失誤,導致陳友諒在鄱陽湖大戰中失敗

朱元璋時代,出現了很多名將,後來為什麼只剩下了徐達?

陳友諒

朱元璋用計攪亂了陳友諒的佈局,最後徹底擊潰了陳友諒。在徐達,劉基等武將謀士的幫助下,朱元璋擊敗了陳友諒,正式問鼎中原。在朱元璋奪得天下的過程中,武將之中徐達對朱元璋的幫助很大,他不僅在朱元璋最危急的時候穩住了局勢,而且在終局鄱陽湖中最為勇猛,深得朱元璋的重用和信任

朱元璋時代,出現了很多名將,後來為什麼只剩下了徐達?

徐達英雄遲暮卸甲歸

自古一朝天子一朝臣,朱元璋在徹底穩固了明朝之後,為了朝政的穩定,更為了防止有人幹自己早年的活動(後來他兒子朱棣效仿了他),用不同的原因讓早年跟著他的老臣提前結束了人生(比如胡惟庸案和空印案),屬於那個時代的能人終將消逝,英雄垂暮。在朱元璋對待老臣的做法中,徐達確實屬於這批人中待遇最好的,在徐達退休後,朱元璋賜他錦衣玉食,而且在他病重時還親自來慰問他。徐達為朱元璋立下了汗馬功勞,且他為人低調;徐達不參與朝政,平平穩穩的做好自己該做的事情,對朱元璋沒有的威脅。

朱元璋時代,出現了很多名將,後來為什麼只剩下了徐達?

總的來說,徐達得到的應該是最好的結局,也是由他的性格和行為最終決定的。他的前半生如夏花般綻放,他最後的日子如秋葉般靜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