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从874万应届生的求职困境中看出了什么?


我们从874万应届生的求职困境中看出了什么?

“今年的就业有压力。”

疫情过后,2020年中国最大的任务就是保就业。从十三五规划上看,2020年是收官之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扶贫脱贫的成果年。因此今年的就业目标完成对我们来说意义重大,但今年的就业压力真的不小,说白了就是人的事儿和钱的事儿。

我们从874万应届生的求职困境中看出了什么?

先说钱的事儿,刚刚过去的第一季度GDP增速可能在-10%~-5%之间,一年只有四个季度,所以后三个季度很重要。目前看疫情对世界的影响会有三波,第一波是东亚,中日韩现在基本控制住了。第二波是欧美,目前的态势仍然愈演愈烈,但好歹都是发达国家。第三波是南亚,非洲,拉美,中东,这些基础设施差,人口稠密的地区预计在未来可能成为重灾区。

所以说世界经济后三个季度持续受到疫情影响是大概率事件。这也会对2020年的中国GDP目标产生影响,而稳定就业需要多少GDP增速呢?怎么也要5%,因为我国目前还不存在基于低增长环境下的就业,所以增长对我们很重要。

我们从874万应届生的求职困境中看出了什么?

再说人的事儿,2020年的高校毕业生人数有多少?874万!我国由于高校连续扩招,毕业人数从2010年的631万毕业生,到2015年的749万毕业生,再到今年的874万。每一年都是史上最难就业季,但近些年的经济增速逐渐放缓。另一个就是高校毕业生群体的主要就业方向是哪里呢?是第三产业,而我国每年的就业增量也是在第三产业。第三产业里中小微企业提供的就业占据了80%,它们是提供就业的主力军,也是受疫情冲击最严重的一部分群体。

虽然现在全国已经复工,但中小企业的复工率远低于我们熟知的大企业,三月底的开工率也就六成左右,所以说就业存量不可避免的受到影响,供需矛盾进一步加大了。

我们从874万应届生的求职困境中看出了什么?

今年就业能不难么?可越难,有些行业反而会越好。

比如培训行业。前面刚刚讲过,经济增速和企业开工率是影响就业市场存量供应的,毕业生人数是影响就业需求的。存量供应减少,需求加大,就又会出现存量博弈,也就是人才竞争的内卷化。企业招工的选择更多,那么门槛也就会相应提高,你要想找到满意的工作,但竞争力不够,那就给自己回回炉,学一些一技之长吧!所以我们看其实近些年培训行业都很火爆是有原因的,而今年一定会更火爆。

我们从874万应届生的求职困境中看出了什么?

再比如知识付费领域。相比培训行业来讲,知识付费更像是一个基于网络社区的零工经济。就是你在某个领域有一技之长,或者过人见解,你又恰好是网络上的活跃分子。那么你就可以把你的知识出售,而社区里一些有需求的人会为此付费。进入这个领域不需要你辞去原来的工作,不需要你成为一个老师,也不需要你拿出固定的时间。所以比起培训行业来说知识付费领域更具备零工经济的特征,而且流量效果更好。

我们从874万应届生的求职困境中看出了什么?

这就是看得见的机遇,好比学经济学的时候我们都知道,收入多的时候正常品和奢侈品需求更大,但收入低时低端品需求反而提高。这就是吃不起牛羊肉了,大家都去吃猪肉的道理。需求永远都存在,只是不同时期的市场不同。对于求职者来说,拿钱去换取知识和经验,节省你的时间,这就是机遇;对于行业大牛来说,给自己找一份培训老师或知识分享的副业,用知识获取财富,这也是机遇;对于平台来说,以零工经济的思维打造付费知识平台,将知识和流量进行整合,这还是一种机遇。

那么你的家乡就业环境如何?你觉得当下有哪些机遇呢?我想听听你对2020年的见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