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和平門與馮玉祥的淵源

北京的內城,原先是南面三座城門,東西北各只兩座城門。以後在正陽門與宣武門之間,開了一個和平門。這和平門不是明清時期建立的,而近代50多年前才開的。


北京和平門與馮玉祥的淵源

50多年前,也沒有北新華街這條馬路。那時,由北往南數,舊簾子衚衕、新簾子衚衕、半壁街、中街、松樹衚衕,都是整條的衚衕。以舊簾子衚衕說,從現在的東舊簾子衚衕東口,一直到西舊簾子衚衕西口,只稱為舊簾子衚衕。其餘的衚衕也是這樣。但是這些衚衕在開闢了和平門後,被北新華街沖斷了,才分成了兩半,於是稱為東什麼和西什麼衚衕。城外是護城河。護城河以南的一大片地方,因為在明朝是燒琉璃瓦的窯廠,所以稱之為廠甸。


北京和平門與馮玉祥的淵源


那是住在這一帶城牆內外的人,要進出城辦事,那就得往東繞正陽門,或往西繞宣武門,可不方便了。很多人想在這裡開個門,但只是空想。當時這類事情,如修馬路等歸市政公所管辦,市政公所的頭頭叫督辦。當官做老爺的只管收市政捐,誰管老百姓方便不方便啊。而且所屬的工人很少,擔負不了開城門,修馬路的任務,在軍閥時代,也不會拔這一筆款子,所以老百姓想是想,城牆依舊是城牆。


北京和平門與馮玉祥的淵源


大約是1924年,馮玉祥班師回北京,鹿鍾麟當了衛戍總司令。有人建議開個城門,馮玉祥欣然答應,說到:他們不干我們幹。,就指派鹿鍾麟去辦,一切由他指揮。至於工人呢,馮玉祥說:由咱位部隊伍包了。於是先派人測量,找到合適的地點然後做老百姓的工作,因為由南到北要拆幾百門瓦房,由於房主要略給一點房價補助。(據說是馮玉祥去當時的財政部大吵一架才弄到點錢)房客才得以安排遷移。這樣耽誤了不少時日,等一切都搞好了,才開始動工。當時沒有現代化的工具,只靠人搬挑和用人力推車,這一切都是部隊的人在幹。老百姓都稱讚說:馮玉祥的兵就是好! 當然這也是種笑談。

城牆難拆,當然還是兵士們動手。老遠地就瞧見高高的城牆上,一群穿灰色軍裝的人,在掄鋤揮鎬。聽說鹿鍾麟還時常親臨現場指揮,並且還親自揮鎬呢。文化大革命前,鹿鍾麟在天律街道上當居民讀報組組長。天天給人讀報,問起和平門的經過,他已然哈哈一笑,那是給北京人幹了一件好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