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仗不行,外交羸弱,但这位皇帝创造了后人敬仰的文化盛世

#头条影视档案馆##头条追剧指南#最近,有一部宋代国产剧开播了,王凯、江疏影主演的69集古装剧《清平乐》,改编自言情小说《孤城闭》。


打仗不行,外交羸弱,但这位皇帝创造了后人敬仰的文化盛世


宋仁宗,是一个不被影视圈垂青的历史人物,他执政的40年里,他的手下都比他大大有名,比如司马光、欧阳修、范仲淹,还有些小官已经成了我们国产剧经久不衰的大明星,比如包拯、展昭.......

打仗不行,外交羸弱,但这位皇帝创造了后人敬仰的文化盛世


打仗不行,外交羸弱,但这位皇帝创造了后人敬仰的文化盛世


不过这也正常,大家经常看到明星上台表演,什么时候见过明星背后老板们登台献艺?


他们不都是坐在台下,看台上员工们的表演吗?

打仗不行,外交羸弱,但这位皇帝创造了后人敬仰的文化盛世

《清平乐》,是国产古装剧里难得一见的上乘精品,制作非常精良。


它的故事也并不是很多观众说的太慢,而是真实历史就是这样平淡,似乎没啥大事。但就是为了这些平常日子,朝廷大佬们操碎了心,在朝堂之上的那些国策争辩,非常耐人寻味。

打仗不行,外交羸弱,但这位皇帝创造了后人敬仰的文化盛世

更别说剧中那些诗句,台词,让我每看一集都觉得自己太没文化。

小阁重帘有燕过,晚花红片落庭莎。曲阑干影入凉波。

一霎好风生翠幕,几回疏雨滴圆荷。酒醒人散得愁多。

打仗不行,外交羸弱,但这位皇帝创造了后人敬仰的文化盛世

晏殊《浣溪沙·小阁重帘有燕过》


我非常不解为什么越来越多人无法包容《清平乐》这种慢节奏的电视剧,甚至没有耐心说它寡味清淡,只看一集就弃了。

要说它乏味简单,那就大错特错了,虽然朝堂之上看似风平浪静,其实背后波涛汹涌,暗流涌动,幕后政治势力角逐,与周围军事强国斗智斗勇,生存形势异常残酷。

许多人说《清平乐》过于寡味,那是从一开始就对宋朝有偏见。

宋朝,是一个很多人并不喜欢的朝代,不止两大皇帝被金国掳走,还有末代南宋皇帝被逼跳崖的悲惨下场,所以大家一提到宋朝,都会觉得它弱爆了。


打仗不行,外交羸弱,但这位皇帝创造了后人敬仰的文化盛世


历史学家钱穆先生在编写《国史大纲》中对宋朝的评价,是“积贫积弱”。由于钱老先生在史学界的地位和影响力,所以对宋朝刻板印象也来自于此。

其实宋朝并非想象中的羸弱不堪,从以下几点可以侧面反映宋朝的国力究竟如何。

宋朝是中国历代封建王朝中唯一一个没有大规模农民起义的朝代,也是对刺头文官最宽厚的开明朝廷,也是第一个出现纸钞的经济发达朝代。


四大发明中的三个都是在宋朝发明并得以推广,明朝的郑和下西洋舰队,就是在宋朝航海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宋朝更是抵抗成吉思汗大蒙古国政权到最后的一个国家, 差不多在他们攻下中欧奥地利40年后,南宋才彻底灭亡。

这样一个文化盛明、民众安稳、经济发达、对外贸易昌盛,军事上和当时第一强国硬碰硬的国家,实在不能算是“积贫积弱”。


打仗不行,外交羸弱,但这位皇帝创造了后人敬仰的文化盛世

而宋仁宗赵祯就更加传奇了,这位皇帝的一生,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


起点爽文中挂逼男主角的配置,在苦逼和开挂之间反复横跳,让人看的欲罢不能。

赵祯一出生就从生母身边抱走,被刘太后当作儿子养,自己却毫不知情,狸猫换太子说的就是他。后来,他幸运被立为太子,顺利登基。

赵祯执政之后却被太后长期压制,坐在万人之上的龙椅,却被“后妈”压制着,而“后妈”似乎也有野心想专权独揽朝政,这孩子确实够苦.....


打仗不行,外交羸弱,但这位皇帝创造了后人敬仰的文化盛世


但是后来,这个“后妈”没几年就自己死了,宋仁宗不费吹灰之力就享受了“后妈”辛苦治理多年的天下,赵祯可不像70多岁了还是王储的查尔斯王子,他当时才23岁......

赵祯亲政以后,到了中期,与西夏交恶,打了几年仗,无奈议和,西夏向北宋称臣,北宋每年给西夏岁币。


但与此同时,赵祯顶住外部压力,给国内安稳的发展机会,文化、经济、医疗、海事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唐宋八大家里的六位大家,都活跃在宋仁宗执政期间,除此外,还有晏殊、范仲淹、周敦颐、程颐(程门立雪就是等的他)、程颢(理学家,程朱理学中的程),璀璨明星,集于一堂。

打仗不行,外交羸弱,但这位皇帝创造了后人敬仰的文化盛世


简单点说,与后世朱棣和康熙相比,除了打仗之外,赵祯其实干得一点也不差。

论修书,朱棣有《永乐大典》、《四库全书》,赵祯有《武经总要》、《崇文总目》。

论经济,康乾盛世的岁入在六千万---八千万贯之间,几百年前的仁宗盛治时期的岁入在六千万到一亿贯之间。

论航海,永乐年间郑和七下西洋,但是没有指南针,你怎么下海?仁宗时期,指南针才大规模应用,并形成了成熟的远洋航海和国家舰队。

这个是自汉代之后最好的朝代,主政人赵祯,后世称作的宋仁宗,真是个宝藏BOY,说不尽的好故事。


打仗不行,外交羸弱,但这位皇帝创造了后人敬仰的文化盛世

选择宋仁宗非常正确,不止跟拍烂的清宫戏划清界限,也能让更多人了解到宋朝灿烂的文化历史,这部剧格局大立意高,在制作上很多方面是碾压绝大多数古装剧的。

比如摄影,剧中很多地方都是用的自然光,而不是像其他古装剧里,不论白戏,夜戏,都是打着晃瞎眼的灯,场景道具的细节全没了。


打仗不行,外交羸弱,但这位皇帝创造了后人敬仰的文化盛世


打仗不行,外交羸弱,但这位皇帝创造了后人敬仰的文化盛世


打仗不行,外交羸弱,但这位皇帝创造了后人敬仰的文化盛世


自然光的好处是,让画面看起特别真实。这对摄影师、制片的进度掌控要求极高,可以说是比较费工。毕竟得根据天气和光线来排进度,远没有在棚里打几盏灯来的方便。

打仗不行,外交羸弱,但这位皇帝创造了后人敬仰的文化盛世


这样拍出来的最大好处,就是演员不再是一水的美颜滤镜,演员们的脸部轮廓清晰可见,层次分明,表情也更加自然生动。

打仗不行,外交羸弱,但这位皇帝创造了后人敬仰的文化盛世


再比如服化道,这个就不用多说了,网友们找了很多的对比图,还做了详尽的细节剖析,足以证明了剧组的用心。

打仗不行,外交羸弱,但这位皇帝创造了后人敬仰的文化盛世


打仗不行,外交羸弱,但这位皇帝创造了后人敬仰的文化盛世


这剧既然是正剧,讲故事比如很“严肃”,慢工出细活很正常。


这样冷门到处是宝的朝代,拍了69集的电视剧,我觉得是很不够看的,还有赵祯和后宫众位娘娘的情感戏也让我很感慨,一个君主为了江山牺牲青梅竹马的恋人,为了朝堂社稷做政治联姻,为了政局稳定要多多临幸妃子生孩子,真的是太难了......


打仗不行,外交羸弱,但这位皇帝创造了后人敬仰的文化盛世


宋仁宗身上的故事很多,除了优点,也有历史污点。


比如说被很多人诟病的“庆历议和”,一个国力强盛的大宋,却与西夏议和,着实不光彩,但此事却将宋与西夏的矛盾,成功转移到辽国与西夏之间。


宋夏之战后,辽国作死找西夏茬子,结果被西夏揍趴下,两个军事强国之间的争斗,反而给宋朝创造了多年的和平发展时间,如果《清平乐》拍的真是宋仁宗一生的话,这段历史应该是绕不过去的。

打仗固然解气扬威,但每次战争过后,带来的更多是精壮劳力们的死亡、万千家庭的破碎,还有加在老百姓头上的高额赋税。


宋仁宗生前,对大臣、平民的所作所为都无愧于“仁”字。他重视民生,隐忍勤俭,克己复礼从谏如流,并不听从宋朝键盘党们的战争复仇叫嚣,专心做好经济和文化,服务天下苍生,这才是真正的,“仁”。


打仗不行,外交羸弱,但这位皇帝创造了后人敬仰的文化盛世


宋仁宗死后,不光大宋百姓悲伤,敌国(辽国)的皇帝也是唏嘘不已,并感叹道”我若生中国,不过与之执鞭持,盖一都虞侯耳!’”,意思就是说:如果我生在中国,也不过是给赵祯递递鞭子,当个武官罢了“。


辽帝还说多亏了赵祯,辽人”四十二年不识兵革矣“,42年老百姓们不动兵器和甲胄,过了难得的太平日子。


在宋仁宗驾崩之后,宋朝国内“京师罢市巷哭,数日不绝,虽乞丐与小儿,皆焚纸钱哭于大内之前”。

皇帝好不好,老百姓心里最有数。


如果后面能把“仁政爱民”故事继续拍好,我相信《清平乐》的口碑,还会再高涨。


打仗不行,外交羸弱,但这位皇帝创造了后人敬仰的文化盛世


ps.如果想更好了解宋朝民间历史,我可以给大家推荐一本书——《东京梦华录》,这是由宋代孟元老所著的散文集,从皇家贵族,到贩夫走卒的生活场景,在这本书里都有描写,而且语句不是生涩的文言文,只要完成九年义务教育的人都能看懂。

打仗不行,外交羸弱,但这位皇帝创造了后人敬仰的文化盛世


孟元老在自序里讲:古人有梦游华胥之国,其乐无涯者。仆今追念,回首怅然,岂非华胥之梦觉哉,目之曰梦华录。旧梦初醒,沉痛非常。为使后人不忘当年东京的风物和繁华,孟元老做了这部《梦华录》。


书里的东京,是当时都城--开封的旧称,可不是那个T O K YO - HOT,如果找书的资源找错了,上错车,可不要怪我啊(* ̄︿ ̄)

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这本书中有很多对当时饮食的描写,拿这段素材,拍个《舌尖上的大宋》绝对能馋死个人。

打仗不行,外交羸弱,但这位皇帝创造了后人敬仰的文化盛世


州桥夜市:水饭、爊肉、干脯、旋煎羊、白肠、鲊脯、黎冻鱼头、麻腐鸡皮、麻饮细粉、素签纱糖、冰雪冷元子、水晶皂儿、生淹水木瓜、药木瓜、鸡头穰沙糖绿豆、甘草冰雪凉水、荔枝膏、广芥瓜儿、咸菜、杏片、梅子姜、莴苣笋、芥辣瓜旋儿、细料餶饳儿、香糖果子、间道糖荔枝、越梅、离刀紫苏膏、金丝党梅、香枨元、冬月盘兔、旋炙猪皮肉、野鸭肉、滴酥水晶鲙、煎夹子......


打仗不行,外交羸弱,但这位皇帝创造了后人敬仰的文化盛世

打仗不行,外交羸弱,但这位皇帝创造了后人敬仰的文化盛世

读《东京梦华录》,可以回望千年前的东京,遥想当年宋朝世界级大都市的繁荣和喧哗。


那里充满烟火气,当年街井闹市里人们的吃喝饮食,就是一番别有滋味的人间美景。


书中记录的很多美食流传了下来,每当我们吃到这些好吃的,似乎回到了当年那个繁锦如花的盛世宋朝.......

打仗不行,外交羸弱,但这位皇帝创造了后人敬仰的文化盛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