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挑战》:实施正面管教,做孩子心中的太阳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孩子的教育问题任重而道远,做为父母,总是希望自家孩子能成才,做为教师,也希望孩子们都能成为国之栋梁,社会更是对青少年一代寄予厚望。然而,当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遭遇了挫折,行为出现偏差,成了“问题孩子”,这时,家庭,学校,乃至社会该实施怎样的措施,帮助孩子更好的成长?美国鲁道夫.德雷克斯所著的《教师•挑战》给出了“问题孩子”的教育措施:

实施正面管教,做孩子心中的太阳。

《教师•挑战》这本书是美国鲁道夫.德雷克斯所著。全书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从教师角色,了解孩子的发展,纠正孩子的具体方法及常用方法。第二部分从具体案例中分析孩子的行为心理以及教师的处理方式,开拓了老师教育指导孩子的视野。作者完全从心理学的角度去帮助我们更好的认识教师角色,以及从心理学的层面判断孩子行为背后的原因,作者用大量的例子说明了教师是如何给一些“问题孩子”进行帮扶的。整本书读下来,透过这一个个的实际案例,详细介绍了教师在面对“问题孩子”时,是如何采取正面管教,一步步的让这些“问题孩子”获得转变。

这本书只字未提正面管教,却处处在讲正面管教,我想,这可能就是这本书的价值所在,不是纯理论式的说教,大量精彩实用的案例报告,让读者看到在“正面管教”之下,“问题孩子”的转变之路。


《教师•挑战》:实施正面管教,做孩子心中的太阳


01

何为“问题孩子”

多年前,一条教育信条理念很流行,即“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很多教育者不赞同这句话,因为在教育的过程中,面对形形色色,个性迥异的孩子,确实会遇到某些“问题孩子”,这样的孩子,往往会让教育者犯难:无论怎么教,他似乎都不接受,态度不端正,学习不积极,人际交往也出现问题……跟同龄孩子相比,这些“问题孩子”显得那么突出,让教育者为难,究竟怎么样的教育才适合这些“问题孩子”呢?

那究竟何为“问题孩子”呢?

问题孩子是指具有经常扰乱他人或阻碍自己身心健康发展的行为,不能遵守社会公认的儿童行为规范与道德标准,不能正常与人交往、参加学习与活动的儿童。

问题孩子的行为表现常分为两类:(1)攻击型,如活动过度、行为粗暴、不遵守纪律、欺骗或偷窃。(2)退缩型,如神经过敏、过度焦虑、自卑、冷漠。

这里的“问题孩子”并不是指智商有问题的孩子,而是指孩子的行为习惯发生偏差,有的是心理偏差,从而影响了他在学校学习状态,以及在人际交往中表现出的交往障碍。这样的孩子,在学校的学习和人际交往通常是不顺畅的,他们一些行为表现,诸如热衷欺负同学,喜欢在课堂上大喊大叫等行为让教育者犯难,似乎没有办法去改变他们的行为习惯,让他们参与到正常的学习活动中来。久而久之,他们就成了人们眼中的“问题孩子”。虽然,“问题孩子”不会被明目张胆的贴上负面标签,但是他们的那些行为通常会受到教师和同学的另眼相待,久而久之,这些“问题孩子”身上所表现的问题行为越来越严重。

《教师•挑战》:实施正面管教,做孩子心中的太阳

02

为什么会出现“问题孩子”?

意大利幼儿教育家蒙特梭利曾说:孩子心灵上的许多烙印,都是成人无意间烙下的,我们对孩子所做的一切,都会开花结果,不仅影响他的一生,也决定他的一生。

1.“问题孩子”的出现并不是一蹴而就的,是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受到来自家庭、学校甚至社会长期的影响,产生的一种结果。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家庭是第一责任人,失当的家庭教育往往是产生“问题孩子”的关键因素。

造成“问题孩子”的家庭原因各有不同,有的是因为父母长期不在身边,孩子成长过程中少了父母的陪伴教育,性格变的孤僻,桀骜不驯,这样的孩子往往不愿意和人过多交流,对很多事情也提不起兴趣,他们缺少关爱,自然也不懂得该如何去与人相处,这会让他们的学习生活之路异常难走。与此相反的是另外一种“问题孩子”,他们的父母望子成龙,对孩子寄予了过高的期望,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给孩子施加了很多外部压力,例如上不完的培训班,学不完的奥数英语,舞蹈绘画跆拳道。久而久之,孩子对学生造成抵触情绪,长期被压抑的内心需要释放,就对学习造成抵触情绪,以此来对父母提出抗议。还有的是因为家中兄弟姐妹的影响,例如哥哥太过优秀,父母总是无意夸赞哥哥,甚至拿哥哥来做比较教育,父母的无心之举,或许会给一些孩子造成错觉:觉得自己无论如何都不如哥哥,自己的存在给父母丢脸。长此以往,孩子往往会自卑,在学习上也会遇到障碍,觉得无论怎么学,都学不会。

《教师•挑战》:实施正面管教,做孩子心中的太阳

2.“问题孩子”的问题因人而异,很多时候,孩子的一些问题反映出了家庭教育中的一些失当行为。但是家庭教育只是其中一个重要因素,“问题孩子”的形成,往往还有来自学校教育的关系。

除非家庭因素特别的突出,孩子一入校就已经出现各种问题,除此之外,很多孩子入学之初,大家对学校的学习生活还是一腔热情的,也不会无缘无故的就排斥学习,排斥老师和同学。但我们往往会发现,随着孩子的成长,到了中高年级,就会慢慢的出现一些“问题孩子”。为什么刚入学的一年级孩子出现的问题较少,随着学习年份的增加,“问题孩子”会有增加的趋势,所表现出的问题也更为严重,这样的变化跟学校教育有关。有些教育者在教学的过程中,带有一些主观臆断,对一些“问题孩子”区别对待,或许还会不自觉的轻视,排斥他们,长此以往,班里其它的孩子也会慢慢的排斥他,孩子得不到来自他人的关注,从学习上获得不了满足,他就会制造一些事端,企图引起他人的关注,这也就不难解释为什么有些孩子会在课堂上闹事,并以此为乐趣,只有这样,他才能受到大家的关注。而一旦出现这些问题,教育者如果不能采取正确的方法加以引导,长此以往,恶性循环,孩子出现的问题只会越来越严重。

《教师•挑战》:实施正面管教,做孩子心中的太阳

3.当然,除了家庭和学校的影响,有时候,社会的影响也会是造成“问题孩子”的导火线。现在,一些影片宣传暴力倾向,推崇所谓的“江湖义气”,心智不成熟的学生自然会崇拜,模仿。网上一些“读书无用论”“清华毕业给小学没毕业的同学打工”“做科学家不如做明星”等一些负面报道,舆论的一些观点也会影响了孩子的价值观,让孩子无心学习,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

《教师•挑战》:实施正面管教,做孩子心中的太阳

电影剧照

03

面对问题孩子两种不同的教育方式

1.记得一部电影《放牛班的春天》,里面的孩子就是所谓的各种各样的“问题孩子”。除了助教老师马修,其它教师对待“问题孩子”,都是以打压为主,通过罚站,不给吃午饭,关禁闭等各种惩罚教育,去镇压这些“问题孩子”,通过这样的惩罚手段,让孩子屈服,孩子表面上被迫服从,背地里却还是干着各种坏事,这样的教育,表面上孩子不再做那些忤逆的事情了,孩子的行为看似得到了改变,但却不能从本质上转变孩子。

这让我不禁想起了几年前的声名大噪的“豫章书院”,它是一所民办非学历教育培训机构,其办学目的是管教那些“问题孩子”,豫章书院的教师并不关心孩子行为背后的原因,也不会去探究该用什么样科学的方法去帮助这些孩子,他们只是采用恐吓,暴力甚至虐待去对待这些孩子,让他们不得不屈服,孩子的不良行为没有了,取而代之的却是更深层次的心理问题。

在面对孩子的各种诸如网瘾,叛逆,早恋等问题时,家长往往束手无策,寄希望于他人能管教好孩子,让孩子转变,于是就滋生了诸如豫章书院类的专门管教孩子的机构,机构的老师往往缺少专业的知识,针对这些问题孩子,也只能使采用各种惩罚甚至虐待的手段来镇压孩子,以达到孩子变好的目的,近年来,被管教机构虐待致死的案例不少,但是还是很多家长趋之若鹜的把孩子送到类似的管教机构,究其原因,无外乎是父母不愿意去花心思,花时间去对待自己的问题孩子。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会教的父母,本该父母的职责,却假手他人,这样的父母,怎“失败”二字可描述?

在面对“问题孩子”时候,采用惩罚教育,往往只是在行为上制止了孩子的某些行为问题,但却是治标不治本,对于孩子出现这些问题的本质,这种简单粗暴的方法是无用的,对于孩子本质上的改变也是毫无帮助的。

《教师•挑战》:实施正面管教,做孩子心中的太阳

2.《教师.挑战》一书提出了一种新的教育理念,正面管教,何为正面管教?正面管教是一种既不惩罚也不骄纵的有效管理孩子的方法。它帮助家长和老师们建立一种和善而坚定、平等而尊重的养育态度,通过启发、鼓励、连接、关注解决方案等方法,来培养自律、自信、责任感、合作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等使孩子受益终生的社会技能和良好品质。

接下来,我将举一个实例,在《教师•挑战》一书的指导下,我是如何实施正面管教,帮助班级“问题孩子”的转变之路。

班上有个小朋友乐乐,他很聪明,但是他的朋友少,不喜欢和同学在一起玩耍,而是喜欢围绕在老师的身边,而且一旦事情的发展不是自己所期待的、所满意的,就开始大哭大闹,甚至还会对同学和老师动手动脚,这一系列的行为给班级带来了很多的麻烦,结果是同学更加不喜欢他,老师和家长也经常批评指责,我最开始因为缺乏经验也逐渐把孩子推向了权力斗争,他一闹我就开始批评他,殊不知他的这种行为就属于“消极破坏性的寻求关注机制”。

他喜欢围在老师身边,是因为他想引起老师的关注。比如上课举手回答问题,他很积极,但是老师也要给其他的小朋友回答问题的机会,刚开始的课堂上,如果他举手老师没有点他回答问题,他会闹甚至会赌气。一旦事情没有朝着自己预期的结果发展就开始大哭大闹,是权力斗争,经过家访,我了解到,他在家里,在幼儿园的时候,每次的哭闹都能够得到满足,去超市看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家长不给买,他一闹,家长就妥协了;在幼儿园中午不午休,生活老师一对一陪着他在教室里玩玩具。所以刚进入小学他还是以同样的方式方法,以此来继续满足自己的要求。

而我因为刚开始缺乏经验,只知道一味的批评,没有引导、疏导,导致我们陷入了“权力之争”。


《教师•挑战》:实施正面管教,做孩子心中的太阳

读完这本书我知道这类型的孩子一般会表现为故意扰乱课堂秩序,比如受到批评的他很快就学会跟这些压迫做斗争,表现出具有攻击性,不遵守班规班纪,藐视权威等,刚开始我对这类孩子的认识还不够,造成越多批评越不改变,越不改变越多批评的局面。

面对这种恶性循环,我需要改变一下方式。

读了《教师•挑战》,当他再出现这种行为时,我不再停下课去制止他,而是装作不在意,悄悄走到他身旁提醒他,课后找时间与他约谈,及时和他分享我在课堂上发现到他做得好的、有进步的地方,比如,在之前的数学课前听算中,他总是故意不带听算本,在听算过程中说错误答案误导同学。“但是今天老师发现你不仅能提前准备好了听算本,而且能安静地按老师要求完成了听算,非常好,要是明天的听算也能继续保持今天的状态,就更棒了!”让他感受到老师没有不关注他,而是只有在他做得好的时候才会主动去关注他。

为了使这种想法进一步根深,在课间,我会主动观察他有哪些做得好的地方,及时提出并给予表扬,比如,做操排队时,只要他刚一入队站好,还没开始寻找老师关注之前,我就要满足他:“今天排队非常迅速,站得也非常好,值得表扬!”也就是要找准时机,在他伺机行动以获取关注之前“先下手为强”,将他的行为模式逐步由积极-破坏性转变为积极-建设性。

整个过程再认真做好相应的记录,争取每周固定一个时间,比如每周五午餐结束之后、午休前,告诉他本周我发现他的一些进步,倾听一下他认为自己做得好的和不够好的地方,比如,虽然在课堂上能安静听老师讲课,但是却总忍不住打断同学的发言,这么做是一种好的行为吗?不是,那么就约定从下午上课就试试在同学举手发言的时候,先认真安静地倾听,同学说完之后,再举手说说自己不同的看法。从而帮助他逐步约束自己的行为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教师•挑战》:实施正面管教,做孩子心中的太阳

04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在教育引导孩子的过程中,尤其是“问题孩子”的教育,需要我们具备更多孩子心理学知识和敏锐的观察力,教育中要学会正确的使用正面的方法教育学生,让他们在自信自立的环境下健康快乐的成长,《教师•挑战》这本书给了我们很多启发,希望我们都能实施正面管教,做孩子心中的太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