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翰科林斯——老鷹展翅翱翔的雙翼

前言:NBA其實也是一座名利場,大球市球隊因為佔據市場和曝光率的優勢有著更多的選擇權和吸引力,而小球市球隊往往只能在夾縫中生存,儘管聯盟出臺了眾多平衡措施,但是各支球隊的貧富差距還是顯而易見的。對於大球市球隊來說,想要崛起有著更多的選擇權,包括大牌球星加盟,內部挖潛和選秀。而小球市球隊的選擇空間相對較小,於是選秀成為了最後的救命稻草,這也是為什麼選秀權越來越值錢的原因,而如何在選秀上大做文章,成為了考驗球隊管理層能力的一個標準,而對於低順位的淘寶更是其中的自由發揮題。

在過去的12年間,首輪第19順位是一個神奇的籤位,在這個神奇的籤位上出產了以下球員:傑夫蒂格(2009),埃弗里布拉德利(2010),託拜厄斯哈里斯(2011),加里哈里斯(2014),馬利克比斯利(2016),約翰科林斯(2017),赫爾特(2018)。以上幾人雖未達到頂級巨星的級別,但是都已經成為各支主隊不可或缺的即戰力或者潛力股。而對於這個非樂透區的首輪下半區順位,這樣的出產率已經足以讓人刮目相看。

約翰科林斯——老鷹展翅翱翔的雙翼

老鷹隊的核心三少:赫爾特+特雷楊+科林斯

在這七位球員中,老鷹屬於其中的大戶,佔據了其中的三位,初生代傑夫蒂格曾是老鷹輝煌時期的當家控衛,中生代的科林斯逐漸成長為老鷹隊的內線核心,新生代的赫爾特很有可能成為老鷹隊的後場核心之一。其中頗具巧合的是,科林斯與蒂格同樣是維克森林大學出產的球星,而兩位的前輩更是大名鼎鼎的鄧肯與保羅。而同樣作為內線,科林斯有望接棒鄧肯延續維克森林大學的優良傳統。

約翰科林斯——老鷹展翅翱翔的雙翼

科林斯的選秀日

而本文的主角,就是約翰科林斯

成長之路

自2017年被老鷹隊選中之後,科林斯就被球隊給予厚望,這也是布登霍爾澤執掌老鷹的最後一個賽季,雖然戰績慘淡,科林斯收穫了大量的比賽經驗,並且間接幫助老鷹隊得到了球隊可能是自威爾金斯之後具備巨星潛力的特雷楊,順帶在19順位淘到了赫爾特這樣的即戰力。藉著內線無人的東風,科林斯的新秀賽季出場74場,並且有26場首發,科林斯場均可以獲得24.1分鐘的上場時間,並且以57.6%的命中率得到10.5分7.3籃板1.1蓋帽。

約翰科林斯——老鷹展翅翱翔的雙翼

科林斯的驕傲

到了第二個賽季,球隊更換了主教練,布帥遠走雄鹿,皮爾斯上任,“難堪大任”的施羅德被送到了雷霆,老鷹隊進入徹底重建。老鷹隊的賽季目標很簡單,以犧牲戰績為代價,幫助特雷楊成長,而科林斯順理成章地成為球隊的首發內線,同樣也是球隊計劃的受益者之一。從數據上看,科林斯的回報是超過預期的,場均19.5分9.8籃板,命中率56.0%,雖然命中率相比上個賽季有所下滑,但是出手次數的增加與命中率的回落是具有相關性的,從整體輸出來看,科林斯的進步是顯而易見的。

約翰科林斯——老鷹展翅翱翔的雙翼

老鷹隊的“納什”與“小斯”

目光轉到本賽季,在賽季開打之前,老鷹隊是被給予厚望的,至少不會下滑到東部倒數第二的位置,很多人將其歸咎於科林斯的禁賽。由於違反藥物管理條例,科林斯被官方禁賽25場。其中的真相如何無從得知,但是復出以後的科林斯依舊錶現精彩,場均21.6分10.1籃板1.6蓋帽,命中率高達58.3%。儘管球隊的戰績不如預期,但是科林斯和特雷楊在本賽季的進步肉眼可見,兩人奠定了老鷹的未來。

約翰科林斯——老鷹展翅翱翔的雙翼

默契的擋拆二人組

接下來,小編將通過文字與數據相結合的方式來還原科林斯本賽季的表現。

進攻端:魔球化明顯的內線,無差別的擋拆搭檔

從身體條件上講,科林斯是符合現代潮流的內線,2.06米的身高不會讓他在內線處於明顯的劣勢,2.11米的臂展可以為身高劣勢帶來止損,107公斤的體重足以讓他的機動性達到最大化,而且內線平均水準以上持球技術讓他在小球戰術時代如魚得水,另外頂級的進攻籃板嗅覺提升了他的潛力。當科林斯在場時,老鷹隊的進攻效率達到了107,當他下場休息時,老鷹隊的進攻效率降至105.5,足以體現他在進攻中的重要性。

約翰科林斯——老鷹展翅翱翔的雙翼

科林斯本賽季的出手分佈

約翰科林斯——老鷹展翅翱翔的雙翼

科林斯的區域命中率分佈

從圖一可以明顯看出,三分線外和內線區域是出手的密集區。如果反映到數據方面,科林斯在內線的出手次數達到了403次,佔據總出手次數的66.6%,在三分線外的出手次數達到了146次,佔據總出手次數的24.1%,也就是說這兩項出手已經佔據了總出手的90%以上。由此可以得出以下結論,科林斯是一位以內線進攻為主,三分為輔的現代型內線。

科林斯本賽季場均可以得到21.6分,命中率可以達到58.3%,三分球命中率達到了40.1%,場均命中1.4個三分球,四項數據皆為生涯新高,隊內僅次於特雷楊的二號得分手。

約翰科林斯——老鷹展翅翱翔的雙翼

投籃是決定科林斯上限的重要因素

如果將內線區域再進行細化,由圖二中可以看到,科林斯在籃下的出手達到了379次,佔據了內線進攻的絕大部分,足以看出他在籃下的活動頻度,其中117次通過扣籃結束。從效率方面,他的命中率達到了恐怖的69.9%,排在聯盟第6位,而前五位皆是以吃餅為主的中鋒。場均內線得分達到了13.5分,同樣排在聯盟第五位。越靠近籃筐的位置得分效率越高,這也是維持超高命中率的來源。

合理的三分球出手:科林斯的兩年大學生涯中僅出手1次三分球,而且沒有命中。但是從新秀賽季開始,科林斯在三分線的嘗試是逐年增加的,從場均0.6次出手增加到本賽季的3.6次,從效果上看,科林斯並不是貿然選擇,更像是一種合理的進攻手段,足以體現科林斯在休賽期的訓練強度和規劃。從圖二可以看出,科林斯的三分球出手趨向,弧頂及右側區域是他出手頻次最高的兩個區域,分別佔據了總出手的9.8%和6.4%。科林斯優秀的地方體現在其命中率最高的地方同樣是這兩個區域,而且超過聯盟平均值以上10%,分別達到了40.7%和48.7%,這樣的命中率足以用恐怖來形容。值得一提的是,上個賽季科林斯弧頂區域的三分球命中率僅為28.2%,本賽季上升到40.9%,可見是真的是有目的性的練過。在最為高效的甜點區輸出最多數的進攻出手,三分球效率自然水漲船高。

約翰科林斯——老鷹展翅翱翔的雙翼

暴力襲框是科林斯的強項

無差別的擋拆搭檔:老鷹隊是最擅長利用擋拆的球隊之一,而特雷楊與科林斯是其中的核心人物。老鷹隊30.7%的進攻回合通過擋拆完成,其中擋拆持球進攻達到了23%,聯盟第三位,7.7%的進攻回合通過擋拆內切和外拉完成,聯盟第三位。其中後者的進攻效率值很高,平均每回合可以得到1.16分,聯盟第10位。其中最大的貢獻者非科林斯莫屬。從基礎條件上講,科林斯是完美的擋拆戰術執行者,身體條件並不缺乏機動性,技術條件三分與持球攻框兼具。從數據上來看也是如此,科林斯場均通過擋拆順下以28.0%的回合佔比得到6.7分,聯盟第一。效率方面,平均每回合可以得到1.31分,超過83.6%的球員,有效命中率達到了68.2%。

另外一個可以體現機動性的進攻方式是攻防轉換,科林斯有12.4%的進攻回合通過攻防轉換完成,可以輸出3.2分,效率方面平均每回合可以得到1.44分,超過94.8%的球員。老鷹隊以快節奏著稱,而科林斯在這樣的節奏中如魚得水,科林斯在攻防轉換中可以在弧頂用三分懲罰對手的緩慢退防,可以持球單打對方的防守弱點,以規避自身力量對抗弱的缺陷,也可以利用右側45度縱切暴力襲框。

場均2.8個進攻籃板帶來的一個福利是補籃頻次的提高,10.6%的進攻回合佔比,平均每回合可以得到1.28分,得到2.5分,超過81.5%的球員。科林斯的彈速和爆發力也是聯盟頂級,這是他籃板能夠上雙的資本,而靈敏的進攻籃板球嗅覺為他帶來了3.4分的二次進攻得分。

科林斯多樣化的進攻方式完美契合了老鷹隊快節奏的進攻戰術。

防守端:雖有缺陷,但是進步明顯

從基礎數據上看,科林斯場均0.8次搶斷1.6次蓋帽,兩項都是生涯新高。


約翰科林斯——老鷹展翅翱翔的雙翼

科林斯19—20賽季限制命中率數據

約翰科林斯——老鷹展翅翱翔的雙翼

科林斯18—19賽季限制命中率數據

從上圖對比中可以看出,科林斯的限制命中率數據出現了明顯的下滑,為什麼小編還認為他是進步的呢?這裡面存在一個容易被忽視的變化,本賽季科林斯在五號位的時間增多,18—19賽季,科林斯只有13.3%的時間出任五號位,67.9%的時間出任鋒線位置,所以科林斯的機動性得到了完美的體現,不用承擔更多護框的任務,所以他的防守幾乎覆蓋了各個區域,數據體現在對位命中率的下降。由於老鷹隊本賽季在四五號位上的人員吃緊,儘管擁有雷迪什和亨特這樣的新生力量,但是防守經驗欠缺,加上上個賽季的護框中鋒戴德蒙出走國王,而萊恩飽受傷病困擾,瓊斯不堪大用,老鷹的內線幾乎難以形成有效防守。科林斯有29.1%的時間出任5號位,這就意味著需要更多承擔護框和協防,科林斯在防守端的任務艱鉅,這也是導致他限制命中率數據慘淡的原因。

約翰科林斯——老鷹展翅翱翔的雙翼

科林斯封蓋恩比德

對於一個處於上升期的年輕球員來說,我們不能以純數據來評價他的防守變化。科林斯防守端的進步體現在防守擋拆時的站位以及上搶的時機把握上,這是需要付出代價才能收穫的成長。老鷹隊交易卡佩拉的原因就是降低這種代價對球隊的影響。有了卡佩拉的存在,科林斯將回到熟悉的四號位上,小編認為科林斯依舊會貢獻不遜色於上賽季的限制命中率數據。另外,亨特的成長會降低老鷹小個陣容下的內線防守壓力,畢竟大學時期就是靠防守打出名號的,科林斯將在其中繼續扮演中鋒的角色。

另外從拼搶數據也能看出科林斯防守端的積極性,場均12.7次干擾投籃,聯盟第7,兩分干擾8.5,聯盟第13位,三分干擾4.2次,聯盟第7。當科林斯在場時,老鷹隊的防守效率是112.1,當科林斯下場休息時,老鷹隊的防守效率114.3,可見科林斯在場時,球隊的防守更好。而上個賽季,科林斯在場時球隊的防守效率為113.0,不在場時球隊的防守效率反更好,達到了110.4,也就是說,科林斯在場上的防守是負向的。以上對比就能看出,科林斯在防守端的進步。

值得注意及需要提高的幾點:

增加個人持球進攻:這個小編認為應該先增加體重,2.06米107公斤的體重雖然帶來了機動性的優勢,但是在力量對抗方面還是處於弱勢,科林斯需要在兩者之間尋找一種平衡。科林斯的助攻與非助攻佔比為:78.5%——21.5%。如此大的反差足以說明科林斯是一位依靠組織者的得分手。現在是球隊的成長期,這個缺陷可能還不致命,如果到了成熟期,季後賽中的對手必然會針對二人之間的連線做出重點佈置,到時候科林斯的表現必定會大打折扣。所以,科林斯需要開發出陣地戰中個人持球進攻的技能來增加防守難度。

串聯球隊的欠缺:科林斯目前只是作為球隊的進攻終結點,而不會成為球隊進攻戰術的中轉點,9.7%的助攻率,7.5的助攻比率是需要改進的地方,全新的老鷹隊合體之後,他將更多出任四號位的角色,他需要有更多的傳球來改變對方的防守。他與特雷楊擋拆威力逐漸顯現的時候,他需要做的更多。

約翰科林斯——老鷹展翅翱翔的雙翼

科林斯

穩定的外線投籃能力:儘管具備著超過4成的三分球命中率,但是從趨勢上看,波動比較大。之所以能提高到如此的命中率,得益於2月份53.5%的三分球,但是從出手次數上看,場均3.3次是所有月份中最少的。小編認為,隨著賽季的不斷進行,命中率的回落是合理的。他的三分球也會維持在出手3.5次上下,但是如果回到熟悉的四號位,他需要出手更多的三分球來為特雷楊拉開空間,況且內線還杵著一個沒有投籃能力的卡佩拉。

防守端:科林斯需要在防守端付出更多的精力,尤其是外線協防補防掃蕩方面,應該以字母哥為榜樣,內外線銜接段的大鎖。

結語:雖然老鷹隊的戰績慘淡,加上曝光度有限,反而為亞特蘭大提供最好的重建環境。經過這幾年的韜光養晦及選秀福利,球隊囤積了大量的年輕球員,其中特雷楊和科林斯就是其中的佼佼者,還有赫爾特,雷迪什和亨特這樣的潛力股。假以時日,老鷹必將成為東部不可忽視的年輕力量。

約翰科林斯——老鷹展翅翱翔的雙翼

科林斯

如果說特雷楊是老鷹的核心軀幹,那麼約翰科林斯就是老鷹能否翱翔的雙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