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要是知道自己廟號從太宗改為了成祖的原因,你說會怎麼?

在中國古代歷史上,皇帝的廟號常用「祖」字或「宗」字。開國皇帝一般被稱為「太祖」或「高祖」,如漢太祖、唐高祖、宋太祖;後面的皇帝一般稱為「宗」,如漢太宗、唐太宗、宋太宗等。一般來說,帶有“祖”的廟號,比如太祖和高祖,只能屬於開國皇帝,或者開國皇帝的祖先。與此相對應的是,一個朝代的第二位皇帝,其廟號一般是“太宗”,最著名的就是唐太宗李世民,宋太宗趙光義。那麼,問題來了,朱棣的廟號為什麼是“成祖”,而不是“太宗”呢?

朱棣要是知道自己廟號從太宗改為了成祖的原因,你說會怎麼?

首先,根據史料記載,朱棣生於應天府(今南京),明朝建立後被朱元璋封為燕王。之後,面對建文帝朱允炆的步步緊逼,朱棣發動靖難之役,起兵攻打建文帝。1402年,朱棣在南京稱帝。值得注意的是,建文帝朱允炆雖然是明朝第二位皇帝,但是,因為生死不明等原因,所以其並沒有廟號。在此基礎上,朱棣去世的時候,廟號就是“太宗”了。

但是,等到明朝嘉靖皇帝在位時,卻將永樂皇帝朱棣的廟號改為“成祖”。

朱棣要是知道自己廟號從太宗改為了成祖的原因,你說會怎麼?

由此,本來應該被稱為“明太宗”的朱棣,因為嘉靖皇帝的改動,所以被後世稱之為“明成祖”。那麼,問題來了,嘉靖皇帝為什麼要將朱棣的廟號改為“成祖”呢?這顯然是對明太祖朱元璋的不尊敬了。對此,根據《明史》等史料的記載,公元1521年,明武宗駕崩之後,由於其名下並無子嗣,並把皇位傳給了他的堂弟——朱厚熜。朱厚熜繼位之後,被稱之為嘉靖皇帝。在成為明朝第十位皇帝之後,嘉靖皇帝朱厚熜萌生了想把自己的父親追封為皇帝,並享受太廟的念頭。

朱棣要是知道自己廟號從太宗改為了成祖的原因,你說會怎麼?

過了這麼多年,其他皇帝都沒改,朱厚熜著哪門子急想著要給朱棣改廟號呢?

因為他有自己的私心,首先朱厚熜是明朝的第11任皇帝,他的皇位並不來自於父親,而是那個貪玩胡鬧的堂哥明武宗朱厚照。正德十六年,武宗駕崩於豹房,由於孝宗、武宗一脈無子,

所以只能找近親宗室來繼承大統,而朱厚熜老爹朱祐杬正是孝宗的兄弟。所以在首輔楊廷和的提議下,大明皇位“兄終弟及”,這天大的餡餅就砸在了朱厚熜腦袋上。

當了皇帝之後的朱厚熜並不滿足,他可是個大孝子,既然我當了皇帝,那我老爹也應該是皇帝啊!所以剛登基不久的朱厚熜立即著手追封老爹興獻王朱祐杬為皇帝,為此也引發了明朝著名的“大禮議事件”

然後就是太廟配祭,咱們來掰扯一下到嘉靖帝為止太廟供奉的那幾位,從太祖開始,太宗,仁,宣,英,憲,孝,武一共才八個皇帝(至於建文帝朱允炆和景泰帝這兩位被排除在太廟之外,根本沒資格享受供奉),九人都沒滿,(因為按照周禮天子七廟,明朝增加為九廟)朱厚熜想把自己老爹移入太廟壓根就沒有任何阻礙,關朱棣什麼事?

那麼朱厚熜出於什麼原因要尊朱棣為成祖呢?其實也和老爹有關,自己老爹沒有真正做過皇帝,所以朱祐杬沒有進入太廟的資格,朱厚熜只能在太廟邊上單獨建了個不倫不類的世廟祭祀,但他始終不死心,於是劍走偏鋒來了一出恢復“明堂”制度。

什麼叫明堂制度?其實說白了就是和郊祭相對應,皇帝在郊外進行祭祀上天的大典,這時候是以始祖神位配祭,而明堂就指的是在宮殿裡祭祀上天,須以有功德的祖先神位配祭。作為明朝的開國始祖,郊祭主角是朱元璋,而朱棣作為再造社稷的太宗則作為堂祭的主角享受祭祀(西周郊祭的對象是周人始祖后稷,而堂祭的對象則是周文王,對應到明朝,郊祭的主角是朱元璋,而堂祭的對象就應該是朱棣),但是漢、唐、宋皇帝在堂祭時一般都用自己的老爹做主角去享受祭祀,所以嘉靖帝從這裡找到了突破口,試圖曲線救國讓自己的父親享受祭祀,並進入太廟。

朱棣要是知道自己廟號從太宗改為了成祖的原因,你說會怎麼?

但是嘉靖皇帝父親畢竟是個沒啥功勞的人,連皇帝都不是的人還好意思去和朱棣爭奪祭祀,還要不要點臉了,這實在是有違祖宗的制度啊!所以有大臣上疏表示反對,認為明堂祭祀的主角應該是朱棣,而嘉靖雖然處罰了這些大臣但畢竟心裡有鬼,所以想了個折中的方法:尊奉自己的生父為睿宗,祔廟,配享堂祭。這不是搶了人家朱棣明堂祭祀的資格麼,乾脆就把朱棣的廟號由太宗升級為成祖,這樣的話朱棣也成了祖,兩個老爺子一起享受郊祀,既滿足了嘉靖皇帝讓生父稱宗祔廟的要求,同樣也補償了朱棣,兩全其美!

所以您看明朝之所以出現了兩個祖,就是因為朱厚熜因為一己之私玩弄小動作的結果,您別看嘉靖帝頗廢了一番苦心,天國的朱棣可能對這個結果不怎麼滿意,畢竟從太祖到太宗代表一脈相承,而朱棣另取一脈,這不就正好說明了自己這個皇位是搶了侄子朱允炆的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