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认为比亚迪是否要将电池业务分拆上市?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

金美圆的财经笔记


关于比亚迪分拆电池业务上市的传闻,早在2018年3月28日,公司董事长王传福就表示,将于2022年前将公司旗下的汽车电池业务分拆上市,对此,业内认为比亚迪将开启一个新的千亿市场业务,与位居国内电池行业榜首的宁德时代直面竞争。

比亚迪2017年实现收入1059.15亿,同比增长2.36%, 2018年新能源汽车再次实现翻倍的销量增长,2019年全球经济形势下滑,但是比亚迪依然保持着相当稳定的新能源业绩。那么比亚迪执意分拆电池业务,究竟是为了什么?此前,比亚迪曾在回答投资者提问时表示,随着电池产能不断扩充,公司将通过对外销售来促进电池业务的发展,提升公司盈利。这与公司董事长王传福发表言论不谋而合,通过分拆把电池作为独立的对外盈利企业,不再是单纯的面对自己的汽车和几个国内品牌电池供应了,覆盖面将普及全球全球车企。

上面说道,比亚迪光是电池业务就有千亿市场储量,分拆的利弊一目了然,而且比亚迪野心十足,不是光想着做汽车业务,他更看好自己未来超越国内电池榜首的宁德时代,并一举成为新的新能源领军人物。之前的奥迪、丰田等国际大牌同比亚迪在新能源领域的合作就说明,比亚迪已经在谋求电池业务的对外出口,把这一块单独拿出来就是旨在打造专业、顶级的电池生产企业。

综上所述,比亚迪分拆电池业务势在必行,究竟哪一天可以实现只是时间问题,而不久的将来,中国乃至世界或将诞生一个全新的致力于新能源领域的龙头。


猫眼看車


比亚迪的经营发展战略已经从之前的独立自主,垂直整合转向了改革开放,共建生态,电池业务的分拆也早已被公司管理层定为目标,在未来两到三年内就要实施。

比亚迪的新能源汽车板块在成立之初有很大的困难,主流汽车厂商不看好电动车的发展,国外电池成本过高,电动车产业链十分不健全,比亚迪只能啥也自主可控,从电池到零部件都得自己从头做。这样的做法在当时可以不受别人限制,还能自己控制成本,是不得不采取的战略举措。


然而随着这几年,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大发展,整个产业的空间已经被打开,对于优质电池的需求很多,比亚迪的电池技术一流,然而只能供给体系内部使用,被限制住了产能。电池业务分拆上市,打开外供,一方面可以使物尽其用,扩大电池的销售面,另一方面也可以吸取外部精华,更加市场化地参与企业竞争,提升企业竞争力。

电池行业同时也是重资产行业,前期投入很多,比亚迪近些年来举债较多,如果可以将电池业务分拆出去,作为一个独立主体上市融资可以缓解企业很大的融资困难,帮助企业更良性发展。最后一个目的就是市值问题了,比亚迪目前业务范围涵盖三大领域,外界对其估值较为模糊,宁德时代专注电池市值庞大,富士康专注电子产品加工市值也不可小觑,但比亚迪的整车制造加电池制造加电子产品加工却一直没有有效带动公司股价,让投资者意见不小,因此分拆电池业务会让其市场价格更加公允。


道远说车


比亚迪的电池业务未来肯定是会分拆上市的,而这样做的目的其实很简单将自己的电池业务做大做强,拿回属于自己的龙头地位。

相信在这个行业比较久的人其实都知道,比亚迪的电动车电池其实有过非常辉煌的时候,从1995年开始比亚迪开始做电池,一步步从手机3C电池做到了电动车的动力电池。在2008年的时候比亚迪的动力电池正式在消费市场面世,随后比亚迪一发不可收拾,连续多年都蝉联中国动力电池的霸主地位。

但是从2016年开始,由于国家对动力电池的补贴主要依据续航里程数,使得市场更加倾向于购买宁德时代的三元锂电池,以得到更多的国家补贴。而也正是因为如此,宁德时代超过比亚迪,成为中国动力电池的老大。

上面的故事其实行业内大部分人都已经了解,但是比亚迪在电池领域的影响力下降还有一个很大的原因跟比亚迪的电池业务主要内供也有很大的关系。我们都知道比亚迪上市公司中其实有整车也有电池,其实是整体上市的,因此电池总是优先内供,在外供的时候通常还有局限性,最终的结果就是导致比亚迪的电池无法发展壮大。

这次借着刀片电池的上市,顺便把电池业务拆分是非常好的机会。刀片电池目前在市场上比三元锂电池更有竞争力,一样的续航,更好的安全性,会更加受到行业的青睐。分拆上市后可以更便捷的融资,来做大做强。未来重新夺回动力电池一哥都是非常有可能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