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全国经济的重心是怎样南移的?

ok花花


古代中国经济重心南移,指的是长江流域逐渐成为国家赋税的主要来源。

一般来说,黄河流域才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黄河流域一直是古代中国历代王朝的赋税兵役的主要来源之地。黄河流域的冲积平原适合于农业社会初期农耕经济的发展,而长江流域,长江中下游平原就比较狭小,而且大部分都是湿地,长江流域泛滥之时,这些湿地大部分都会被淹掉。

这样的情况下,北方经济一直比南方经济发达,人口也更多。只是,随着北方耕地开发完毕,许多水利设施的建设让整个北方人口的增长严重依赖水利设施的维护。这就加重了对北方地理环境的伤害。致使黄河常年泛滥。

黄河一泛滥,北方民众就得向南逃荒,也逐步带来了南方地区的开发。随着秦汉大一统王朝的建立,有了庞大帝国的经济支撑,南方地区的水利设施建设也得到了展开。这两大因素是经济重心不断南移的根源。

钢铁冶炼业的发展,促进了南方的开发。

东汉末年,钢铁冶铁技术得到突破,钢制农具价格不断下降,质量不断上升。这为南方丘陵山地的开发以及长江中下游平原的水利设施建设提供了社会生产力这一根本基础。较为廉价的生产工具,带来了南方经济的大发展。

三国两晋南北朝,北方成为了战乱之地,大量民众南逃,为南方的开发提供了充足的人力。同时,北方民众向南迁徙,也给南方带来了北方较为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为南方的进一步开发创造了条件。

唐朝中期,火药问世,这是钢铁冶炼技术的进一步突破。钢铁是生产工具最基本的原料。生产工具进一步降价,质量进一步提升。使得大量的劳动力能够从农业生产中分离出来,使得手工业生产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手工业生产得到了许多劳动力,拉开了其大发展的序幕。纺织业、造船业等各种手工行业大发展。唐朝中后期,南方港口城市兴起,海外贸易兴盛,拉动了南方经济的全面崛起。这是宋代经济重心完全南移的序幕。

唐朝的大一统,扩大了文明区域,促进了各文明区域的交流。

唐朝的鼎盛,版图不断扩大,草原、东北、西南各地,要么直接纳入了唐朝版图,要么臣服于唐朝。唐朝包容一切的盛唐气象,使得各个地区在和平稳定的环境下,得到了中原地区先进技术的传播,促进了各地区的发展和交流。

即便如日本这样的海外之国,都得到了盛唐的包容,大量派遣使臣前来唐朝学习。各个文明,各个地区的人文学者,汇聚大唐,不仅促进了大唐的兴盛。更给他们自己的家乡带去了大唐的文化技术,促进了他们家乡的发展。

唐末,关中的地理环境遭到极大的破坏。文明中心失去了统御天下的能力,各个地区争斗不休,唐朝陷入了藩镇割据的局面。北方的战乱,再次带来了人口南迁,为南方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带来了充足的劳动了。唐末,南方已经成为了古代中国的经济重心。

到了宋代,结束了五代战乱后,和平的生产环境促使南方经济兴盛。

宋代,在唐朝的基础上,南方经济进一步发展。唐朝的大一统,使得各地交流频繁。各种农作物也随之传播,占城稻这种高产耐旱耐涝的农作物,已经在珠江流域得到传播。宋真宗看到这个现象,进一步将其推广,从而引发宋代的农业革命。

长江流域,不仅平原地带,还有山地丘陵,都能发展成梯田。粮食高产丰收,为商品经济的发展带去了大量的商品粮。有了商品粮,就有了更多的劳动力进入手工业生产领域。手工业生产领域的繁荣,带来了工商业的繁荣。

工商业的繁荣,带来了海外贸易的繁荣。而宋代,面临北方强敌,高度依赖于工商业发展所带来税收。宋代对于南方工商业的重视,对于海外贸易的重视,使得南方经济在唐朝完成经济重心南移的基础上,进一步走向的兴盛。

北宋与南宋,两宋交替,北方沦陷于金国之手,北方人口再度南迁,又为南方的经济发展补充了劳动力。当然,补充的仅仅是劳动力。这个时候,南方的社会生产力和文化技术已经超过了北方。这一点,从北宋时期,大量南方士子进入朝堂为官就可以看出。没有一定的经济实力,在古代是读不起书的。

综上所述:宋代之时,古代中国的经济重心进一步南移的方式,可以归纳为四点:劳动力补充,工商业发展,海洋贸易兴盛,政府重视。

劳动力补充,指的是为手工业作坊提供了大量的劳动力,而不是为农业耕地开发提供劳动力。宋代,南方的文化科技已经超过了北方,南方的耕地也得到了较为充足的开发。需要的只是北方的劳动力进入手工业生产领域。

北宋时期,大部分的人口集中在黄河中下游地区,给宋朝带来了沉重的水利设施维护的负担。一旦遭遇天灾,或是黄河决堤之事,大量的人口就会向南迁徙,进入到南方的手工业生产领域,促进了南方工商业的发展。

工商业发展,指的是占城稻推广,使得南方粮食亩产十分高,给市面上带去了大量的商品粮。从而使得大量的农业人口分离,进入手工业领域,促进了南方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南方经济重心的地位加成。

海洋贸易的兴盛和政府重视,指的是宋代在北方强敌的压力下,需要工商业带来的大量税收。所以,特别重视海洋贸易的发展。海上丝绸之路走向繁荣的同时,拉动了南方经济作物的种植。一些无法种植粮食作物的地区,也可以发展经济作物的种植。从而进一步夯实了南方经济重心的地位,加快了南方的开发。

因为南方经济地位的确立,即便南宋丧失了半壁江山,但是人口和税收规模不输北宋。


文明有历史


1.首先是靖康之耻,当时北宋都城被金军攻破,宋徽宗等人全都成为了俘虏,赵构当时在剩下大臣的拥护下称帝,定都临安,史称南宋。当时的南宋的都城就在南方,自然而然的经济也就会快速发展。

2.当时北方连年战乱,民不聊生,许多农民逐渐背井离乡前往南方生活,这极大的促进了江南地区的发展,从唐朝时期我国的经济重心其实已经在逐渐南移了。

3.黄河时常爆发洪灾,一旦爆发洪灾那就是黎民百姓失所,无数农田被淹没,反观长江流域比较平稳,土地肥沃,气候宜人,非常适合种植。

4.南方河流较多,港口较多,非常适合发展贸易,南宋时期就有许多外来贸易的船只停留在港口,这也极大地促进了南方经济的发展。

总结:首先小编认为是战乱的影响,北方长年战乱不断,严重影响了人民的生活,其次是在南宋时期,南宋都城在临安,自然也就带动了南方经济的发展,而且江南地区也没有洪灾等天灾,适合居住。最后就是各种外来的贸易了,坊市的发展了,也极大地促进了南方经济的发展。


以上就是小编自己的见解,欢迎大家评论补充,喜欢小编的可以点点关注,谢谢。


小空话历史


经济重心南移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长期的发展历程,自秦统一六国以来以来,中国的统治中心和经济中心都在黄河流域,直到南宋时期,南方终于彻底超越北方成为全国经济的重心。

南方快速发展期(魏晋南北朝)

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动荡,自古便被视为华夏正统的中原地区更是争夺激烈,战乱频起,尸横遍野。后来的五胡乱华,北方汉族基本被屠戮殆尽,而汉族是最擅长农耕的民族,历朝历代农业也都是国之根本。农业无法发展,其他行业也自然停滞不前。这一时期,北方的经济在破坏和恢复中循环,不过因为少数民族进入中原,北方的畜牧业进步巨大,同时开发了边疆地带,如河西走廊和辽东地区。

这一时期的南方,从孙权定都建业(南京)、刘备定都成都开始,中原汉人躲避战乱纷纷前往南方,长江流域开始得到快速发展。

长江流域水源充足,光照条件充分,较北方更适合农业生产,只是人口太少,汉朝时北方人口占比超过八成,仅都城长安一带便集中了全国四成的人口,技术又比北方落后。中原的战乱,让北方人口开始向南迁徙,为南方带来了农业最重要的人和技术。南朝的统治者们也非常重视农业开发和生产,积极颁布政令劝课农桑,太湖流域、鄱阳湖流域、洞庭湖流域及成都平原逐渐成为主要的产粮区

魏晋南北朝开始,南方经济快速发展,南北方经济开始平衡。

经济重心南移(隋唐)

隋唐时期,随着京杭大运河的开通,东都洛阳的建立,也为南方经济新一轮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京杭大运河的开通,打通了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的水力运输,极大地减少了陆路运输造成的损耗和时间成本。武则天在位时,东都洛阳的作用也开始超过长安,而洛阳地理上天然地接近长江流域,这也为南方的经济繁荣奠定了基础。

从隋唐开始,有了“扬一益二”一说:扬州第一、益州(成都)第二。 “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但求死看扬州月,不愿生归驾九龙”,这些诗句中,无不体现了扬州的经济发达、生活充裕。

隋唐开始,中国经济重心从北方转移到了南方。

巩固期(宋朝)

北宋时期,宋太祖赵匡胤定都汴京(河南开封),开封相比洛阳更靠近黄河下游、京杭大运河。宋朝是中国封建社会的一个巅峰,经济文化极度发达,当时的北方地区,幽云十六州还在辽国手中,更是战争的最前线,北方经济依然在恢复中。而南方未经战乱,国家必然重点扶持,经济中心的地位进一步稳固。

到了南宋,宋高宗赵构南迁,从健康,再到临安(杭州),进一步促进了南方其他地区的发展,由长江流域开始,两广、福建也逐渐崛起,特别是广州、泉州,成为了海上贸易中心,极大地促进了对外贸易交流。

自宋已降,南方便一直是中国的经济重心,像长三角、珠三角经济圈可都是全国最发达的区域,这种情况还会持续相当长时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