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落民間的國寶,曾被大媽用來烙餅,後來被拍出上億天價


流落民間的國寶,曾被大媽用來烙餅,後來被拍出上億天價
/
/
/

在我國眾多的博物館當中,有著許許多多珍貴的文物,但無論哪一個博物館,它們希望能有更多的國寶級文物來支撐門面。因此這些年,很多博物館會派工作人員到各大拍賣會場參與國寶的競拍活動,但直至今天,在民間仍然隱藏著大量的國寶級文物,或許只有等到以後它們才能被人發現。

曾經海外就流失過一件國寶級文物——青銅兮甲盤,而提起這件國寶的來歷,說起來大家可能不相信,這件國寶最初一直被一位大媽用來烙餅。但要詳細敘述此事,那就不得不重新追溯到千年之前的宋代。

早在宋代,這件國寶兮甲盤便已經出土,當時的皇族成員對收藏奇珍異寶很感興趣,於是這件國寶最初被放在宋朝的皇宮裡,當作寶貝保存起來。但好景不長,宋朝很快為元朝所滅,青銅兮甲盤也流落到了民間,恰好又被一位叫李順甫的人買走。

當時李順甫的妻子見丈夫拿回這樣一個“四不像”的東西,遂命人將這件兮甲盤周圍的部分去掉,做成了烙餅用的銅鍋,並一直拿它用了幾十年。雖然當時在兮甲盤上面有著大量的篆體文字,但李順甫的家人並沒有在意,一直用它來做飯,直到有一天有位書法家前來拜訪。

流落民間的國寶,曾被大媽用來烙餅,後來被拍出上億天價
/
/
/


這位名叫鮮于樞書法家看到這件文物後,十分驚訝,他認定這東西來歷不凡,不應該埋沒在普通人手裡,便將其買走。之後這件國寶兮甲盤,又經過了幾百年的歲月洗禮,最終還是到了清末大收藏家陳介祺手裡。

清末民國時期正是風雲變革的動盪年代,眾所周知,西方列強入侵,抗日戰爭等等,這些戰爭不僅影響了國內社會的穩定,而且對文物收藏界而言更是一個噩耗,可以說無數的國寶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損害,這其中日本人對我國文物的破壞和掠奪最為嚴重。

當時日本人在自己博物館裡還放了一件青銅兮甲盤,並稱自己的寶貝是從中國得來,屬於西周時期的國寶文物,且上面有大量的銘文可以佐證。但日本人沒想到的是,在2014年時,這件青銅兮甲盤又從香港輾轉回國,並重新“登臺亮相”。

流落民間的國寶,曾被大媽用來烙餅,後來被拍出上億天價
/
/
/


在青銅兮甲盤迴到我國的消息傳出後,許多日本媒體紛紛撰稿攻擊,聲稱我國拍賣的東西是贗品,日本博物館藏的才是真品。但隨著專家的鑑定,關於我國這件兮甲盤的真假問題,答案最終也水落石出。

根據史料的記載,在真正的兮甲盤上面應該可以看到歷代收藏家的印章,而在我國拍賣的這件國寶甲片上,通過放大鏡可以看出上面刻有著名收藏家陳介祺與吳大澄的印章。因此,我國的這件國寶才應該是真品,而今天放在日本的那件青銅兮甲盤應該是仿製品。

最終在2017年,這件國寶級文物青銅兮甲盤被拍賣到1.85億元的天價,被一位收藏家所得。這件流失海外多年的國寶終於一錘定音,最後留在了我們國家,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這也算是一種圓滿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