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州唯一文狀元林大欽墓

林大欽墓在桑浦山狀元埔。林大欽(1511一1545),字敬夫,號東莆,明海陽縣東莆都(即今潮州市金石鎮山兜村)人,幼聰穎,喜讀書,十二歲時隨父進府城,在書肆中見蘇洵的《嘉佑集》,愛不釋手,要求父親購回,日夜攻讀。後又熟讀蘇軾,蘇轍文章,並加以融會貫通,故做起文章來,屈注奔騰,酷似三蘇,尤以工詩善對聞名遐邇。十八歲時,父親不幸去世,家境更為貧寒,但他仍安貧樂道,發奮攻書。二十歲參加鄉試,其文《論李綱十事》,“崇論閎議、證例充實,文惰慷慨激昂,讀來忠憤感交”,巡按吳麟讚歎道:“此蘇公筆墨,必魁天下”。

潮州唯一文狀元林大欽墓

嘉靖十一年(1532年)二月林大欽赴京參加會試,被錄為第十二名進士,是年三月參加廷試。他在《廷試策》中直指時弊,指出“昏混衰世之政”可概括為“三冗”,即冗員。冗兵、冗費。又提出了八項治國利民的建議:即“均田、擇吏、去冗、省費、闢土、薄徵、通利、禁奢”。被譽稱為“根極政要之說,明切時務之論”,嘉靖皇帝深愛林大欽之策論,遂欽點為狀元,後授翰林院修撰。嘉靖十四年(1535年),母病乞歸侍養。此間,他“結講堂華巖山(今桑浦山寶雲巖),與鄉子弟講貫六經,究性命之旨”。嘉靖十九年(1540年),母逝,他哀傷過度,大病一場。嘉靖二十四年(1545年)葬母於桑浦山之麓,在歸途中病卒,年僅34歲。林大欽學識淵博,才華橫溢,著述甚豐,後人為他編纂結集為《東莆失生全集》。

潮州唯一文狀元林大欽墓

林大欽歸葬於桑浦山東山湖附近狀元埔。墓為封土堆,朝向西南。有碑亭,高約3米,亭內的藻井刻八卦太極圖,橫額刻“東莆佳城”四字。碑面正中書“狀元及第翰林院修撰東莆林公墓”,右下角小字刻“孝子天繼泣血立石”。墓前有一對雕刻精細,高1.25米,長1.60米的仁立石馬和一對形象生動,臥高0.66米,長1.05米的石羊。1987年被列為潮州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潮州唯一文狀元林大欽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