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唯一文狀元~林大欽

潮汕唯一文狀元~林大欽

程風

*

潮汕唯一文狀元~林大欽

潮汕唯一文狀元~林大欽

潮汕唯一文狀元~林大欽

林大欽(1512~1545):字敬夫,號東莆。潮州潮安縣金石鎮仙都村人。幼家貧失怙,聰穎嗜學。嘉靖壬辰(1532)二十週歲時摘取狀元桂冠,成為潮汕歷史上唯一的文狀元。授翰林院修撰。後以母老乞歸,結講堂於桑浦華巖山,與鄉子弟講貫六經。嘉靖十九年(1540)林母逝,因哀傷過度,林大欽大病一場。嘉靖二十四年(1545)葬母於桑浦山之麓,在歸途中病卒。著有《東莆先生文集》。

潮汕唯一文狀元~林大欽

潮汕唯一文狀元~林大欽

潮汕唯一文狀元~林大欽

潮汕唯一文狀元~林大欽

潮汕唯一文狀元~林大欽

  林大欽是潮汕本土培養出來的唯一一位科舉文狀元,其學術思想主要是當時盛行的王陽明學說。後人集其生前作品結集《東莆先生文集》,潮學學者黃挺補充整理為《林大欽集》。

林大欽在潮汕地區有大量傳說故事,不少潮汕熟語亦與其相關,他的蟾宮折桂,為一代代潮汕學子樹立了一個奮發向上良好榜樣。

中文名:林大欽

別名:字敬夫,號東莆

國籍:中國

民族:漢族

出生地:潮州府海陽縣東莆都仙都村

出生日期:1511年12月25日(明正德六年)

逝世日期:1545年9月17日(嘉靖二十四年)

職業:官員

畢業院校:私塾

信仰:儒學

主要成就:潮汕本土培養的唯一一位科舉文狀元

代表作品:《東莆先生文集》(《林大欽集》)

潮汕唯一文狀元~林大欽

潮汕唯一文狀元~林大欽

人物生平

林大欽,字敬夫,號東莆,1511年12月25日(明正德六年十二月初六日。折算據《辭海》附錄.中國歷史紀年表[1])生,1545年9月17日(明嘉靖二十四年八月十二日)逝。享年34歲。1532年(明嘉靖十一年),林大欽高中嘉靖壬辰科狀元,授翰林院修撰。林大欽以不足21週歲的年齡折桂,在中國歷史上極其罕見,是封建時代潮汕本土培養出來的在唯一一位文狀元。[2]

林大欽與翁萬達、陳北科並稱潮汕三傑。

潮汕唯一文狀元~林大欽

潮汕唯一文狀元~林大欽

潮汕唯一文狀元~林大欽

潮汕唯一文狀元~林大欽

潮汕唯一文狀元~林大欽

潮汕唯一文狀元~林大欽

身世家庭

林大欽為明代潮州府海陽縣東莆都仙都村(現廣東省潮州市潮安區金石鎮仙三村)人。據其同代人薛侃《林大欽傳》的記載:他生於書香之家,自小嗜書,尤喜愛蘇洵的《嘉祐集》,又得族伯萬卷藏書“資以自廣,尋浸博通子史百家言”。後遍讀蘇軾、蘇轍文辭,由是操筆為文,其後人對其文章評價“奔騰磅礴,酷肖三蘇風格”,應自少時習起。

在參加鄉試前,林大欽曾為謀生計,在塾館任過教職。明代林熙春更說“甫十八而喪父,多方為附身之需”,當含抄書、教書等項。[2]

林大欽登第前即已娶了孫氏。仙都《林氏家譜》上就明載著林大欽妻妾三人,正為“敕封安人和婉孫氏”。林熙春則明確地說他在父死之後,“偕伉儷以事母,竭力備養志之奉,若忘其家之最貧”。

潮汕唯一文狀元~林大欽

潮汕唯一文狀元~林大欽

潮汕唯一文狀元~林大欽

潮汕唯一文狀元~林大欽

潮汕唯一文狀元~林大欽

潮汕唯一文狀元~林大欽

潮汕唯一文狀元~林大欽

潮汕唯一文狀元~林大欽

潮汕唯一文狀元~林大欽

潮汕唯一文狀元~林大欽

科舉入仕

1531年(明嘉靖十年),林大欽參加潮州府鄉試,一出手便嶄露頭角,他“就試有司,督學王公(按:廣東提學副使王世芳)得其文,奇之,以薦於巡按御史(按:即吳麟),相與嘆曰:是必大魁天下者。”

同年,1531年(明嘉靖十年)秋,林大欽參加府試,提學使王世芳奇其文,推薦於巡按吳麟,乃更試以“李綱十事”,見其文“考據詳核,詞旨凜烈。”大為稱讚,謂“是必大魁天下”。同年秋,林大欽抵省城參加鄉試,獲舉人第六名。

應試期間,林大欽大量的應試文章中,已顯示出一定的憂國憂民政治情懷和不俗的水準。如《李綱十事》就很有“醫國”的獨到見解。他認為李綱“忠義勇略,允孚時望”,其“規劃措置,真足以收拾夷虞”,其“十事之議,皆當時國事所特急”。李綱是兩宋之交主戰派名臣。高宗即位,李綱拜相,力圖恢復,聯合河東、河西各路義軍抗金,並上疏議十事:國是、巡幸、赦令、僭逆、偽命、戰、守、本政、責成、修德。林大欽認為,這十議都是救國抗金良策,直截了當地指出:“使此策能行於建炎之前,則固不至建炎之禍;使此策能行於建炎之後,則亦不至有南渡之恥。”為此,他確切地斷定:“宋未嘗無可為之勢,亦未嘗無可為之臣,第無能為之君!”這就是說醫國需要有“豪傑”,更要有“明君”。其文一針見血,確如薛侃所說:“考據詳核,詞旨凜烈,讀之覺奕奕有生氣。”

1532年(明嘉靖十一年),林大欽赴京會試,在禮部會試上獲第12名貢士,取得殿試資格。再參加由明世宗親自主持的殿試,1532年4月24日(明嘉靖十一年三月戊辰。折算據《辭海》附錄.中國歷史紀年表[1]),被明世宗欽點“御擢第一”,即狀元。授翰林院修撰(從六品),參與編修《武案實錄》。[2]

林大欽中舉後赴京,順利通過禮部會試取得廷試資格,殿試那天,“天子臨軒賜對。一時待問之士,集於大廷者凡三百餘人”。“先生年二十二對大廷,咄嗟數千言,風飆電爍,盡治安之猷,極文章之態”。終為嘉靖帝所器重,御擢第一。這裡所說22,當為虛齡。以《林氏家譜》所載出生年月推算,實際上只有20週歲又3個月。以如此年輕的歲數奪取了三年一科的舉世矚目的狀元桂冠,在中國科舉歷史上實屬罕見。[2]

林大欽的人生亮點在壬辰科廷試中體現,當時所作的約5000言《廷試策》,是他最為著名的作品。該文持論剴切,論述明快而透闢;切中時弊,措施得力而實用;流暢奔放,文筆犀利而平實。歷代論者均不約而同地以其比之賈誼、蘇軾的策論,丁自申謂其“以合於蘇長公制科之策,不辨其孰為長公者”。郭子直謂其“氣鬯詞雄,翩翩乎蘇長公風骨”。曾邁稱其“出入兩漢,馳驟長蘇”。洪夢棟則謂“排蕩屈注,直與子瞻《萬言書》爭千秋之價”。陳衍虞說得更透,稱讚林大欽“諸策已高距千仞峰頭,令人攀躋俱絕,所謂屈注天潢,倒連滄海者,於寸璣尺幅見之。雜置蘇集,誰判澠淄。”

潮汕唯一文狀元~林大欽

潮汕唯一文狀元~林大欽

林大欽&廷試策

林大欽生於正德六年(1512年1月5日)歷十二月初六日,卒於嘉靖二十四年(1545年)農曆八月十二日。林大欽是潮汕歷史上唯一的一位文科狀元,因其年輕奪魁為世人矚目,也因英年早逝而令人扼腕。林大欽在那大量的應試文章中,已充分顯示了他憂國憂民,鑑古知今的治國興邦的政治情懷。

林大欽【廷試策】全文

皇帝制曰:

朕惟人君,奉天命以統億兆,而為之主。必先之以鹹有樂生,俾遂其安欲,然後庶幾盡父母斯民之任,為無愧焉。夫民之所安者所欲者,必首之以衣與食,使無衣無食,未免有凍餒流離之害。夫匪耕則何以取食?弗蠶則何以資衣?斯二者,亦王者之所念而憂者也。今也耕者無幾而食者眾,蠶者甚稀而衣者多。又加以水旱蟲蝗之為災,遊惰冗雜之為害。邊有煙塵,內有盜賊。無怪乎民受其殃而日甚一日也。固本朕不類寡味所致。上不能參調化機,下不能作興治理,實憂而且愧焉。然時有今昔,權有通變,不知何道可以致日湯時若,災害不生,百姓足食足衣,力乎農而務乎織,順乎道而歸乎化?子諸士,明於理,識夫時,蘊抱於內,而有以資我者,亦既久矣。當直陳所見所聞,備述於篇。朕親覽焉,勿憚勿隱。

臣對:

臣智識愚昧,學術疏淺,不足以奉大問。竊惟陛下當亨泰之交,撫盈成之運,天下皆已大治,四海皆已無虞,而乃拳拳於百姓之未得所為憂,是豈非文王視民如傷之心耶?甚大美也,然臣之所懼者,陛下負聰明神智之資,秉剛睿仁聖之德,舉天下之事,無足以難其為者,而微臣所計議,復不能有所補益於萬一。陛下豈以其言為未可盡棄,而有所取之耶?陛下臨朝策士,凡有幾矣,異時莫不光揚其名聲,寵綏其祿秩,然未聞天下之人,有曰天子某日降某策問某事,用某策濟某功者。是豈策士之言,皆無可適於用耶?抑或可適於用,而未暇採之耶?是臣之所懼也。臣方欲為根極政要之說,明切時務之論,而不敢飾為迂闊空虛無用之文,以罔陛下。陛下若以其言為可信而不悉去之,試以臣策付之有司,責其可行,則臣終始之願畢為。如或言不適用,則臣有瞽愚欺天之罪。俯伏以待罪譴,誠所甘心而不辭也。

臣伏讀聖策,有以見陛下拳拳於民生凍餒流離為憂,以足民衣食為急。此誠至誠惻怛以惠元元之念,天下之所願少須臾無死,以待德化之成者。然臣謂陛下誠懷愛民之心,而未得足民衣食之道;誠見百姓凍餒流離之形,而未知凍餒流離之實也。夫陛下 苟誠見夫百姓凍餒流離之實,則必思所以富足衣食之道,未有人主忍見夫民之凍餒流離,而不思所以救援之者。未有人主救援夫民之凍餒流離,而天下卒至於凍餒流離而不可救者也。今夫匹夫之心可行於一家,千乘之心可行於一國。何者?以一家一國固吾屬也。曾謂萬乘屬下天者,有救援天下真實懇切之誠,而顧不效於天下者哉:是臣所未信也。

臣觀陛下臨朝,凡有十餘年於此矣。異時勸農蠲租之詔一下,天下莫不延頸以望更生。然而惠民之言不絕夫口,而利民之實至今猶未見者,臣是以妄論陛下未知斯民凍餒流離之實,未得足民衣食之道也。臣聞之,仁以政行,政以誠舉。王者富民,非能家衣而戶食之也,心政具焉而已矣。夫有其心而無其政,則天下將以我為徒善;有其政而無其心,則天下將以我為徒法。徒法者化滯,徒善者恩塞。心法兼備,此先王所以富足人之大略也。臣觀史策,見三代以後之能富其民者,於漢得一人焉,曰文帝。當亂秦干戈之後,當時之民,蓋日不暇給矣。文帝視當時之坐於困寒者,蓋甚於塗炭也。育之以春風,沐之以甘雨,煦煦然與天下為相休息之政,而塗炭者衽席矣。故後世稱富民者,以文帝配成、康,亦誠有以致之也。然而文帝固非純王者,竊王者之似焉,猶足以專稱於後世。而況夫誠於王者,而顧有坐視天下於凍餒流離者哉。臣竊謂今日陛下憂民之心不為不切,愛民之政不為不行。然臣所以敢謂陛下於斯民之凍餒流離而未知其實,於足民之衣食而未得其道者,竊恐陛下有愛人之仁心,而未能如王者之誠怛懇至,有愛人之仁政,而未能如王者之詳悉光明。臣是以敢妄論陛下而云雲也。

然臣所望仁政於陛下者,非欲盡變天下之俗也,非欲復井天下之田也。亦曰宜時順情而為之制,而不失先王之意爾。臣請因聖策所及而條對之。

陛下策臣曰:“夫民匪耕則何以取食?弗蠶則何以資衣?斯二者,亦王者之所念而憂者也。今耕者無幾而食者眾,蠶者甚稀而衣者多。又加之水旱蟲蝗之為災,遊惰冗雜之為害。邊有煙塵,內有盜賊。何怪乎民受其殃,日甚一日也。”此見陛下痛念斯民之病,深揆睏乏之本,而急思所以拯救之也。臣謂民之所以耕蠶稀而日甚其殃者,遊惰起之也,冗雜病之也。若夫水旱蟲蝗之災,則雖數之所不能無,然君人之憂不在焉。何者?恃吾耕蠶之具素修而無所耗,則雖有水旱蟲蝗而無所害。臣聞有道之國,天不能災,地不能厄,夷虜盜賊不能困,以恆職修而本業固,倉廩實而備禦先也。

臣聞立國有三計:有萬世不易之計,有終歲應辦之計,有因時苟且之計。萬世不易之計者,《大學》所謂“生之者眾,食之者寡,為之者疾,用之者舒”也。故《王制》三年耕則有一年之積,例之則九年當有三年之豫。其終歲所入,蓋足以自給,而三年之蓄,恆可以預待不虞。如此者,所謂天不能災,地不能厄,夷虜盜賊不能困,臣前所謂王者之政,陛下今日所方欲切求而勵之行者。所謂終歲應辦之計者,蓋生財之道未甚周,節財之道未甚盡,一歲之入僅足以充一歲之用。其平居無事,尤未見其甚敝,值有凶荒盜賊之變,則未免厚斂重取,以至於困敗而不能自振。若此者,蓋素備不修,因時權設,漢、唐、宋以下治天下之大率,而非吾陛下之所以奉天理物而深厚國脈者。其所謂因時苟且之計者,蓋平時之所以斂取於民,頗無其度,而取民惟畏其不多,用財惟畏其不廣。方其無事,百姓已不能自給,迨其有變,則不可復為之計矣。此則制國無紀,潰亂不時,蓋昏亂衰世之政焉。臣前所謂起於遊惰,病於冗雜之弊,亦略有同於是。

陛下今日所方欲改轍而易海內之觀者,臣謂今日遊惰之弊有二,冗雜之弊有三。此天下之所以長坐於睏乏,而志士至今憤惋而嘆息者也。

其所謂遊惰之病二者,一曰遊民,一曰異端。遊民眾則力本者少,異端盛則務農者稀。夫民所以樂於遊惰者何也?蓋起於不均不平之橫徵,病於豪強之兼併。小民無所利於農也,以為逐藝而食,猶可以為苟且求生之計。且夫均天下之田,然後可以責天下之耕。今夫裡閂之小民,剝於汙吏豪強者深矣,散食於四方者眾矣。大率計今天下之民,其有田者一二,而無田者常八九也。以八九不耕之民,坐食一二有田者之粟,其勢不得不困。然而散一二有田者之業,以為八九自耕之養,其勢未嘗不足。議者病遊民之眾也,或有逐商之說。然臣以為遊民之商,本於不得已也,而又無所變置而徒為之逐,臣懼夫商之不安於商也。臣竊謂今日之弊源之深,更化者當端其緒而綏理之。理而無緒,勢將驅力農之民而商,又將驅力商之民而盜也。天下為盜,國不可久。其便莫若頒限田之法,嚴兼併之禁,而又擇循良仁愛惻怛之吏以撫勞之。法以定其世業,禁以防其奸貪,吏以得其安輯,遊民其將歸乎!若夫異端者,蓋本無超俗利世之智,而徒竊其減額逃刑之利,不工不商,不農不士,以自便其身。且其倡無父無君之教於下天,將使流風之未可已焉。此其為害甚明,故臣不待深辨。然臣竊悼俗之方敝也。禿首黃冠,充斥道路,珠宮瓊宇,照耀雲漢。此風未艾,效慕者眾,非所以令眾庶見也,非所以端風正紀之要體也。故臣願陛下嚴異端之禁,敕令此輩悉歸之農。其有不如令者,許有司治罪不赦。蓋非惟崇力本之風,抑且彰教化之道。此臣拳拳所望於陛下之至意也。

其所謂冗雜之弊三者,一曰冗員,三曰冗兵,三曰冗費。冗員之弊必澄,冗兵之弊必汰,冗費之弊必省。三冗去而財裕矣。夫聖人所以制祿以養天下之吏與兵者,何也?吏有治人之明,則食之也。兵有敵人之勇,則食之也。是其食之者,以其明且勇也。其或有不明不勇者,則非耕不得食,非蠶不得衣。何者?無事而祿,亦先王之所儉也。今夫天下之吏與兵何如也?臣非欲盡天下之吏與兵而不祿之也。臣徒見任州縣者,固有軟罷不勝而坐祿者焉;隸兵籍者,固有老弱不勝而濫食者焉。且入貲之途太多,任子之官太眾,簡稽之責不嚴,練選之道有虧。臣是以欲於此輩一澄且汰焉。其所以去冗濫而寬民賜者不少也。若夫冗費之弊,不能悉舉。即其大而著者論之,後宮之燕賜不可不節也,異端之奉不可太過也,土木之役不可不裁也。陛下端身以率物,節己而居儉,其於三者,固未可議焉。然竊見天下之大,民物之眾,九州四海之貢,尺帛粒米之賦,山林川澤之稅,日夜會稽以輸太倉,可謂盛矣。而國計未甚充,國用未甚足,以為必有所以耗之者矣。且夫上之賦其下者以一,而下之所以供夫上者常以百,蓋道路之耗,漕輓之費,京師之一金,田野之百金也,內府之百金,民家之萬金也。以百萬民家之資,費之於一燕饗、一賜予、一供玩者何限!臣故曰,冗費在今日亦有未盡節者。蓋臣聞之,以天下所有之財賦,為天下人民之供養,未有不足者。特其有以冗而費之者,則其勢將橫徵極取,天下不至於飢寒凍餒、大敗極敝不已。臣讀《史記》,見周文王方其受命之時,地方不過百里,而四方君長交至於其國。其所以燕饗勞來之典,不容終無。然而當時百姓各足,飢寒不病,故民誦之。《詩》曰:“勉勉我王,綱紀四方。”蓋慶之也。傳至於其子孫,以八百國之財賦自養一人,宜其甚裕而無憂,而民反流離困苦,至於“黃鳥”、“仳離”之詠作焉。臣於此見君人節己以利人則易為功,廣費以厚斂則難為力。臣是以拳拳以省冗費為陛下告也。

陛下策臣曰:“固本朕不類寡昧所致。上不能參調化機,下不能作興治理,實憂而且愧焉。”此陛下憂勤之言,禹湯罪己之辭也。然臣謂陛下非徒為是言也,須欲勵是行也。夫君人之言與士庶不同,一或不徵,天下玩之。後雖有美意善政,人且駭疑不信。陛下往年嘗有恤農之詔矣,然而天下皆以為陛下之虛言。何者?誠見其言若是焉,而未見其惠也。今陛下復策臣若是焉,臣以為亦致憂勤之實而已。欲致憂勤之實,須速行臣前所陳者。臣前所陳者,皆因聖策所及條對要之。所以振弊利世之道,猶有未盡於此,臣請終之。

夫山澤之利未盡懇,則天下固有無田之憂。今夫京師以東,蔡鄭齊魯之間,古稱富庶強國,三代財賦多出於此。漢唐以來名臣賢守,其所以興田利而裨國用者,溝洫封澮之跡,往往猶存。而今悉為空虛茅葦之地。此古人所謂地利猶有遺者。而陛下所使守此土者,一切苟且應職,而無為任此憂者。此北人所以長坐仰給於東南,少有凶荒不繼,輒輾轉溝壑,不能自給以生者,地利未盡也。臣意陛下莫若嚴其守令,重選才幹忠誠為國之士,使守其地,而專一以興田利為事。朝廷寬其禁限,聽其便宜,而惟以此為田利課,則海內當有趙過者出焉。不數十年之後,則江北之田,應與江南類,可省江淮數百萬之財賦,而紓北人飢寒凍餒之急。一舉而利二焉,大惠也。陛下能斷而行之,大勇也。或曰:非不欲行也,如南北異宜何?臣請有以折之。夫今日所謂空虛荒瘠無用之地者,非向時所謂富實而所託賴以興起之本區乎?昔以富實,今以荒虛,臣誠未見其說。亦曰存乎人耳,魏人許下之屯可見矣。方棗只為屯許之畫也,當時亦誠見其落落難合。洎其成也,操終賴之省粟數萬。今天下之大,又安知其無能為棗祗者乎?臣是以願陛下以此為田利課,則山澤墾矣。

臣又聞之,關市不徵,澤梁無禁,王者所以通天下,大公大同之制也。自漢桑弘羊以剝刻之術媚上,而徵榷之法始詳。歷代因之而不革,大公之制未聞也。然臣終以此為後世衰亂苟且之政。今朝廷之取民,茶有徵,酒有榷,山澤有租,魚鹽有課。自一草一木以上之利,莫不悉籠而歸之公,其取下悉矣。夫上取下悉,則其勢窮。夫獸窮則逐,人窮則詐,今陛下之民將詐乎!司國計者,非不知其勢之不可以久也,然而明知其弊而冒之者,誠曰國家利權之所在也。臣以為利不勝義,義苟未安,利之何益?況又有不利者在乎!臣聞之,王者所以總制六合,而鎮服民心張大國體者,固在道德之厚薄,不問財賦之有無。臣觀徵利之說,不出於豐泰之國,恆出於衰亂之世。纖纖然與民爭利者,匹夫之事也。萬乘而下行匹夫之事,則其國辱,非豐泰之時所尚也。陛下何不曠然為人所難,思大公之法,去衰亂之政,今天下人士爭言曰:惜哉!漢、唐、宋不能捨匹夫之利以利人。至我明天子,然後能以天子之大體鎮服民心焉。陛下何久於此而不為也?臣願陛下息山林關市之徵焉,使天下知大聖人所作為過於人萬萬也。

若夫悉推富民之術,則平糴之法不可不立也,常平之倉不可不設也,奢侈之禁不可不嚴也。凡若此者,史策之載可考,陛下果能舉而行之,成典具在,故臣不必深論之也。

潮汕唯一文狀元~林大欽

由臣前所陳而言之,均田也,擇吏也,去冗也,省費也;由臣後所陳而言之,闢土也,薄徵也,通利也,禁奢也。田均而業厚,吏良而俗阜,冗去而蠹除,費省而用裕,土闢而地廣,徵薄而惠寬,利通而財流,奢禁而富益,八政立而王制備矣。陛下果能行臣之言,又何憂於百姓之凍餒流離,又何至於有煙塵盜賊之警,又何患不順乎道而歸乎化哉!

通變時宜之道,其或悉備於此。然臣以為此數者皆不足為陛下之難。所患人主一心不能清虛寡慾,以為寬民養物之要,則雖有善政美令,未暇及行。蓋崇高富貴之地,固易為驕奢淫逸之所,是故明主重內治也。故古之賢王,遐觀遠慮,居尊而慮其危,處富而慎其溢,履滿而防其傾,誠以定志慮而節逸欲,圖寅畏而禁微邪也。故堯日兢,舜日業,禹日孜,湯日檢。臣以為數聖人固得治心之要矣。臣嘗觀漢武帝之為君,方其臨軒策士,奮志六經也,雖三代之英主不能過焉。洎其中年多欲,一念不能自勝,公孫弘、桑弘羊、張騫、卜式、文成、五利之輩,各乘其隙而售之,卒使更變紛然,天下坐是大耗。臣是以知人主一心,不可使有所嗜好形見於外。少有沉溺,為禍必大。故願陛下靜虛恬慮,以為清心節慾之本。毋以深居無事而好逸遊,毋以海宇清平而事遠夷,毋以物力豐實而興土木,毋以聰明英斷而尚刑名,毋以財賦富盛而事奢侈,毋羨邪說而惑神仙。澄心正極,省慮虛涵。心澄則日明,慮省則日精。精明之運,旁燭無疆。舉天下功業,惟吾所建者,豈止於富民生、足衣食而已哉。

臣始以治弊治法為陛下告,終以清心寡慾為陛下勉,蓋非有驚世絕俗之論以警動陛下。然直意以為陛下之所以策臣者,蓋欲聞剴切時病之說,故敢略盡其私憂過計之辭。衷情所激,誠不知其言之猶有所憚,亦不知其言之猶有所隱。惟陛下寬其狂易,諒其樸直,而一賜覽之,天下幸甚。

臣謹對。

廷試策無疑是一篇治國安邦的好文章,文中對於時局的“冗員、冗兵、冗費”向皇帝提出了對策,即要“均田、擇吏”以“去冗、省費”進行政治改革。在中國傳統中,受儒家思想的影響,讀書人都希望“學而優剛仕”以“修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以“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為己任。東莆先生的文化思想其實也就是中國傳統的文化思想。

在這篇洋洋4500餘言的《廷試策》中,林大欽對嘉靖發問中所略舉的“耕者無幾而食者眾,蠶者甚稀而衣者多,又加以水旱蟲蝗之為災,遊惰冗雜之為害,邊有煙塵,內有盜賊“等嚴峻的社會現象,明確地指出,”天下之所以長坐於睏乏“,原因就在於遊惰、冗雜之弊。他認為,”遊惰之弊有二“,”一曰遊民,二曰異端。遊民眾則力本者少,異端盛則務農者稀“:”冗雜之弊有三“,”一曰冗員,二曰冗兵,三曰冗費“。接著他深刻地分析了遊民之產生,”蓋起於不均之橫徵,病於豪強之兼併“。所以必須”頒限田之法,嚴兼併之禁“,安揖遊民,勒令歸農。而針對三冗,特別是冗費,他更一針見血地指出:”後宮之燕賜不可不節也,異端之奉不可太過也,土木之役不可不裁也。“因為,”京師之一金,田野之百金也;內府之百金,民家之萬金也。以百萬民家之資,費之於一燕餐,一賜予,一供玩者何限?“然後,他總結出八項除弊措施:均田、擇吏、去冗、省費、闢土、薄徵、通利、禁奢。只有這樣,才能“田均而業厚,吏良而俗阜,冗去而蠹除,費省而用裕,土闢而地廣,徵薄而惠寬,利通而財流,奢禁而富益”。同時他還直言不諱地儆告皇帝:“毋以深居無事而好逸遊,毋以海宇清平而事遠夷,毋以物力豐實而興土木,毋以聰明英。斷而尚刑名,毋以財賦富盛而事奢侈,毋羨邪說而惑神仙。澄心正極,省慮虛涵。“

  當然,林大欽的《廷試策》,完全是植根於維護封建統治的改良主義思想,但他不作“迂闊空虛無用之文”,而為“衷情所激”,實實在在地闡發了“剴切時病”之論,特別是對“豪強之兼併”,皇室官府之“橫徵極取”,不惜大加韃伐,甚至毫無忌憚地指謫嘉靖皇帝“惠民之言不絕大口,而利民之實至今猶未見者”。這些,卻是不無積極意義的。

  而文中不少切中時弊的分析和除弊措施,就是在今天,也還很有借鑑意義。所以,可以這麼說,林大欽的《廷試策》既是在形式上以其明快奔放的文筆博得嘉靖皇帝的垂顧,更是在內容上以其切中時病的政治見解和精闢論述打動了當時尚未完全昏庸的嘉靖皇帝之心。

潮汕唯一文狀元~林大欽

  長期以來,八股文被廣為詬病,但明清兩朝的科舉不只有八股文,時務策仍是重要內容。明朝嘉靖年間狀元林大欽在府試期間,就顯示出一定的憂國憂民政治情懷和不俗的水準。如府試期間的策論《李綱十事》就很有“醫國”的獨到見解。明嘉靖十一年(1532年),林大欽赴京會試,在禮部會試上獲第12名貢士,取得殿試資格。1532年4月24日參加殿試,“天子臨軒賜對。一時待問之士,集於大廷者凡三百餘人”。林大欽的能力在殿試中得到充分體現,他所作的約5000言《廷試策》,是他最為著名的作品。該文切中時弊,措施得力而實用;流暢奔放,文筆犀利而平實。歷代論者都以其比之賈誼、蘇軾的策論。這篇策論能得到嘉靖皇帝青睞,更主要的是其中的論點。林大欽少時家境貧寒,他曾在鄰村教書維持生計,也因此有機會接觸瞭解最底層勞苦大眾生活,並思考當時社會政治腐朽的根源,明確地提出了八項治國方略:均田、擇吏、去冗、省費和闢土、薄徵、通利、禁奢。因此,林大欽被欽點“御擢第一”,成為狀元。

潮汕唯一文狀元~林大欽

潮汕唯一文狀元~林大欽

  附記:1.位於仙都村之林大欽故居。但讓人頗為失望的是,狀元府只剩下一副碩大的石門斗及荒蕪的埕地,周邊是破舊不堪的府牆。據史料載和當地村民介紹,狀元府因林大欽英年早逝而未修竣,有謂“府存牆而無堂屋,門存框檻而無扉”。現遺址僅存有石門、石埕、石鼓、石獅和府牆,石門外牆高4.35米,闊3.6米,石門斗寬60釐米,厚103釐米,石門檻寬40釐米,高35釐米,且與兩旁門臼用一片石鑿刻而成,整片石寬103釐米,與兩條石門斗接合,即民間傳說的“一步跨不過狀元府第”。石門內的天井、門亭地面及進階石皆由大石板鋪成,外走廊進階石長達26.8米,由五塊大石條分二排鋪成,每條石長7.22米,寬1.23米,高0.5米。現存府牆中最高有6. 5米,厚85釐米,從大石門到後座牆基,縱深114.57米,寬65.5米,主體建築佔地面積7504平方米。由此可見當初設計的規模。

潮汕唯一文狀元~林大欽

潮汕唯一文狀元~林大欽

告假辭官

1534年(明嘉靖十三年),林大欽因母親不適應京城氣候,又深感宦海叵測,且為內閣副輔嚴嵩等嫉忌排擠,遂告假奉母回鄉侍養。回家鄉潮州府後,朝廷雖然多次召喚,但林大欽皆“屢趣不起”,“屢促不就”。[2]

從史料看,林大欽事親至孝,中狀元前是如此,中狀元后也復如此。他任職於翰林院,“不數月而潘輿迎養。”但林母抵京後,一病不起。第二年,翁萬達出京任廣西梧州知府,常與林大欽書札往還。林大欽曾在信中對翁萬達的離京深表思念,說是“京居灑脫,更無煩慮,惟吾子去,時系人思”。同時,更對其母臥病表示憂慮:“老母臥病,侵尋已七八月,此情如何能言。今只待秋乞歸山中,侍奉慈顏,以畢吾志爾。”在《與盧文溪編修》的信中也說:“老母病較弱,終歲藥石,北地風高,不可復出矣,只得乞恩侍養。”林大欽“乞歸”的直接原因就在於老母京居生病,他又孝心殊篤。

此外,促使林大欽辭官歸裡的,還有其更為根本的原因。科舉時代,考官就是得中舉子的老師,稱有司,也稱座主。考生則是門生,入仕之後,一般都必唯座主之言是聽。都御史汪鉉閱處林大欽考卷,並同張孚敬薦之於嘉靖,理所當然地就成為林大欽的座主,對林大欽的仕途必將有著舉足輕重的影響。而歷史現象竟是那麼錯綜複雜。偏偏發現千里馬的伯樂,張、汪兩人卻都是群僚側目的權奸。這對剛剛涉足宦海的林大欽,不能不說是個十分棘手的問題。林大欽自己在詩文中時有“朱門矜是非”,“世事亂如麻”,林大欽自己在詩文中時有“朱門矜是非”,“世事亂如麻”,“山高不可登,河深豈可厲”,“帝鄉不可願”,“榮名安所須”,“勳名何足營”?“遊子頗念吾鄉,不為一官羈縛”,“人生不須做官,只能孝親、弟長、親賢、愛人”。而—朝獲准回潮,就認為是“從茲脫樊籠,卒吾所好”。

潮汕唯一文狀元~林大欽

潮汕唯一文狀元~林大欽

潮汕唯一文狀元~林大欽

潮汕唯一文狀元~林大欽

卅四而逝

1540年(明嘉靖十九年),林大欽母親亡。林萬念俱灰,在辦理喪事過程中數度咯血。此後更無心世事,徹底歸隱山林。[2]

1545年9月17日(明嘉靖二十四年八月十二日。折算據《辭海》附錄.中國歷史紀年表[1]),林大欽逝。

林大欽在翰林院當了約三年修撰,即以“母病”為由,疏請歸養,回到家鄉潮州府的華巖山宗山書院(今屬廣東省潮州市潮安區。見李宏新《1991:潮汕分市紀事》附錄.潮汕地區的歷史沿革[3])講學,回潮後,朝廷多次召喚,林大欽卻“屢趣不起”,“屢促不就”,始終“視富貴如浮雲,溫飽非平生之志;以名教為樂地,庭闈實精魄之依”。一直至34歲逝。

潮汕唯一文狀元~林大欽

潮汕唯一文狀元~林大欽

潮汕唯一文狀元~林大欽

潮汕唯一文狀元~林大欽

林大欽去世後葬於桑浦山東山湖附近狀元埔,林墓於1987年被列為潮州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可讓人扼腕的是,十幾年來,已被盜多次,墓前石馬、石羊均被盜走,卻未能得到相關部門應有的重視。2007年11月8日又發現林墓被盜。棺木被撬開大洞,內中只留下一堆布料、一顆布紐扣。村民在布料中發現人骨及在盜墓賊所挖通道泥土底下找到林大欽的頭骨,之後林大欽屍骨由林氏後人原位復葬。

潮汕唯一文狀元~林大欽

潮汕唯一文狀元~林大欽

潮汕唯一文狀元~林大欽

潮汕唯一文狀元~林大欽

潮汕唯一文狀元~林大欽

潮汕唯一文狀元~林大欽

潮汕唯一文狀元~林大欽

潮汕唯一文狀元~林大欽

潮汕唯一文狀元~林大欽

潮汕唯一文狀元~林大欽

潮汕唯一文狀元~林大欽

  林大欽歸葬於桑浦山東山湖附近狀元埔。墓為封土堆,朝向西南。有碑亭,高約3米,亭內的藻井刻八卦太極圖,橫額刻“東莆佳城”四字。碑面正中書“狀元及第翰林院修撰東莆林公墓”,右下角小字刻“孝子天繼泣血立石”。墓前有一對雕刻精細,高1.25米,長1.60米的仁立石馬和一對形象生動,臥高0.66米,長1.05米的石羊。1987年被列為潮州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林大欽是明朝海陽縣東莆都人,即今潮安縣金石鎮人,生於1511年,是省內五位文狀元之一,潮汕歷史上唯一一位文狀元。

據族譜及當地史書記載,明嘉靖十一年,即1532年,林大欽摘取了文科狀元桂冠,年僅21歲,隨後,林大欽被授翰林院修撰。林大欽墓面向西南,由封土堆、碑亭和石雕組成,碑亭內藻井刻八卦太極圖,額刻“東莆佳城”四字,造型獨特,有文史專家認為,林大欽墓保存較完整,文物價值較高,1987年被列為潮州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加以保護。

據介紹,墓前的所有陳列品,包括墓前的仁立石馬、石羊均已被盜賊竊走。古墓被盜現場還發現了疑為作案遺留下來的幾隻手套和兩支鉤。工作人員在清理現場的時候,又在洞穴外面發現了手指骨,並發現了一面明代的銅鏡。隨後,管理部門因條件限制,經上級部門請示後,屍骨和墓中被盜出的衣服縫好放回原處,並對棺木進行封膠並填上封土。

據有關資料記載,位於桑浦山狀元埔的林大欽墓是一座“衣冠墓”,但這次在被盜的林大欽墓穴現場卻發現了古骨,這些古骨是不是林大欽的遺骸?有關專家表示,他們將作進一步鑑定,來揭開民間一直流傳的林大欽衣冠墓之謎。

潮汕唯一文狀元~林大欽

潮汕唯一文狀元~林大欽

作品一覽

後人整理著述《東莆先生文集》6卷(即《林大欽集》6卷)。林大欽生前未曾成書。到1716年(清康熙五十五年),其從玄孫鳳翥搜輯前明所存詩文,加以校勘,合刊為該《集》。以後光緒及民國期間有重刻、重排本。1995年,潮學學者黃挺教授依據之前各種版本及選本,補充整理成《林大欽集》,並加校注,成為最為完備的林大欽著作。[1]

《東莆先生文集》6卷(即《林大欽集》6卷)

卷序

內容

簡介

第一卷

試策8篇

第一篇《廷試策》,第二篇《李綱十事》,第三篇《牛李之黨》,第四篇《孤注》,第五篇《韓愈》,第六篇《潮州八賢》,第七篇《體國經野》,第八篇《潮州風俗》

第二卷

論、表、判、策24篇

多為論說文,包括考舉人考進士時的策論

第三卷

雜著8篇

包括序、記、祭文等

第四卷

書札54篇

與友人論學之作,如《與王汝中論東廓》等

第五卷

各體詩歌作品350餘首,風格簡樸自然,蕭散清曠

第六卷

附錄一

詩文補遺6篇

附錄二制義

學庸8首(篇),兩論13首,兩孟11首,詩義5首

潮汕唯一文狀元~林大欽

潮汕唯一文狀元~林大欽

潮汕唯一文狀元~林大欽

潮汕唯一文狀元~林大欽

  明太祖朱元璋大力提倡對聯。當上皇帝之後,下旨上至大臣官員,下至庶民之家,每於除夕前,必須書寫對聯貼在門上,他會出巡觀賞。因此,題寫、張貼春聯便成為了舉國上下的一種社會風尚。

潮州才子林大欽所撰“天增歲月人增壽,春滿乾坤福滿堂”一聯,是明代名聯之一。林大欽少年時當過私塾先生。有一年的正月初一,恰好東家夫人過生日,於是請來先生撰寫春聯、壽聯。林大欽提筆沾墨,頃刻之間便寫出此聯。由於聯句詞意福祥、氣勢飽滿雄健而廣為流傳,成為後世人家喜愛的迎春佳聯,直到如今還在全國各地抄貼。

銀湖院後虎耳草

金石宮前龍眼花

林大欽15歲中了秀才,翌年到離家鄉不遠的銀湖村當私塾先生。第一天剛到銀湖,其鄉里有人見他年少,就有意試一試他的才學,便吟出“銀湖院後虎耳草”作為上聯,要其應對。林大欽想起來時路過老爺宮前的情景,迅速地對了下聯:“金石宮前龍眼花。”最妙的是,下聯中金、宮、前、龍、花,比上聯的銀、院、後、虎、草的字義要更高一籌。

此木是柴山山出

白水成泉夕夕多

傳說林大欽某天要過獨木橋,剛好與對岸樵夫相逢。樵夫提出對對子,對得上讓林先過。樵夫指著肩上的柴擔即興出對:“此木是柴山山出。”林一時想不出下聯,於是按約尊讓樵夫先過。稍後,林大欽猛見橋下汩汩山泉。當即思路頓開,吟出了下聯:“白水成泉夕夕多。”上聯即景而發,暗合謎語的拆字法;下聯也依上聯結構應對,堪稱貼切妙趣。

南船載西瓜,乘東風送入北港。

春盒盛冬筍,命夏蓮提往秋溪。


林大欽乘船外出,喜好對聯的艄公出了上聯:“南船載西瓜,乘東風送入北港。”請他應和。林大欽思索之後,很快對出了下聯:“春盒盛冬筍,命夏蓮提往秋溪。”上聯結合自身的水上生涯.揉合東西南北的方位名詞,別具妙趣;而下聯以春夏秋冬的物品、人名和地名對之,具有民俗生活氣息,值得玩味。

林大欽自勉聯—

無功社稷生猶死;

有益人民苦亦甜。

林大欽自題聯——

不用牆垣,恐天地為我拘束;

大開門戶,放江山入吾胸懷。

潮汕唯一文狀元~林大欽

林大欽殿試時應對嘉靖皇帝

丘山聚小嶽;(嘉靖帝)

日月照大明。(林大欽)

——林大欽殿試時應對嘉靖皇帝

某日,君臣又在奕棋。正是:樂自賞心開棋局,神思輕守落子聲對奕輕鬆的時候,嘉靖邊著子邊出上聯。林大欽隨口答對下聯。佳聯妙對,皆同歡樂。真個是:對不驚人休下筆,聯難觸景莫傳經。此刻君臣奕興正濃,誰知一著不慎,滿盤皆輸,一時棋局處於緊張狀態。大欽手舉棋子,左右夾次,隨口唸道:“棋子將一將,海陽免徵糧,帥面保得住,安心免用懼。”正當危急關頭,幸得皇上調遣有方,終於轉危為安,心情舒暢,高興萬分,口中喃喃自語,不斷吟詠和韻,因情不自禁,在無意中,也跟著大欽的韻語順口溜出:“棋子將一將,海陽免徵糧,帥面保得住,安心免用懼。”林大欽聽得分分明明,清清楚楚,急忙雙膝跪下,叩頭:“謝主龍恩!”帝王時代,君無戲言,嘉靖立即喚來值班太監,傳他口諭:“從今天始,海陽不再徵糧北運了。”林大欽為熱愛家鄉,為地方造福,英才卓著,巧計神算,令人歎服。大好潮州,歲豐物阜,不到幾年間,海陽遂成為粵東富庶之區子。這怎不使潮州人民齊聲稱慶呢?

作對吟詩抒壯志;(嘉靖帝)

琴棋書畫添精神。(林大欽)

——林大欽殿試時應對嘉靖皇帝

“君恩深似海,臣禮重如山。”林大欽自飲點狀元以後,供職翰林院修撰,一日三餐可口,四時五味稱心。在玉堂整修國史。心在朝廷,忠於君王,勤於職守,剛直不阿,正氣凜然,他受儋石之祿,廉潔奉公,兩袖清風,自得其樂。誠然是:“玉堂金馬翰林院;高忱無憂世范家。”林大欽在翰林院為官,常以“無功社稷生猶死;有益人民苦亦甜”自勉。君王同樂原無價;聖國分憂別有天,極得皇上器重,時相過從。君臣一起,常以奕棋作樂遣興。逸情雅趣,因此感情十分融洽。


日在東,月在西,天上生成明代;(嘉靖帝)

女居左,子居右,世間配定好君。(林大欽)

——林大欽殿試時應對嘉靖皇帝

洛水神龜獻瑞,陰課九,陽課九,九九八一課,課課終歸三大道,道出伏羲聖賢,其元唯一;(嘉靖帝)

岐山綵鳳呈祥,雌聲六,雄聲六,六六卅六聲,聲聲直上九重天,天生嘉靖皇帝,萬壽無疆。(林大欽)

——林大欽殿試時應對嘉靖皇帝(34+34=68字)


本來,會試初選,林大欽只排第十二名,主考宗師對他並不十分賞識,嘉靖皇帝看了他的考卷,卻是龍顏大悅,有意把他列在榜首,宗師堅持己見,君臣看法不一,經過商議,決定這十二名生員都來殿試,殿試初見成效,林大欽一躍便成三鼎甲之內。但到底要欽定誰是狀元,誰為榜眼或探花呢?還須繼續再試,這次御駕親自出此上聯句子,看他們三人誰對得最好。這時三人之中有一人吱吱唔唔,對得含糊不清;另一人只對到二十四個字的“天”字,就認為“天”字是對得最高的了,無法再對下去了,林大欽要求續對下去,嘉靖帝恩准。他就把那人的前二十四字繼續念下去,到了“天”字之後才補上自己的,便成為這樣的下聯。對句是對皇帝的歌功頌德,正是嘉靖帝夢寐以求的,本該到此為止,讓林大欽獨佔鰲頭了。怎奈宗師極力反對,理由是他步人後塵,必須再試其他方面。嘉靖也覺得有理,便降旨他們三人,每人今晚寫詩百首來獻,看哪個先寫得出、寫得好。當夜,這三鼎甲絞盡腦汁,搜腸枯肚。結果兩人都不能如數交卷,唯獨林大欽提前把詩作好。原來,是他平時把家鄉金石宮的九十條籤詩,全都記在心裡,只把它們默抄出來就行,另外再作十首新的,又都是歌頌嘉靖皇帝的,其中一首七律詩是這樣寫的:

士是人間大丈夫,

口稱萬歲連三呼。

一橫永鎮江山久,

兩直平將社稷扶。

加官加爵加福壽,

立功立法立帝都。

主公自有主公德,

月到天心照五湖。


原來這是一首“藏首”詩,前五句首字合起來是一個“嘉”字,後三句首字合起來是一個“靖”字,這怎麼不使嘉靖帝得意呢。當嘉靖帝正要龍鳳硃筆一揮,欽點林大欽為狀元時,突然把手縮回,猶豫不決起來,宗師忙奏問何因,嘉靖帝說:“這天子門生兩耳比朕還大,日後恐怕……”言下之意,是說怕日後林大欽壓過他,說不定還可變成皇帝呢,因為“皇帝是兩耳垂肩”的呀!宗師早已對林大欽持有偏見。便乘機奏議改選點別人。就在這千鈞一髮之際,品大欽品出味道,立即跪奏說:“啟奏萬歲,《金剛經》書裡明文寫著‘牛耳大,龍耳小’。嘉靖聞奏,即下旨派一翰林編修去搬《金剛經》來查,林大欽奏明那語在哪一卷哪一頁哪一行,一翻書,果然如此。至此,一場風波平息,林大欽被欽點?狀元。此聯出、對句還有另一種版本(見下)。


洛水神龜獻瑞,陰九卦,陽九卦,九九八十一卦,卦卦識通三大道,道出伏羲聖王,其形如一。(嘉靖帝)

岐山鳴鳳呈祥,雌六聲,雄六聲,六六三十六聲,聲聲直上九重天。天生嘉靖皇帝,萬壽無疆。(林大欽)

——林大欽殿試時應對嘉靖皇帝(35+35=70字)

林大欽在參加殿試時,皇帝要求每位應考者作一百首詩,他就把家鄉金石宮中的九十九首籤詩寫上,自己再作一首,於是就成為殿試中第一個交卷者。殿試的另一關是對對子。當時皇帝出的上聯是:“洛水神龜獻瑞,陰九卦,陽九卦,九九八十一卦,卦卦識通三大道,道出伏羲聖王,其形如一。”應考中有一人即對曰:“岐山鳴鳳呈祥,雌六聲,雄六聲,六六三十六聲,聲聲直上九重天。”但此人對至此即未能對下去。林大欽見狀,即向皇帝奏道:“臣的下聯已對好了,只是前五句與他一樣。”於是就把那人對的話念一遍後,再續道:“天生嘉靖皇帝,萬壽無疆。”傳說當時嘉靖皇帝非常滿意,就取林大欽為第一名。傳說歸傳說,是否有事實,姑且不論。不過說林大欽拿一個鄉村神廟中的籤詩去應試,這實是無稽之談。至於對對子,林大欽更不會在殿試時公然剽竊他人成果,“偷得半截,湊成一聯”的。以上所引的這對聯語,是否是林大欽抑或他人所作,不得而知。但在明朝嘉靖時期,確也流行過與此聯語甚是相似的聯語。清梁紹壬《兩般秋雨庵隨筆·青詞》條雲:“青詞乃醮壇請禱之詞。明世宗朝,大臣詞臣悉從事於此,以希天眷。有極二者,曾見一聯雲:‘揲靈蓍之草以成爻,天數五,地數五,五五二十五數,數生於道,道合元始天尊,尊無二上;截山角羊竹之筒以協律,陽聲六,陰聲六,六六三十六聲,聲聞於天,天生嘉靖皇帝,帝統萬年。’相傳系夏貴溪手筆。”從這則筆記所載的有關情況來看,在明代嘉靖年間,許多大臣和詞臣都作過這樣的聯語。而所記的夏貴溪一聯,與相傳是林大欽所作的又是何其相似乃爾。從這則筆記記載的也可以看出,生活於明世宗朝的林大欽至少也曾經“從事於此,以希天眷”。

軼事傳說
例俗由來

潮汕有個習俗,兒童每到十五歲,就得履行“出花園”手續,按例就要“咬雞頭、穿紅屐”,相傳這個例俗是仿照當年林大欽少年時期的做法而一直繼承下來的。

少年時期的林大欽,因為家裡很窮,沒法供他讀書,但畢竟他父母親不忍心他失學,經東借西湊,勉強為他交了書費,讓他上學。上學那天,因沒錢買紅鞋,他父母親又難住了。因為學生入學必須穿紅鞋,一是穿鞋是斯文的表現,二是仿效官鞋,意味將來孩子也能當官。最後他父母親終於想出了一個辦法來:到街上買了一雙便宜的木屐,然後用紅油將木屐塗成紅木屐,將它當成紅鞋,讓大欽穿著去上學。

上學第一天,林大欽穿著紅木屐,揹著書包,高高興興地上學了。路上,他看見許多人在圍觀什麼,就好奇地擠進人群一看,原來有一個人手裡提著一隻大公雞,腳下襬著一張紅紙上面寫著:“雄雞頭上髻”,並對圍觀的人群說:“這個對讓你們對,誰若對上了,這隻大公雞就送給誰。但若對錯了,就請送給我一文錢就行。”圍觀的人都不作聲,可能都在苦苦思索。此時適逢林大欽的衣袋裡尚存有一文錢,他暗想,我何不來試一下,若對錯了,這文錢送給他沒多大關係,如若對上了,這隻大公雞抱回去,爹孃一見定然甚為高興。主意既定,林大欽便上前大聲說:“我來對一一‘牝羊頷下須’”。在場的人聽了,都大聲叫好,那個提大公雞的人也不得不連連點頭,並上前把大公雞送給林大欽。林大欽抱著大公雞,歡天喜地地回到家裡,將情形告知他父母親,他父母親聽後,高興極了,便將大公雞殺了,剁了個大公雞頭讓大欽吃,意思是:希望大欽每次考試都得頭名,日後當官戴紅冠。後來,果然大欽考中了狀元,人們才記得他兒時曾有過這麼一件事,認為這是個好兆頭,便在以後凡孩子初入學時,都要給孩子穿紅屐和吃雞頭,這個做法一直沿襲下來.成為今潮汕兒童“出花園”的習俗了。

初當先生

當林大欽讀書讀到十六歲的時候,他父母親覺得實在難以支持下去了,便對他說:“欽兒啊,你已經不小了,咱家實在太窮,你還是想辦法掙錢吧。”林大欽的確是個很聽話的孩子,他聽了父母的話後,便退學回家。但要幹什麼呢?做生意無本錢,做苦力欠力氣。最後經人介紹,決定到附近一個鄉村去當教書先生。

第二天,林大欽便隨這個介紹人來到這個鄉村,見過族長。族長見他還是個孩子,有點看不起他,但又未知這個孩子的學識如何?決定當場試他一試,便笑著對他說:我們這裡有個地方叫‘銀湖院’,院後生長了許多‘虎耳草’,我曾以之打算作一副對聯,可是隻擬出上聯,下聯怎麼也擬不出來。你既然是來做先生,就請麻煩幫我想一想吧。”林大欽笑著問:“那上聯你是怎麼擬的?”族長答:“銀湖院後虎耳草”。大欽聽後又問道:“你們村後不是有個‘金石宮’嗎?聽說宮前面種有不少龍眼樹,你可以用它來作個下聯吧。”族長聽後即答道:“那就有勞先生了!”林大欽聽畢即隨口吟道:“金石宮前龍眼花。”族長見大欽思路靈敏,才華不凡,下聯又對得如此工整,遂答應他在這裡當教書先生,同時對他十分器重。

據《永定縣誌》狀元林大欽曾被現永定高陂西陂村人——林賁山收為養子 原文載:“林賁山,西陂人,性慈祥,有潮陽人士林大欽者,貧寒無依,賁山憐而資助之,勉成其學。後大欽登嘉靖十一年進士,延對擢第一名,告養回籍,道經上杭赴西陂造廬拜謁,執父子禮,今西陂林氏祠尚有狀元匾雲” 。且建有西陂天后宮,西陂天后宮是根據西陂林氏祠課的要求,以賁山公養子林大欽狀元名義建造的文塔,原名印星臺,亦稱狀元塔。始建於1542年。

有一次,翁萬達的丈人孫有慶要過生日,準備大擺酒席,宴請眾鄉親朋友。當時適逢林大欽正在孫有慶家中當先生,按理應請他赴宴的,但眼見孫府的請帖都發完了,就是沒有林大欽的份兒。

孫有慶生日那天,林大欽悶悶不樂地坐在家裡,他母親也為他感到氣憤。

快到晌午的時候,孫有慶的僕人匆匆送來一張請帖,他母親接後打開一看,不覺又呆住了:雖說是請帖,可裡面全沒有一句請人赴宴的言辭。便將其遞給林大欽,林大欽接過一看,只見上面書:“吃盡牛頭肉,豬兒借刀烹;傳書人不見,片言在丹青。”便笑著對他母親說:“孫有慶請我馬上赴宴!”他母親不解地問:“他裡面沒有請你赴宴啊?”林大欽對他母親說:“孫有慶寫的請帖是一則字謎:“吃盡牛頭肉”是“午”字;“豬兒借刀烹”是“刻”字;“傳書人不見”是“專”字;“片言在丹青”是“請”字。連起來就是“午刻專請”。林大欽的母親聽後,“哦”的一聲,高興地笑了。

吟詩借宿

林大欽在外教書時,有一次因事外出,回來時不想天色已晚便到一個叫“黃山”的鄉莊借宿。但他一連敲了好幾家的門,人家都不讓他借宿,生怕是強盜或歹徒化裝來尋麻煩。林大欽氣得罵了一句“黃山腳牛,唔識大鳥!”此時,鄉間有一長者上前對大欽說:“你既是教書先生就是懂得文墨的人,若能以你剛才罵的那八個字,做首‘藏頭詩’,我們就讓你借宿。”林大欽聽後心裡也就明白了:因為當時各地鄉村盜賊甚多,為安全起見,黃山鄉人才不肯輕易讓林大欽投宿。而做好這首藏頭詩,也足以證明他的身份。於是他略思一下,便大聲地吟頌起來:“黃昏步行到此間,山路崎嶇實艱難,腳痠手軟行不得,牛羊歸巢客心寒。唔嘗結交路朋友,識讀詩書也枉然,大鵬飛過庭前樹,鳥巢棲鳳有何妨!”那長者和眾人聽了,都佩服林大欽的高才,也確認他不是壞人,就讓他在黃山鄉借宿了。

潮汕唯一文狀元~林大欽

巧對得妻

有一年,翁萬達的岳父孫有慶又要過生日,照例大擺酒席,宴請眾親友。林大欽是孫有慶聘請來的先生,當然也少不了他的份兒。是日,林大飲應邀參加宴會,因孫有慶十分讚賞林大欽的才華,所以他對林大欽十分器重,入席時,把上座讓給林大欽。此時,翁萬達也應邀前來赴宴,一見上座坐了一個不相識的青年人,便不高興起來。經他岳父孫有慶介紹,才知他叫林大欽,然而他暗想:林大欽只不過是個小小的教書先生,有多大本領,他竟坐上座!便想當著眾人面前,使他難堪一下,便對大欽說:“今天有酒不可無對,林先生敢答我的對麼?”林大欽答:“雖不能說‘敢’,但願聽翁進士指教。”翁萬達聽罷,看見桌上已擺了蟹、蝦等和其他酒菜,便隨口唸道:“叉手蟹.鞠躬蝦,今日敢來陪進士”,林大欽聽了,也毫不客氣地答道:“揚爪龍,展翼鳳,他年要去待至尊”。翁萬達聽後,不禁吃驚地想一一這小子口氣不小啊。

酒過二巡,翁萬達望見燭臺上的紅燭,火舌大而紅,又作對道:“燭火騰騰,如虎弄舌”,林大欽聽罷,側眼看見一傍的香案,輕煙縷縷上升,即答對道:“香菸嫋嫋,似龍翻身”。翁萬達見他才思敏捷,口氣不凡,日後必定成才,便私下與孫有慶商量,將尚未出閣的小姨子許配與林大欽。

正是:林大欽無心答聯對,翁萬達有意拉良緣。

助鬼解難

在林大欽定親後第二年,適逢正趕上魁期,林大欽遂決定上京考取功名,時潮人往京城,都必先從揭陽嶺上之古道,然後過惠州直達番禺,再轉道上京城。這一天近晚,林大欽行至揭陽嶺時(今豐順縣境內),有一些當地人告訴他,前面有個地方叫“白水際”,夜間是不可趕路的。聽說從前有個秀才,也要上京趕考,走到這裡,看見“白水際”這地方山清水秀,別具特色,便無意中哼出一隻上聯來,但怎麼搜腸刮肚,也找不出只下聯來,被同行的人笑個半死。這個秀才頓覺無地自容,一氣之下,競尋短見死了。自此他的陰魂不散,每天天一黑,便在“白水際”附近不斷地、重複地念他那隻上聯,那淒厲慘然的聲音,令人毛骨悚然。弄得過路的人,每到天黑,都不敢從這裡經過,通常是在離“白水際”不遠的小鄉村“黃泥壠”投宿過夜,第二天早上,才敢趕路通過“白水際”.林大欽聽後,心裡想:都是同仁,理當有事相幫,若能為之找只好下聯,以後使他的鬼魂免在這裡作祟,既幫了同仁,又為當地做了一件好事。主意既定,他即乘著月色,單身往“白水際”而來。

林大飲剛走進“白水際”不久,就覺得陰風陣陣,寒氣迫人,加上明月被烏雲蓋住,使之一片陰陰森森,令人可怕。突然,在林大欽的耳邊響起一串異常淒厲的聲音:“‘白水際,白屋白雞啼白晝’下聯何在?哈哈哈……”鬼魂在慘笑著。林大欽見狀,挺起眉頭,大著膽子,迎著鬼魂的方向大聲喊:“下聯在此一一‘黃泥壠,黃家黃犬吠黃昏’”。林大欽吟畢,很奇怪,那鬼魂長嘯一聲而逝。

自此“白水際”又恢復了平靜,人們又在這裡自由自在地通過。

作對過渡

林大欽中了狀元之後,皇帝賜了他假期,以便回家安頓家小和顯示一下威風。他回家後,有一天要到隔河的地方去拜訪一個老友。但到河邊渡口一看,不見一隻渡船,正在為難之時,適逢前面飄來一隻小漁船,船上有一老漁夫正悠閒地在船尾生火做飯。林大欽見狀大聲喊道:“老船家,請你渡我過河可好?”老漁夫頭也不抬地反問:“你是誰?要到對岸幹什麼?”林大欽的隨從聽罷遂答道:“我家老爺便是當今狀元林大欽,要到對岸走訪舊友”。老漁夫聽說是當今狀元林大欽,知道是潮汕有名才子,便有意試他一試,說:“你既然是當今狀元爺,必定才華橫溢。我如今出個對子,你如果對得好,我就渡你過河,但若對不好或不會對,不管你官多大,賞錢多少,我都不願意渡你過河。”林大欽沒法只得叫他將對子說出來聽聽。

這時老漁夫看見前面不遠地方,有一隻載滿西瓜的船,被一陣大風吹到岸邊,遂作對說:“南船載西瓜,被東風打入北港”。林大欽聽後,一時想不出適當的對子來,便竭力思索。忽然聽見對岸有個婦人對她的婢女說:“夏蓮,你回家拿只箕子來,盛些冬蝤送往秋溪。”林大欽一聽,喜上心頭,馬上向老漁夫回對道:“春箕裝冬蝤,令夏蓮送往秋溪”。

老漁夫聽後,連聲稱讚說:“真不愧當今狀元爺。”遂把船靠岸,渡林大欽過河。

戲弄村姑

林大欽中狀元回家度假時,有一次獨自一人外出閒遊,不覺來到一個鄉村,看見有一個年輕貌美的村姑正在河邊洗衣服,褲腿卷得高高的,露出一雙雪白光滑的大腿,幾點水珠綴在腿上面,更顯得美麗迷人。林大欽一見頓覺魂消魄散,心血來潮,遂情不自禁地吟道:“一雙玉箸插銀河,紅裙綠襦映碧波;狀元夫人你不做,豈欲嫁給種田哥?”

林大欽的意思是藉此表白自己的身份,也抒發一下自己惜玉憐香的情懷。然而那村姑也非等閒之輩,她雖然身居山村,但也是個頗懂文墨的人,聽大欽的口氣,分明是個狀元爺,但這樣毫不斯文,口出穢語,公開戲弄她,也就毫不客氣來個“回禮”:“狀元頭上戴烏紗,十年八載難回家;雖然嫁給農夫婿,日間種田夜回家。”

林大欽被她這麼一頂,甚感不光彩,但為了顯示他“狀元爺”的威嚴,又硬著頭皮念道:“我家住在潮州城,刀劍斧頭隨我行;敢取千年老松柏,何況一個婦人家!”

那村姑見林大欽越來越不象話,氣得圓睜杏眼,橫豎柳眉回擊道:“我家就在這河邊,內有火爐共鐵鉗,任你刀槍有多硬,拋進爐中軟如綿!”

林大欽聽罷,知道棋逢敵手,很是後悔,便十分狼狽地離開了。

計救家鄉

林大欽自從中狀元以後,穿的是紫袍玉帶,吃的是山珍海味,住的是紅樓瓊閣。因皇帝很賞識他的才華,所以經常召他進宮,一同下棋行樂。

有一年,適逢廣東省海陽縣大旱,田園顆粒無收,而朝庭照例徵收租稅,加上地方官吏趁機大飽腰包,海陽到處餓孚遍野,民不聊生,一派慘象。

林大欽在京城早有所聞,決心為故鄉解救危難,怎奈皇帝的至高無尚和聖旨之權威,幾次欲言又止,唯恐引火燒身。但他畢竟是個具有狀元才的人,終於想出了一個絕妙的辦法,決定利用皇帝那“聖君嘴”的權威,自己編頌了一首有韻的諺浯一一“棋子將一將,海陽免徵糧”,以便見機行事。

爾後,每逢皇帝召他進宮下棋時,他每將皇帝一下棋,就隨口唸道:“棋子將一將,海陽免徵糧”的諺語來。但遺憾得很,不知過了多少時間,也不知和皇帝下了多少盤棋,皇帝仍然毫無反應。但林大欽毫不恢心,照樣堅持每將皇帝一下棋,依然念出那句諺語來。

有一天,林大欽和皇帝又在下棋了,正殺得難解難分之際,林大欽故意賣了個破綻,讓皇帝將了自己一下棋,扭轉了皇帝被動的棋局,高興之際,皇帝竟情不自禁地也和林大欽一樣,念出了早就聽得滾瓜爛熟的“棋子將一將,海陽免徵糧”的諺語來。林大欽一聽,即跪下道:“謝主寵恩!”並立刻喊來值班官員:“傳萬歲口諭,從現在開始,廣東省海陽縣不用徵收糧食”。皇帝一聽,正要開口制止,怎奈天子金口既出,怎能挽回,只得罷了。

自此,海陽縣免徵官糧,並逐漸恢復元氣,逐漸成為全國一個比較富饒的地方。

短命緣故

林大欽是明代潮汕一個俊秀穎慧的才子,是嘉靖年間考中殿試第一名的狀元,尤以文章超群而名於世。但他這樣一個人才,僅壽長三十五歲,這實在令人痛惜!他為何如此短命,有這麼一段傳說。

相傳古時,每逢有人考中狀元,皇帝就賜他遊街三天,讓他威風一下。林大欽也不例外,當他遊街至御街時,適逢皇后在樓上看見,見他是個漂亮的狀元,甚為憐愛,在他走過皇樓後,皇后情不自禁地呼喊林大欽的名字,意為讓她多看一眼。這時林大欽聽到皇后在呼喊他,要回頭又恐犯“偷看皇帝內人”而被治罪,林大欽遂想出一個辦法來:頭臉保持原來方向,把狀元帽的正面轉向背面向著皇后,這樣算是朝見皇后了。皇后在樓上看得真切,也就明白他的意思,不由喃喃地稱讚說:“林大欽這個短命仔真聰明。”

不久林大欽因對已去世的家慈思念過度,也病逝了。後人傳說:皇后也是“聖君嘴”,林大欽的早逝,是皇后說他“短命仔”的應驗。

潮汕唯一文狀元~林大欽

潮汕唯一文狀元~林大欽

潮汕唯一文狀元~林大欽

歷史評價

林大欽對提倡道學可謂是不遺餘力。不論是在講學中,還是在與友人切磋探研中,他都竭力加以倡導、闡述,以至於使舊裡儒生,不致惑於佛老。而且,他還對其母也竭誠地加以渲染,使其母“不焚香以徼福,不供養以幸報,平心易行,起化門內以及於眾人。”這在迷信佛老之風盛行於全國的情況下,的確是有一定進步意義的。[2]

林大欽生活的時代,正是王陽明心學開始盛行,並進而發展到足以與程朱理學分庭抗禮的時期,潮州各地不少名人顯宦,諸如薛侃一家,楊驥兄弟,陳明德,陳思謙,以至功名顯赫的翁萬達等,都是陽明心學的崇拜者。王陽明便曾直言“海內同志之盛,莫有先於潮者”。林大欽與這群學人,多是至交,常與切磋心學心得,深受陽明學說影響,實際上,他上京赴考,已曾參加過王門學者40多人的聚會。後回潮講學,講的就是陽明心學。《華巖講旨》就是他的講稿,也是他心學研究的代表作。

在《華巖講旨》一文中,林大欽論說的中心內容全在論心學道,這是心學的內核,是研習心學者首必弄清的問題。他明確指出:“諸賢進學,先須理會此心。”林大欽認為,“此心廣大虛空,原無取捨愛惡”,“此心神秘無二,本自條理”。這顯然與此前區別氣性善惡,區別“本體無慾是非之心”與“世情之心”的主張(這種主張一如朱熹的區別“道心”與“人心”),已有原則上的區別。儘管文中還有“妄心”與“正心”的區別,但他將這個區別限定在“妄心即正心”的前提下,其區別也只是從體用動靜上來說,正所謂心體原本“寂然不動,感而遂通”:“心動則妄,不動何妄之有”?也就是說,妄心復於不動,也就無善惡,就是“正心”了。因此“心本無慾,以妄為欲;心本無妄,見欲則妄”,“見可欲而不亂,則性定矣”,“天下殊途同歸,百慮一致”,“是以君子擴然大公,物來順應”。

潮籍學者黃挺一再指出:林大欽的“《講旨》論述是以陽明學說為依歸的”;“《華巖講旨》論心說道的言論,幾乎都祖述陽明”,“連用語都從王陽明那裡搬來”。在王陽明看來,人人都有良知,因而“致良知”的修持方法自然也應該是簡易的。林大欽在《華巖講旨》中在強調讀書窮理的重要作用時,也強調了這一良知說:“諸賢須知吾道原從自心,實存自得”;“聖賢百言,異世同符”;“堯、舜、孔、顏之道,原是愚夫愚婦天然之心”。本著這個精神,他在給友人的信中一再強調修持簡易說:“夫道之至邇至易,不得外求”,“良知故易,良能故簡,易簡天下之理得也”。“易簡之性,本不落於想象”。對因主易簡而出現的“不須讀書”的誤解,他在《講旨》中給予反駁:“若謂讀書為心累,則必不讀書,便有必不讀書心累”,“無心累者,安得書累”。

林大欽的論述,對陽明學說還是有所發揮的。特別是《講旨》中說:“千古聖賢說學,真實平心,原從吾人各足之心。如堯曰執中,文曰緝熙,孔曰一貫,顏曰博約,曾曰至善,思曰明誠,孟曰性善,周曰無慾,程曰性定。”林大欽又分析說,這些學說,誰都聽到了,誰也都能講了,但如果“不察其義,不會於心”,就如同“暝目而辨五色,閉耳而審五音”,那麼,即使是“師曠耳提,離婁面命”,也不能得到了。為此他強調說:“諸賢須知聖賢千言萬旨,皆是形容吾心妙義,乃知至道真從心得,非由擬議。”然後逐—進行闡發“執中”,“緝熙”,“—貫”等,這一定程度上在構建他自己的心學道統,確有其獨特見解,非唯陽明之馬首是瞻。聯繫到他對薛侃《惠生八問錄》的評斷:“近蒙寄《惠生八問》,雖辨問周明,莫非實事,然覺譭譽之心未忘,而精察之功少慢,若顧形跡聲色之末,非我廓然無情之體,勢將治己約,而望人周矣。”其不完全囿於王學的傾向就更明顯了。這一裁斷是很不客氣的,其精神與《華巖講旨》有關”妄欲之心“的分析可謂一脈相承。

此後,由於與羅洪先(字達夫,號念庵,嘉靖八年狀元,授修撰),王畿(字汝中,號龍溪),林春(字子仁,號東城)等信札往還密切而深受龍溪、泰州學派的影響,他的學術思想越來越突破了陽明學說的藩籬。他不但在給友人的書信中經常闡述他的新觀點,而且似還有新的學術手稿問世,所謂“年因無事,遇興輒書,遂爾滿軸”:“欲獻疑於兄(指王畿),以求反啟於我”。同時,還修改了他的《華巖講旨》。因“近有友人刻傳,偶取一帙讀之”,“覺舊日字義有未融處,故而略加刪定”。綜觀林大欽的信札,他後期的學術思想主要有三個方面的新的主張:

一、以“現成良知”論,否定了王陽明的“良知”說。林大欽在《與王汝中兄》信中說:“善惡同於幻化,思慮等於冥濛,清淨均於大道,滅絕齊於生髮,故混於物而不垢,離於物而不淨。”他認為“人心之真,萬古不磨,原自廓然,非由聖傳而有”;“不傳而自明,不求而自至”。這就是說,“道”妙在“無為”,一切都不必去做,求其自然。

二、以“無思無慮”否定“讀書明理”“致良知”的修持方法。林大欽主張本體即工夫。他認為,由於“道以無為為妙”,“非人力為之”,所以心學之道只在於讓心縱橫自在,無思無慮,即滅即生。在他看來,什麼“致良知”,什麼“讀書明理”,都是不可為的,也是多餘的,而且可以說是書讀多了反而把人弄糊塗了。他在組詩《感興》中,對這一思想更是抒發得淋漓盡致,諸如“所困在群書”,“開顏抑遺帙,茫然失所宜”,“神德本自然,豈為知識迷”,“斯理苟能明,何必讀多書”等等否定“讀書明理”的詩句,觸目可見。

三、以“託志泉石,安命樂天”否定“立德、立功、立言”的道德觀念。立德立功立言是中國封建時代土大夫公認的價值準則,被稱為“三不朽”。林大欽撰寫了《駁》一文,對這“三不朽”給予無情鞭笞。他嚴肅指出,以此“三立”為不朽,讓人們去“奔走功名,蹺足富貴”,那是“詭異流遁,飾行動眾”,使人喪失本性。為此,他極力主張“託志泉石,安命樂天。縱心容冶,逍遙自然”。與此同時,他一反“無慾”主張,提出了“今之所稱無慾者,寡慾而已矣”的新的道德價值取向。當然,這種“寡慾”主張與否定“三不朽”似一致,又不一致。否定“三不朽”不是“無慾”了麼?大概“託志泉石”也是一種欲罷。

林大欽學術思想上的變化,有他個人的社會經歷的特殊原因。嘉靖讚賞他的文章,但嘉靖遠非明君。他的政治主張得不到實施,朝政日非以至根本就不可收拾,“從此功名之心益消,任放之情轉篤“陽。從積極人世到消極出世,從致良知到道妙無為,從讀書明理到何必讀書,這都是林大欽的必然歸宿。而陽明心學的發展規律似也可從中悟到其必然性。

潮汕唯一文狀元~林大欽

潮汕唯一文狀元~林大欽

潮汕唯一文狀元~林大欽

潮汕唯一文狀元~林大欽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