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0塊能輕易招到大學生,卻招不到一個農民工?

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由於孩子的教育問題被高度重視,讀書也被很多家庭視為實現人生跨越發展的唯一途徑。因此很多家長無論自己受何種苦,都會盡力去滿足孩子的生活和學習需求

3000塊能輕易招到大學生,卻招不到一個農民工?

在以前那個計劃經濟時代,考上大學就是鐵飯碗,國家包分配,不愁找不到工作,這是多少人夢寐以求的事啊。

3000塊能輕易招到大學生,卻招不到一個農民工?

現在是市場經濟時代,已經告別了低價農民工時代,卻迎來低價大學生的時代。3000塊你可以僱來大學生,但你卻僱不來農民工。這句話在看似在嘲笑著當代大學生的“廉價”,其實也揭示了大部分大學生的真實生活狀態。

3000塊能輕易招到大學生,卻招不到一個農民工?

一個初出茅廬的大學生,剛出來工作,因為沒有工作經驗,月薪也只能在3000塊左右。而剛出來的農民工,一個月工資遠超這個數。

3000塊能輕易招到大學生,卻招不到一個農民工?

(某建築工地工資)

但是,大學生工資不如農民工就等於讀書無用嗎?我認為不然。

換個方面想,不一定是大學生畢業生的工資在不斷降低了,而是農民工的工資在不斷增高,物以稀為貴,經濟社會本就如此,現在大學都在擴招,大學生遍地都是。

長期以來,農民工的付出與工資一直不成正比,現在只是逐步迴歸到相對匹配的水平。這是正常的趨勢,也是一種可喜的現象,這說明體力勞動的價值越來越受肯定,底層勞動者的權利越來越受到尊重。

3000塊能輕易招到大學生,卻招不到一個農民工?

有人會說,現在的大學生,拈輕怕重,眼高手低,心比天高,命比紙薄;農民工要養活一大家子人,不怕苦不怕累,只要有錢就會拼命幹。這是大家對現在大學生最普遍的看法。

但是,小編認為,這種說法未免過於片面,不是不能吃苦,而是不能接受無意義的吃苦,能上大學的都經歷過高考的檢驗,高中每天早上五點起床,晚上十一點睡覺,這並不比公司上班輕鬆。

3000塊能輕易招到大學生,卻招不到一個農民工?

既是作家,又是車手,還是導演的韓寒,他在高一輟學,但是現在過得風生水起,常常被一些青春期的孩子視為“讀書無用論”的一個代表人物。

3000塊能輕易招到大學生,卻招不到一個農民工?

然而,韓寒曾親自發文《我所理解的教育》中提到:

退學是一件很失敗的事情,說明我在一項挑戰裡不能勝任,只能退出,這不值得學習。

值得學習的永遠是學習兩個字本身。

在完成基礎教育之後,你可以選擇離開學校,前提是你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和學習,並承受代價。成功的例子也不會很多。

天才是少數的,更多的人是盲目自信草率式的退學。那些已經成功的人告誡我們的是,想要出人頭地,上學讀書是最高效的手段。

再者,上大學的意義也不僅僅是為了高收入,更重要的是充實思想,提高人生境界,掌握學習的方法,而這些的附帶功能就是社會地位和工資的提升。讓你的認知處於時代的前列。

在獲得基本的謀生能力之外,一個人還需要獲得應對這個紛繁複雜的世界的能力,讓你的認知處於時代的前列和獲得內心平靜的能力。

3000塊能輕易招到大學生,卻招不到一個農民工?

雖然現在很多人都宣揚讀書無用論,但是不可否認的是,很多崗位對學歷都有硬性要求,學歷就是一塊敲門磚。它給你選擇工作的權利,給你取得成功的機會和資格。

3000塊能輕易招到大學生,卻招不到一個農民工?

從短期看來,大學生的工資是沒有農民工的高,但是長期看來,大學生比農民工更有挖掘潛力。

知識會讓你受益終生,所謂“知識改變命運”,其實說的是知識會提高你對世界的認知,從而有了更好的人生選擇。

3000塊能輕易招到大學生,卻招不到一個農民工?

有知識是優勢,有力氣也是好事,工作沒有高低貴賤,現在社會的生存法則是:適者生存,不適者淘汰,只要肯做肯努力就會有不錯的收穫!想要不勞而獲肯定是妄想。

3000塊能輕易招到大學生,卻招不到一個農民工?

大學畢業生的工資較低是不可否認的事實,但擺脫這一窘境的唯一途徑就是通過工作鍛鍊自己,成為真正的人才,提高自己的身價,而不是怨天尤人,甚至認為大學生的身價天然高於農民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