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地方從何時起被稱為“桂林”?

這地方從何時起被稱為“桂林”?

我們知道桂林使用“桂林”這個名稱與秦始皇設置桂林郡沒有關係,只是用了秦桂林的名稱,這一點明人張鳴鳳就辨別清楚了;也不是因為北宋人寫的《新唐書》說“江源多桂,不生雜木”而稱桂林,南宋人范成大早就說過“桂林實不產桂”,桂林被稱為桂林與有沒有桂樹無關。

那麼桂林這個名稱是什麼時候、怎麼會使用到我們這個地方的?


這地方從何時起被稱為“桂林”?


瞭解一個前提

我們桂林之所以被稱為“桂林”有一個前提,就是“桂林”這個名稱已經不在其它地方使用了。如果還有其它地方使用“桂林”這個名稱,人們再把我們這裡稱為“桂林”,是會混淆的。


這地方從何時起被稱為“桂林”?


自漢武帝平嶺南置零陵郡,下有始安縣(公元前111年),這是桂林有正式的行政單位名稱的開始。之後,始安縣之稱一直使用到唐中期的至德二年(公元757年)改臨桂縣,有八百多年;期間始安縣歸屬的州郡府是零陵郡、始安郡、桂州、靖江府,所使用的名稱都與“桂林”兩字無緣。

而自漢武帝平嶺南撤銷秦桂林郡,與桂林之稱有緣的是南部的鬱林郡所屬的桂林縣,方位在今桂中柳州、象州、武宣一帶。這個桂林縣一直存在到唐初龍朔二年(662年),桂林這個行政單位名稱才暫時退出了歷史舞臺。有了這個前提,我們的桂林被稱為桂林才成為可能。如果柳州、象州一帶的桂林縣一直存在到宋元明清,那麼桂林之名就是柳州和象州的,而與我們是失之交臂的了。


這地方從何時起被稱為“桂林”?


唐人開始用“桂林”

我們這地方被稱作桂林,只能是在唐初龍朔二年後。第一個把桂州始安稱為“桂林”的人,是初唐詩人宋之問。他於唐景雲二年(公元711年)流放寓居桂州,作詩《始安秋日》,首句是“桂林風景異,秋似洛陽春”,宋之問將秦留下的桂林之名與一個長期被稱為始安的地方聯繫起來。


這地方從何時起被稱為“桂林”?


為什麼說首先是宋之問?因為在他之前雖有人用桂林之稱,比如西漢辭賦大家司馬相如,他有詩云:“出乎椒丘之闕,行乎洲遊之浦;徑乎桂林之中,過乎泱莽之野”,詩中的桂林是桂花樹林。再如東漢的張衡,其詩句“我所思兮在桂林”,這個桂林指秦古桂林。而兩漢時期在今桂中的柳州、象州一帶的桂林縣還存在,詩人不可能指始安為桂林。當然,如果有人發現在龍朔二年之後到宋之問之前的五十年間還有人用桂林指始安,那將另作討論了。


這地方從何時起被稱為“桂林”?


宋之問在桂林作詩比較多地使用桂州之稱,也用始安,但是他的“桂林風景異”的“桂林”是有影響於後的首創意義的。宋之問以後,雖然唐人的詩文大量使用桂州,但也使用了許多桂林之名,說明桂林名稱的地方指向已經轉移過來了。

不過唐人使用的桂林的地理概念有點複雜,有的需要辨別一下。比如唐大曆十二年(公元777年)的桂林石刻《平蠻碑》,首句“維大曆十一年,桂林、象郡之外有西原賊率(同帥)潘長安偽稱南安王”,用的就是秦桂林、象郡的概念,因為那個賊首潘長安造反的西原為今廣西邊境大新縣,在秦桂林、象郡之南。


這地方從何時起被稱為“桂林”?


另一些詩文中的桂林指的是兩漢之後在今桂中曾有的桂林縣。比如中唐詩人盧綸《逢南中使因寄嶺外故人》,首兩句:“見說南來處,蒼梧接桂林”,已有注家指出詩中桂林是漢之後在桂中的桂林縣,那時的桂林縣與蒼梧郡接壤。詩人的朋友要去的地方是蒼梧,不是桂州。

從初唐、中唐到晚唐,有一個逐漸將桂林之名指向桂州即今桂林的趨向,為桂林之名最後移用到今桂林身上做好了鋪墊工作。


這地方從何時起被稱為“桂林”?



宋代定型成別名

北宋和南宋,人們都願意將桂州、靜江直稱桂林。

而本地人士臨桂人則自稱桂林人。南溪山劉仙岩石刻有宋人歐陽闢作《唐少卿遇仙記》文,首句“唐著作,子正,桂林人”。著作是官職著作郎,人名子正。南溪山劉仙岩紀念的劉仙就是臨桂人,巖中有南宋石刻《張真人歌》介紹劉仙:“劉君諱景,字仲遠,桂林人”。


這地方從何時起被稱為“桂林”?


這說明將桂林直接指代桂州、靜江已經為社會普遍接受,桂林已經與桂州、靜江劃上了等號。有了這樣的群眾基礎,有了幾百年的積累,南宋後期的地理總志《輿地紀勝》將桂林正式列為別名。別名者,正名之外常用之名稱。南宋最後一本地理總志《方輿勝覽》又進了一步,直接將桂林列為“郡名”。郡名者,州郡之名稱。史籍最後肯定了人們將桂林之名移用過來的結果。元代完全是同樣的情況,到明初洪武年桂林成為正式的行政單位名稱,靜江、桂州、始安都成了古名,那是水到渠成、順理成章的事了。


這地方從何時起被稱為“桂林”?



無忘原脈即始安

秦之桂林因木而名,桂樹成林,那是美好的名稱。因為眷顧秦桂林這個美好的名稱,唐宋人士選擇有美好山水的桂州、靜江,將美好的桂林之名從今桂中的柳州、象州一帶承接過來,不讓它在歷史中消失,就用在今桂林身上。

這是一個經過很長年代的社會集體的地名文化創造活動。清嘉慶七年的《臨桂縣誌》做了這樣的總結:“桂林山水名天下,發明而稱道之,則唐宋諸人之力也”。可以這麼說“唐宋諸人之力”立了兩大功勞,一使桂林山水成名於天下,二是為桂林之名移用到今桂林身上做了歷史性的選擇。


這地方從何時起被稱為“桂林”?


若問我們的桂林之名是怎樣得到的,簡單地說唐宋人叫出來的,叫得多了時間久了,最後成為正式的行政單位名稱。我們桂林有了美好的名稱,但是我們桂林人不要忘記自己原先是始安人。南宋桂林本土文才張仲宇作文:“桂林為廣右二十五州之都會“,而他是清楚地記得“城北七里崗嶺盤紆,即始安原脈”。他的“原脈”提示是很好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