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大部分的人都有從眾心理?

影零亂


某一次,你第一次到某一個地方旅遊,過馬路的時候,自覺的站在路邊等紅綠燈的交替,但是你看到了很多人不看紅綠燈,只看當時有沒有車,你在那裡站了一會兒,看到不少人會看你,於是也跟著大家一起過馬路。

另一次,你到了另一個地方旅行。到了十字路口,正值紅燈,正當你抬起腳準備過馬路的時候,發現旁邊的人都自覺等綠燈,於是你放下了剛抬起的腳,和大家一起等。

為什麼我們在多數情況下會選擇從眾?因為

人類是社會性動物,這決定了我們的生活會處在個人價值取向和社會要求再從的價值取向之間的緊張衝突中。

多數人在社會生活中總期望達到兩個目標:一是確保自己的意見是正確的,二是通過不辜負他人的期望來贏得他人的好感和認可。而多數人都會認為自己最初的動機是希望自己做出正確的判斷,而別人最初的動機是希望贏得他人的好感。如此,當我們身處於一種不確定的場合,或者物理現實越來越無法確定時,我們就會越來越依賴“社會現實”,也就是說,我們更可能遵從他人的行為,因為此時的群體能提供給我們所期待的有價值的信息。為了獲取恰當的信息,我們會觀察別人的言行並作出從眾行為,而這種結果往往更具威力,也更持久。

舉個例子,當你第一次進西餐廳吃牛排,服務員問你要幾成熟,你心裡想著電視裡好像說的都是“七成熟”,但是,旁邊的人卻說服務員說“八成熟”,於是,你決定跟服務員說“八成熟”。實際上,牛排幾成熟,熟到什麼程度最合適,在英語裡的表達是medium well,即切開牛排見斷面中間至於一條較窄的紅線,肉中的血水已近幹。而這個表達僅僅是一種習慣用法,並沒有明確表示是七成熟還是八成熟,在外國餐廳,你可以用medium well,在國內的餐廳,你用七成熟或八成熟都是沒問題的,關鍵在於個人口味。但因為是第一次點餐,旁人的做法自然而然成了一種參考意見。

如此,我們可以知道,從眾在某些情況下,是一種讓我們更加適應社會的自然反應。假如我們身處一種自己的知識、經驗等等也無法獨立判斷正確與否的環境中,我們只能依據tarnish的行為去行事,當類似的情景再次出現時,我們便不再需要判斷,會下意識的重複剛學到的行為,而無需任何暗示,除非我們後來清楚的證明了自己的行為是錯誤的或者不恰當的。

但,有時候,即使明知自己的行為不恰當,我們還是會選擇性的支持,這是因為

人人都要面子

人在社會生活中,面子的重要性佔一定的比例,如果有人說自己完全不要面子,那是不可能的,要不要面子,只在於什麼樣的場合。

為什麼即使我們有交通規則,不少人還是會選擇闖紅燈。因為大部分人都這麼做,你不做,你就成了異類。

同樣的,在新冠疫情那麼嚴重的歐美,為什麼還是很少人戴口罩,尤其是年輕人,除了當地口罩稀缺是一個原因,還有一個原因是,在歐美人士的觀念裡,除了醫院裡,只有得了傳染病的人才會戴口罩。也就是說,口罩在某種程度上,成了他們衡量一個人是否身體健康的標準,因而就不奇怪大部分年輕人都不戴了。即使有些想戴,迫於群體壓力,也會選擇性從眾(當然,也有一部分人不在乎別人的眼光,堅持戴口罩)。

再比如,我國的喪葬習俗。喪事喜辦,儘管花了很多錢,但有的地方還是想盡辦法都要辦,哪怕是借錢來辦。這其實也是一種從眾,帶著某種虛榮。

這類從眾背後,最重要的因素是吸引力和認同感。作為群居性生物的人,認同感是人的一種心理需求,是人的一種歸屬需要。如果一個人在社會中經常被人視為異類,顯而易見,他的內息是失落的,不平衡的、孤獨的。因此,我們或許不是一直在從眾,在總會在某些情況下從眾,以便自己顯得比較合群。

在今天新冠病毒肆虐蔓延的情況下,為什麼我們國人多數不會不戴口罩,到處亂跑,或者專門給人添堵的。這就涉及到了

規範壓力

每個群體都有自己的規範,可以是明文規定,也可以是約定俗成,非正式的規定。為了融入群體,群體成員會盡可能的遵守規範,不願意因違背準則而被其他成員孤立或受到其他成員的譴責,因此會跟從多數人的選擇。

畢竟,人的行為,在某些情況下還是需要有點束縛的。自由是因為不侵犯他人的正當利益,不損害他人的正當權益,才有了真正的自由。如果每個人都可以為所欲為,社會就不再是社會,而是叢林。

在這種情況下,國家提醒大家出門戴口罩,沒特殊情況不要外出,採用“社交隔離”的方式輔助對抗瘟疫。這個時候,如果有誰不配合,很容易就受到民眾的譴責,尤其是信息發達社會的今天,一點點小事都能上網,但凡理智點的人,誰也不願意在這種情況下,被人們口誅筆伐。因此,這個時候多數人會尊重規則。

這其實還涉及到了從眾的另一個因素,即獎懲制度。

從這個角度講,不尊重疫情期間的防控規則,不配合,而受到譴責,甚至被拘留,就是一種懲罰,而作為人,大多是不願意受到懲罰的,相較而言,人們更傾向於得到獎勵。

獎勵之所以受到人們的青睞,是因為它不是任何時候都有,這就需要談及影響從眾的另一個因素:

僥倖心理

所謂僥倖心理,就是無視事物的本質,或違背事物本質的發展規律,違反那些為了維護事物而制定的規則,想根據自己的需要或好惡來行事,並希望事物按照自己的意願來發展,甚至發展成自己期待的結果。簡單的講,就是妄圖通過偶然的機會去獲取成功或避免災害。

這種情況最常見的就是在消費方面。例如,商家打折。在瞭解了相關信息後,儘管知道了商家打折的貓膩,但還是抱著一種“買到就是賺到”的僥倖心理,參與了消費,尤其是雙十一、雙十二這樣特殊的消費時段。每逢這個時候,快遞註定是爆倉,快遞小哥註定忙碌不已。為什麼?因為商家並不僅僅是單純的打折,還有一大堆的贈品,如此,怎能不讓人心動。尤其當你很心儀某一樣事物,而平常價格又讓你覺得很高的情況,降價,在某種程度上,會讓你覺得自己省了一筆,加上贈品,就好比是一種獎勵。

當然,僥倖心理也不一定和獎勵有關。例如,詐騙。儘管相關部門一直在宣傳謹防詐騙,也揭示了不少詐騙手段,甚至可以說,有的詐騙手段本身就不是很高明,但還是有人中招了。中招的原因除了人的貪慾,還有一種僥倖心理,“總不會那麼湊巧我就被騙了”是不少人當時的內心寫照。

不過,在有些時候,僥倖心理也帶著點自私。例如,這次疫情中,那些不配合戴口罩的人。前兩天,某位開奧迪的小哥在路上懟勸他戴口罩的小姐姐,這個視頻相信很多人都看了。不配合,除了覺得自己財大氣粗,高高在上,還因為覺得自己是幸運的,不至於那麼倒黴染上病毒。因此,在這次疫情期間,也出現了一些小型從眾行為,也就是我們看到的不配合,有的甚至挑釁,例如舔門把。再例如,網絡噴子。由於發言匿名,多數噴子覺得自己不用擔責,加上相關法律還不夠規範,有時候一群噴子造成了一人的死亡沒有承擔相應的責任,於是噴子們繼續噴,因為他們覺得自己不會那麼倒黴就被逮住。

但有些情況下,影響從眾的卻是一種。

信息壓力

很多人都知道,國內房價一直呈上升趨勢,儘管曾經有消息表示,會控制房價的漲幅,但這並不代表房價會下降,不上漲,或者說比以前漲的幅度小就已經是很不錯了。而這個時候,出現了一些所謂的學區房,就造成了很多家長為了能讓孩子上個好學校,不得不多買一套房子,或者不得不專門買某個地方的房子。這就是一種信息壓力,即當一個人認為他人的信息比自己的更加準確時,會選擇相信他人的答案。經驗使人們相信多數人的選擇往往比個人的選擇更準確,因此會選擇跟從多數人。

學區房,其實也含了一方面這個道理,雖然我們知道這是一種政策或者說制度。但買學區房,卻是因為這個制度信息而形成的一種從眾心理。

信息壓力所造成的從眾,還有一個很典型的例子,就是希特勒的納粹。不得不說,希特勒的智商的確很高,他利用群體龐大的數量,製造了一種集體壓力,混淆了正確和錯誤的觀念,而使得當時不少人追隨他,造成了二戰期間的許多屠殺慘案。

信息壓力有時會造成人們的誤判,例如,非典期間,對於鹽和醋的哄搶,這其中有一些不良商家的炒作,也有民眾由於恐慌心理和知識儲備不夠造成的信息誤判而引發的從眾。或者,我們這麼解釋,當你看到某一個東西正在被大量採購時,你會下意識的認為,這個東西即將短缺,因為這個信息誤判,會自覺的跟著搶購。

如此一分析,我們會發現,影響從眾的因素並不是單一的。

也就是說,在一個從眾事件裡,影響從眾行為的因素可能不止一個。

例如,北京街頭,我們看到很多人上公交會排隊,過馬路會看紅綠燈。為什麼?因為有交通協管在維持秩序,這是信息給人的影響而決定作出什麼樣的舉動。如果此時你插隊,有人會說你,因為大家都排隊,假如你再和人理論,很可能就成了“網紅”,基於面子,你不會這麼冒險這麼做。這個時候影響你作出從眾行為的,不僅有信息壓力,還有面子、規範壓力、社會適應性。

由此,我們可以看出

影響從眾的有三方面因素

1.群體因素

群體的規模、凝聚力和一致性對從眾有著一定的影響。

當群體的一致性很明顯時,個體迫於壓力,會選擇從眾,而如果群體一致性不那麼沒明顯,個體的從眾行為就會明顯下降。

而如果一個群體的凝聚力越高,個體對自己的群體認同感就會越強烈,因此也越容易產生從眾行為。

在某些情況下,群體的規模對從眾也有著一定的影響,人們的從眾性會隨著群體規模的增大而增大。

2.個體因素

這並不表示所有的人都會從眾。往往在群體當中,地位越高、權力越大、越具權威性的人,往往越不容易從眾。

而一個自我評價低、自信心不足或沒有主見的人,往往很容易從眾。

另外,當人們對刺激對象瞭解越多,掌握的知識或經驗越多的時候,人們也比較不容易從眾,反之,則很容易從眾。

此外,當一種意見被率先表達出來,人們就會強烈道的意識到自己已經選擇了某種態度。

從性別和年齡上來說,年齡越小的往往越容易從眾,比如兒童和青少年。

3.場景因素

影響場景的主要有刺激物的清晰度和時間因素。通常而言,越是模稜兩可的刺激,人們越容易作出從眾行為,而如果刺激物正好處於交互作用的早期,從眾發生的概率也更高。

綜上所述,決定人的從眾心理的,不是單一的因素。從眾有利也有弊。有利的方面,是使我們在新的環境迅速適應社會;不利的方面則是容易使人失去個性和責任心。

以上是我的回答,如果您還有其他疑問,歡迎下方評論區留言,共同探討。


這裡是心理諮詢師裡外雅堂,碼字不易,如果你贊同我的觀點,請點個贊;如果我的回答對您或您的朋友有幫助,請轉發給他們。謝謝!


裡外雅堂



尋找哪片陽光8270\n


從眾是指個體在群體壓力下自願的與群體中大多數人行為、信念、認知、判斷保持一致的現象。

從古至今,從眾現象就一直存在,人們之所以出現從眾現象主要是由幾個原因:

一、尋找可以作為參考的標準

在情景不確定的時候,個體往往會參考大多數人的行為、判斷。

這種情況最常見的就是:從一個不熟悉或者陌生的地方下火車之後不知道出站口的位置,這個時候個體就會跟隨其他剛下火車的人行走,因為個體知道跟隨大多數人走一定能夠到出站口,這個時候個體的從眾就是尋找可作為參考的標準。

還有就是謠言的傳播也是情景不確定時的一種從眾現象。

二、群體的凝聚力也是出現從眾現象的原因

群體凝聚力高就是群體對成員吸引強度大,個體之間有密切的情感聯繫、有很高的包容度以及一定的控制力。在高凝聚力的群體中相比低凝聚力的群體,個體很容易出現從眾現象,因為高凝聚力群體中的成員相互認同感比較強,強的認同感會讓成員形成統一。

最常見的一種情況就是打群架,特別是以前,兩個班級之間打架的時候,凝聚力高的班級男生基本都會去,不管是不是和自己有關。

三、為了適應環境,讓自己“正常”化

在一些地方會有很特殊的規定或者特殊的習慣,如果個體不和大多數人一樣就會被排斥或者無法在這個環境中適應。這個時候個體就會跟隨大多說人的行為或者認識、想法。

這個情況就是一些企業或者公司有自己獨特的文化,在個體成為員工的時候,就需要去適應,不然就無法自這個環境中生存。就常見的就是;一些公司會要求員工每天在某個時間段集體跳舞,雖然個體個能不認同這個事情,但也會和大多數人一樣去跳舞。

四、對偏離群體的恐懼

人是群居性的,在社會上人是群體的,在一個群體中,如果個體不按照群體規則規定做事,就會需要面臨巨大的群體壓力,因為在群體中人們會喜歡、接納和他們一致性的個體,而排斥、討厭和他們相反的個體,甚至會敵對和他們不一致的個體。如果在一個群體中個體出現了偏離群體的情況,個體會受到各種打擊報復,所以個體在嚴重的懲罰下會進行從眾。

這種情況在古代皇帝與官員之間常見,皇帝決定一件不是很英明的事情之後,一些官員會贊同,可能少數官員會反對,而另外一部分官員會看支持和反對哪方的人多以及說話份量中,然後選擇最合適的一方去支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