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貧而無怨難,富而無驕易”。怎樣理解?

朱八戒CC


這句話出自《論語》,“貧而無怨難,富而無驕易。原文是子曰:“貧而無怨難,富而無驕易。翻譯現代意思,就是孔子說:“貧窮而沒有怨恨很難,富貴而不驕矜至很容易。”孔子認為富足了而不驕傲容易,貧窮時保持心態平和就難了。[靈光一閃]人在解決生活溫飽問題後,再去追求禮樂文明是不難做到的;但倘若總是生活在艱辛貧苦之中,就很難繼續保持平和的心態了,必然不堪其憂。[祈禱]對於通篇的背景與理解,我認為:君子當貧而無怨,人在經濟上富足了,通常會奢靡驕縱,人在經濟上貧窮,就會人窮志短,抱怨社會不公,在孔子看來,這些做法都是缺乏修養的表現。貧而有怨是常態,危害也很大,所以君子應該追求"貧而無怨"的精神境界。要想做到這一點,除了加強道德修養之外,最重要的是要有一個平和的心態。另外,平和的心態還有助於提升我們的人生境界,人生在世,不可能與得失劃清界限,否則生活將失去依託。[玫瑰]但是,我們完全可以把得失看得輕一些,這樣一來,很多我們所謂的"困境",也就微不足道了。所以,陷入貧窮並不可怕,有時候這種困境還能促進我們成熟,而保持良好的心態,則是修成"貧而無怨"美德的關鍵。

另外,貧窮和富有,在《論語》裡所論述的表現,多次出現,相互都可以印證。[奸笑]實際上,不管是貧而無怨難,還是富而無驕易,都是難度很大的,不存在誰容易誰難的情況,而這兩者正是人所處於世界的,一些基本的原則。[送心]在禮樂治國的那個時期,貧而無怨難,富而無驕易很重要,這也是君主制度所賴以存在的條件,在孔子之後的社會里,禮和樂,漸漸的讓步於利。於是,各種法典就開始大行其道。禮和樂漸漸地就被法典所取代。最終人們真正地認為,只有法典才是正道。






小卓卡片說


如果你出生在一個貧困家庭,不要怨父母,也不要整天怨生活艱難,自己應該放下怨氣,積極爭取,努力奮鬥改變命運,如果生在富裕家庭,不要好吃懶做,坐吃山空海也幹,不要瞧不起窮人,覺得自己高高在上,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風雲莫測,說不定也有落難的一天。所以貧而無怨難,富而無驕易。


四季芬芳500


《論語》中,記載了這樣一番對話。子貢曰:“貧而無諂,富而無驕,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貧而樂,富而好禮者也。”子貢曰:“《詩》雲:‘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謂與?”子曰:“賜也,始可與言《詩》已矣,靠諸往而知來者。”翻譯成現代文,大體意思是:

子貢說:“貧窮而不逢迎諂媚,富貴而不驕奢淫逸,怎麼樣?”孔子說:“可以,但不如貧窮仍然快樂,富貴而喜好禮節的人。”子貢說:“《詩經》上說:要像製造玉器那樣,‘切割、銼刻、雕削、磨光’,是不是講的這個意思?”孔子說:“賜呀,現在可以同你談論《詩經》了,因為把前面的道理告訴你,你可以領悟後面的道理。”

這是一段師徒之間的簡短對話錄,孔子意在啟發子貢做一個“貧而樂,富而好禮”的人,但其中包含著深刻的教育智慧。

一是從這則對話我們可以看出,孔子和徒弟之間在人格和地位上是平等的。弟子可以擺出自己的觀點,與老師展開面對面的討論;老師沒有武斷地否定弟子的觀點,而是循循善誘,將討論引向更高層次,並讓弟子悟出其中包含的深刻道理,這大概就是“啟發式”教學吧!可見,啟發式教學必須建立在師生地位平等的基礎上,如果老師高高在上,唯我獨尊,強迫學生接受自己的觀點,啟發式教學就成了一句空話。

二是從這則對話我們也可以看出,孔子具備高超的表揚藝術。當子貢悟出“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的道理時,孔子適時進行表揚,高度評價子貢對《詩經》的感悟已達到老師的水平,並且明白了其中的道理。這種表揚有理有據,發自內心,能大大激發學生的求知慾望,不同於“你真棒,你真行”之類的套話。

三是從這則對話我們還可以看出,無論是加強個人修養,還是做學問,都要養成“切磋琢磨”的習慣。討論就是一種切磋學問的好方法。俗話說,真理愈辯愈明,由於受認識水平的限制,自己認為正確的觀點,別人可能有不同的意見,經常與別人討論問題,尤其是與哪些比自己學識水平高的人討論,可以及時糾正自己的偏面認識,提高學識修養。日常教學中,教師要在學生中大力倡樹討論問題的良好學風,遇到問題,不但要和同學討論,還要敢於和老師討論。

四是通過這則對話,還使我們明白了做學問要“舉一反三”的道理,也就是孔子所說的“告諸往而知來者”。有的學生讀書、學習不求甚解,教一會一,不知變通,不能用同樣的方法解決變式類問題,從而影響了個人今後的發展。“舉一反三”實際上是一種良好的思維習慣,這種習慣需要教師在日常教學中有意識地培養。

很高興回答這一問題,個人管見,不當之處歡迎“關注”作者繼續交流!本回答選自作者新浪博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