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清軒業績暴增,24小時起死回生的奇蹟,醫美行業可以複製嗎?


醫美行業觀察導讀:

殘酷的疫情衝擊下,大量企業已經瀕臨破產,山茶花油品牌林清軒在這股逆境中卻做到業績暴增234%,憑藉全員營銷,全員all in 短視頻佔領高地,也成了朋友圈的“新網紅”,林清軒活下來的底層原因是什麼?具有可複製性嗎?我們能怎麼學?帶著問題,我們請教了先後服務於廣州寶潔、歐詩漫、阿芙精油等的化妝品培訓專家曹宇老師。以下為曹宇老師的詳細解讀,授權於醫美行業觀察首發。


林清軒業績暴增,24小時起死回生的奇蹟,醫美行業可以複製嗎?

曹宇


工信部社群架構與管理運營高級導師


納斯達克上市公司高管


國內知名化妝品全國培訓經理,先後服務廣州寶潔,韓國愛茉莉,自然堂,歐詩漫,阿芙精油等。


逆襲的特點:猝不及防


美業是零售業、也是服務業。在所有的復工政策名單上,都是待定狀態。


在不確定的因素下,美業又無絕對號召力度的大佬搖旗吶喊。所以在疫情剛剛開始的時候,大家的聚焦點,都被西貝引爆了。


西貝的賈總喊出了餐飲業的危機現狀,引發了餐飲業的吶喊和自救行動,老鄉雞老總直播撕掉員工減薪的請願信,與弟兄同進退,海底撈配送賣菜自救,木屋燒烤直面困境,喊出了不為面子當英雄,要先活下去的吶喊!


“帶頭老大”這一舉動帶來的連鎖反應還是非常明顯的。政府積極響應的第一輪政策,就此出臺。

美業的同仁們,一直以餐飲業做參考座標,努力在一切細節裡推演美業要面對的問題。


房租、員工工資、運營成本……一樣是挺不過三個月啊!醫美行業的社群裡,一時間不約而同的喊出了一個聲音,誰來為美業吶喊,像西貝的賈總那樣,為行業爭取政策扶植!

林清軒的逆襲案例,橫空出世的措不及防。沒想到事情也同樣以一封信為契機,引發了蝴蝶效應。


林總的那封《至暗時刻的一封信》,帶著深深焦慮,直言不諱當前嚴峻的形勢和危機中的機遇,強調“真正的困難還沒開始”,激勵全體員工必須振作,面對公司生死存亡的至暗時刻。

誰也沒有想到,在中國傳統化妝品行業,三歐一美、自然堂等主流品牌控制話語權的局面裡,林清軒揭竿而起,成為了這場化妝品零售行業自救吶喊的第一人,也引發了整個美業的關注。

24小時,員工被激活的狀態下,配合數字化運營助攻的技術手段下,同仇敵愾,破釜沉舟的林清軒自救逆襲成功,殺出了一條血路。


活下來的背後:信心+數字化+品牌力


“信心+數字化+品牌力”,創造的奇蹟不是來自偶然。


從寶潔的玉蘭油、韓國愛茉莉、阿芙精油、歐詩漫、自然堂……做了十多年的化妝品,林清軒一直都在視線內,傳統化妝品廝殺慘烈,坪效比的末尾淘汰戰裡,品牌的名字與業績是月月報表見面的。思辨,不是從一場疫情開始,也不會因為一場疫情結束。


孫總經歷過2003年非典曾經給他的滅頂之災,或許,居安思危的心理從來沒有改變。感性十足的孫總,2008年,開第一家直營店的時候,那一年,大家都在做著業態轉型的調整。


而我那些年,也深刻的感受了行業的調整和鉅變。


2009年,9月11日,阿芙精油淘寶店開業,這家從線上走到線下反其道而行之的品牌,走上了它的電商之路。後來雙11的連續四年日銷量過億的傲人業績也赫赫在列。


2009年,韓國愛茉莉太平洋開始啟動直銷牌照……


2009年,歐萊雅與玉蘭油的終端之爭如火如荼……


林清軒成長的路徑上,稍稍慢了半拍,起步略晚的它,2011年才開始淘寶開店上線。但是雙十一戰役,兩個星期漲粉81萬,遠遠超過了線下十多年積累的60萬粉絲。


表面的24h逆襲,9年前就開始了


這世上的成功,從來都不存在偶然性。


24小時逆襲,是從2011年開始,9年的厚積薄發。


從2018年開始,被炒作的如火如荼的新零售,本質其實再簡單不過,就是用數字化的方式提升線下門店效率,打破了時間和空間,是先進生產力的體現。


打破傳統貨場人的思維,轉換以圍繞著客戶為核心的邏輯,讓利益相關方——線下專櫃賣場與線上電商平臺,從局部利益衝突對立變成多維度的合作。利益達到新的動態平衡,重置了生產關係。

林清軒的厚積薄發,源自銷售團隊的綜合素質積累,並且孫總前瞻性的打通線上線下,投入資金、人力、物力積極打造數字化銷售系統。


在新零售領域的嘗試,也積極進行,網紅帶貨、直播帶貨,比如最近一次 ,林清軒與網絡紅人李佳琪合作,上架一分鐘10000瓶的山茶花油潤膚品被秒光,巨大的銷售量也預示著嘗試的正確性。


林清軒不僅僅是未雨綢繆,這次一封信,激活的不是all in 電商模式本身,而是,在特定的時期,順應時勢,將自身的優勢最大化,在這一刻逆襲而出。


變局,已經在2017年完成了端倪。而這一切,冥冥之中和未來的緊急避險,是暗合的吧!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歐萊雅新零售戰略計劃啟動,BA網紅化項目的最大受益者李佳琪。


他叱吒風雲的成為口紅一哥之前,就是南昌歐萊雅專櫃的一名BA,2018年上半年開始,李佳琪直播15分鐘賣掉15000支,5個半小時成交23000單,直接帶貨額353萬。


這樣的帶貨能力,遠超二線流量小生。他成為了當之無愧的“最強帶貨王”和“魔鬼”。


林清軒的起步,並不晚,國貨出身,自帶情懷的孫總,穩紮穩打,身體力行,親自操刀上淘寶直播,在全國組織470人的直播團隊,安排200位導購接受抖音短視頻培訓,全員all in的銷售模式。


比如最近一次 ,林清軒與網絡紅人李佳琪合作,上架一分鐘10000瓶的山茶花油潤膚品被秒光,針對於傳統零售業的線下店面銷售,這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消費者的結構變了,消費習慣也變了。與時俱進的不僅僅是時代,還有服務業的銷售渠道和模式。


林清軒疫情期間,因為山茶花精油修復口罩臉的捐贈事件,大家驚詫於這24小時逆襲鉅變的時,卻不曾注意到他,歷經九年的努力試錯,嘗試,調整,創新,才有了厚積薄發的24小時生死逆襲。


焦慮?哪個老闆沒有呢?沒有方向的時候,焦慮,是自然而然的心理與情緒。


看到學霸成功了,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快速的拿來主義,複製。


跳過孫春來從2011開始帶領林清軒新零售試錯的過程,直接來到2020年這個料峭春寒的2月,我們一起在這個貌似突發事件的背後,找到可以複製的成功路徑。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這場戰,他選對了稱手的兵刃!


“工具”+“玩法”的精密配合


通過線上社交軟件連接老客戶,通過電商入口進行線上銷售。這一次,他們選擇了“釘釘+手淘”和“微信+小程序商城”。


2月1日,一場幾何級的用戶轉化的數字裂變,以奇蹟般的速度,被激活了。


存量市場裡的老顧客,被“釘釘+手淘“網上的殷勤問候和促銷政策徹底激活,從第一天的165人,到第三天的3567人,截止到2月10日,在林清軒“手淘+釘釘”打通223萬數字化會員池裡,高達160萬會員被成功轉化。


線上喚醒之後,微信+小程序商城開始了勢如破竹般的變現轉化。


事件營銷啟動的直達人心,一部分基於剛需,一部分基於情感釋放,疫區武漢的銷售,連續三日總銷售,名列全國第三。


2月1日至2日,林清軒武漢門店店均銷售業績均排名全國第二,2月1日的銷售額相比去年同期增長234.2%,2月2日的銷售額相比去年同期增長182.8%。


這還不夠!存量市場的激活,產能是有天花板的。拉新,更為重要!


直播+短視頻,這個2019年的傳奇般的帶貨公式,被林清軒應用了。


2月14日情人節當晚,林清軒創始人孫來春,於天貓直播平臺帶來了名為“214武漢 我的愛人”的個人電商直播首秀。


短短2小時內,直播間觀看人數超過6萬,銷售額逾40萬元。


這種成功,偶然嗎?


這種成功,必然嗎?


這種成功,可複製嗎?


醫美行業在自發中,開始學習!超強的行動力,在很多醫美機構,已經產生了實際的案例驗證。


別人家的機構,已經開始行動了


在一片焦慮中的唱衰之聲,大批的醫美機構已經行動起來,發動全員營銷。在社群運營,短視頻,直播等多方面開始了積極嘗試。


並且,除了消毒防疫用品的最直接銷售之外,醫美面膜等基礎常備護膚品,也開始進入,業內傳來的最高紀錄是一天社群銷售80萬的面膜……


開源、多渠道入手、全員上陣、盤活存量市場、激活休眠老客、情感撫慰與日用護膚產品優惠銷售,達到變現激活。


短視頻+直播+社群運營,拉新拓客,為疫情之後的報復性消費,做好充分的準備。


節流,不現場復工,組織網上自救。減少現有顧客流失的前提下,進行情感維護。培養髮掘全能員工,對不能適應變革的一切不必要成本,及時止損。


2019年底的各種年會和論壇,大佬們的行業發聲,都已經反覆論證預言了2020年的增量入口必須瞄準私域流量、第二曲線、短視頻+直播……


時勢若此,窮則思變!積極擁抱改變,是萬變之中的不變之規!


歡迎醫美人入群互動

共抗2020疫情

掃碼回放收看!

(加微信:pingshalaile ,備註:入群)

林清軒業績暴增,24小時起死回生的奇蹟,醫美行業可以複製嗎?

林清軒業績暴增,24小時起死回生的奇蹟,醫美行業可以複製嗎?

往期精彩


醫美營銷:

一流機構做認知 | 廣告江湖新勢力 | 醫美積分制度的獲取與消耗問題 | 醫美機構的抖音玩法 | 醫美小程序的流量機遇 | 醫生IP建設手冊 | 醫美網紅營銷三條例 (未完待續)


行業趨勢:

阿里健康重推醫美板塊 | 藝星醫美將赴港上市 | 美唄獲1億人民幣B輪融資 | 90%醫生集團或將倒閉 | 2019中國醫美行業趨勢研究報告 | 新氧攜麗格打造共享醫院 | 醫療美容O2O的發展趨勢 | 2019中國輕醫美消費趨勢研究報告(未完待續)


關於 醫美行業內參


醫美行業內參是中國首家專注於報道全球醫美產業發展,最有影響力的醫美產業鏈新媒體、超千萬醫美行業從業者、創業者必讀。


醫美行業升級與迭代迫在眉睫,業務邊界不斷模糊,醫生創業,大中小醫美機構魚龍混雜,如何建立大家值得信賴的醫美品牌,是我們一直探尋的方向。從一線城市,發展到二、三、四線城市的市場如何開疆拓土,更是值得思考的問題。


電商平臺、醫生培訓、內容導流、品牌建設……企業傳播迭代,媒介細分,溝通多樣化是不可逆轉的趨勢,醫美大時代,我們在不斷的突破創新,尋找、探索醫美產業的未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