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孩子不會做的小學數學題,你願意再拿起課本重新去學一下嗎?

若水之悠然



付宏凱1713


我現在還有孫子,所以暫時還有輔導小學生做作業的機會。

假如有朝一日,我也趕上,或者也會有尷尬的一刻,我想我會拿起書本謙虛地向人求教的!

好在我的一雙兒女都上過大學,屆時也有就近的老師。


巧奪天工993


題主您好,我是一名小學數學老師,而且我家也有孩子正在讀小學,以老師兼家長的身份說點自己的看法。

首先,我從來不給自家孩子講數學題。

以前他讀一年級寫家庭作業時,常舉著不會的題目蹭到我面前,我的做法是,拿過來裝模作樣的看幾眼,驚訝的說:“哎呀,這題這麼難呀,我不會哎!”然後就鼓動他明天早晨去學校問數學老師,並且約定放學回來之後要負責把我教會,如果能讓我學會了可以有個小獎勵。剛開始時,他也是很靦腆的,但是終歸架不住自己當小老師教家長的那種成就感、和物質上的小獎勵這雙重誘惑,第一步就這麼邁出去了。從此以後一發不可收拾,小傢伙對他們班數學老師那叫一個崇拜,在他眼裡簡直無所不會,沒有題目能難倒,而在我面前,常常趾高氣揚,以教會我這個“數學渣渣”為己任,特有成就感。時不時還對我流露出恨鐵不成鋼的語氣:“你咋這題都不會呢?哎,我教你吧!”

後來大了,不好騙了,當然,也不需要再繼續騙了。因為習慣已經養成,基礎已經打好,有難題他會自己鑽,實在不行也絕不憋著,第一時間就找老師提問了。我呢?偶爾敲敲邊鼓,對拓展性特別強的專題進行一點引導,僅此而已。

然後,我覺得可以把“家長自己教孩子”作為一種輔助手段,但不建議把它變成家庭中的常態現象。

理由:“給他一袋乾糧,不如給他一把獵槍”。

小學低段(1~3年級),此時知識性的東西較為淺顯,以人教版《數學》為例,這3年主要學習數字與運算、簡單幾何圖形的基本認識及一些基礎的數學思想和方法,因此主要任務是培養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正確的學習方法,逐步具備合理規劃時間的能力,塑造認真、仔細、努力、有進取心和求知慾的優良品質,並在課內基礎上適當涉獵課外知識。更重要的是,我們需要讓孩子明白,當遇到問題時應當及時向老師尋求幫助解決,而不是藏著掖著,或者“反正我爸媽會教我”。

小學高段(4~6年級),根據我本人的教學經驗,同一個班級的孩子一般在三年級下冊和五年級上冊會分別出現兩次分化。其中在“三下”滑坡的孩子,一般是因為計算的正確率和應用題的解題能力不高導致,“五上”滑坡的孩子,則往往因為引入方程思想和圖形的計算後,對概念和性質不能準確把握。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這些分化的孩子,往往伴有長期以來的學習態度不端正、習慣較差,比如上課開小差、作業拖拉磨蹭、沒有鑽研精神等等,因此他們的滑坡幾乎是不可避免的。

最後,給家長的建議。

作為家長,更多的還是要從督促孩子的習慣上下手,同時要讓他們清楚的知道什麼才是解決問題的正確渠道,這才是家長能給予孩子的最長效、最強大的武裝。畢竟,未來的征程荊棘遍地,不要等踏上去了才發現他竟然是赤足。而至於知識方面,學校有非常專業的任課老師,大可以放心的交給他們,家長如果有空的話,適當打打輔助就可以了,咱們無須用自己的愛好去和學校老師吃飯的傢伙做比較,沒法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