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曹操认为刘备是个英雄,为什么不杀掉他?

淡忘忆


曹操杀刘备不得不深思之,慎为之。

曹操派刘备与朱灵一起攻击袁术之后。发现放虎归山,决策失误后,就想要召回刘备杀之以除后患,但为时已晚。既然曹操认为刘备是个英雄,为什么之前没动手呢?主要原因有两点。

一是曹操爱才心切,想留刘备为用,何况还有关羽,张飞二人,留下刘备,也就多了三个得力助手 。曹操一代枭雄,志怀天下,想揽天下英才为己用。“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短歌行》一文,曹操求贤若渴之情体现的淋漓精致。陈琳骂了曹操祖宗,曹操不计前嫌,留为己用;吕布,小人一个,见利忘义,曹操杀他也是犹豫再三。无他,因为曹操惜才之故。

二是曹操投鼠忌器。杀刘备,落害贤之名,在当时诸侯争夺人才之际不是明智之举。祢衡,在曹操面前,脱光衣服,大骂曹操,无礼之极,曹操也只把他送给了刘表,最后借刀杀人。 张松,当面言语顶撞曹操,把曹操羞辱够呛,也就是被乱棍打出。所以杀刘备一人,而绝天下人之望,曹操不得不深思之,慎为之。

喜欢加关注,照见历史带你一起找历史。


照见历史


英雄都会惺惺相惜,如果没有到了生死相争的地步,一般不会大动干戈。

曹操为什么不杀刘备?很多人心中都有这个疑惑。其实这些都是站在后人马后炮的角度去看这个问题。

煮酒论英雄

曹操征服徐州,杀了吕布,把原来的徐州郡守刘备带到许都后,他就没想过要杀刘备。

为什么呢?其中缘由,我在下面讲讲我的看法:

一、刘备不具备与曹操争霸的实力。

刘备虽然号称皇族,但是家境贫寒,后来经过公孙瓒推荐,才当了个平原县县令。徐州郡守陶谦为了感恩,把徐州让给了刘备。但是不久又被吕布夺取,后来吕布被曹操杀了,徐州落入曹操手里。

到这个时候,刘备既没有军队,也没有地盘,除了关羽、张飞等人。他怎么能威胁到曹操呢?

刘备除了关羽、张飞外,势单力薄。

曹操如同一头狮子,刘备如同一头兔子,曹操根本不把刘备放在眼里。曹操没有杀掉刘备的紧迫性

二、曹操需要刘备做招牌。

刘备虽然已经没有了实力,但是他曾担任徐州郡守,被朝廷封为豫州牧,这是地方军政一把手的职位。

当时北方除了曹操,还有袁绍等割据军阀。他们对曹操的丞相职位并不承认。

东汉末年天下局

如果刘备顺从了曹操,就等于承认了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正当性。这是曹操最为需要的广告效应。

三、天下局势未定,曹操不愿背负杀害贤士的罪名。

刘备本人并无过错,到了许都后,行为低调,曹操没有任何理由去杀他。就算曹操是知道了汉献帝给了刘备衣带诏,也没有真凭实据。

当时天下局势未定,盘踞河北的袁绍,实力强大。如果直接杀了刘备,天下的贤士会感到失望。这无形中削弱曹操的实力。

袁绍画像

相反如果刘备被收买了,曹操可以得到一定的民心,关羽等人才也为自己所用,曹操完全有利可图。

小结

天下局势未定,河北袁绍虎视眈眈。曹操出于收买人心的需要,加上刘备当时没有威胁曹操的实力,曹操根本不会杀刘备。

只是刘备不甘人后,最后脱离了曹操,两人走上了对抗的道路。


我的17号书桌


曹操这个人,是个不折不扣的大英雄,他从头到尾,是把眼光放在全国的局势上的,很喜欢收天下之英才为己用,他所推崇的“唯才是举”虽然有时代的局限性,但可以充分看出来曹操对人才的渴望和喜爱。

曹操极其擅长招降纳叛,绝不会计较曾经和他做过对的人才。所以,当刘备被吕布逼迫,走投无路投奔曹操时,曹操很是高兴的接纳。

在刘备的几个敌人之中,最对的起刘备的就算是曹操了,曹操一见刘备,就以献帝名义,任命为豫州牧。并且,刘备也真的就了职,到了任。以后便以刘豫州自称。

后来刘备在跟随曹操去徐州打吕布,享受着曹操对他“出则同舆,坐则同席”的礼遇,获胜后,被曹操以献帝的名义拜为“左将军”。这个官职要比曹操的官职大,曹操自建安元年以来,只不过是“行车骑将军事”而已。

曹操之所以如此礼遇刘备,除了爱惜人才外,还因为,刘备的物质力量虽小,精神力量却很大。谁有了刘备,就很足以升高自己的地位,增加自己的号召力。

刘备有什么精神力量呢?

刘备的精神力量,在于深得人心。他之所以深的人心,一是对朋友有信义,二是对老百姓极仁慈。

他无论到了哪里,关羽和张飞总跟着他,或是虽则暂时分开了,而迟早总会不避千辛万苦,跑来与他相聚。不仅关羽和张飞如此,赵云、徐庶、诸葛亮也是如此。其后,庞统、黄忠、张松、法正、严颜、马超、刘巴、李平、马良等等文武人才,只要是和他见面了,纳交了,都愿意永远和他在一起。他对朋友,不仅是“出则同舆,坐则同席”,像曹操对他那样,也不仅是“寝则同床,恩若兄弟”,像他对关羽、张飞一样。他之所以获得这许多人的爱戴,是由于他秉性真诚,习惯于对朋友推心置腹,无话不谈,先向朋友表露了无保留的信任,于是就换得了朋友们对他的信任。

关羽、张飞、赵云、徐庶、诸葛亮、庞统、黄忠、张松、法正、严颜、马超、刘巴、李平、马良,这许多人都相信刘备将永久是他们可以信任的朋友与长官。这是何等雄厚的一种精神力量啊。

刘备对老百姓好,真是有口皆碑。不仅是汉人,连幽州的乌桓人与“杂胡”,都愿意跟他这位“刘使君”去到天涯海角,参加几千名饥民的行列,奔向徐州,抵抗曹操。

当时,刘备自己的兵仅有一千左右,加上这几千饥民,声势也就不小,但这种声势也只是表面而已,如何对抗得了曹操。

但,好一个刘备,居然胆敢与曹操对垒!这种气概,果然不凡,赢得了曹操事后以英雄相许。

这是一种不计成败,惟义是视的勇气,是刘备之所以名满四海,叫人民向往,叫读书人归心,叫群雄人人愿得与其结盟的一大原因。

所以,爱惜人才的曹操断然不会为了杀掉刘备,而得罪天下人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