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样来正确评价朱元璋的过失和功绩?

楚人读史


朱元璋的一生是坦坦荡荡,荡气回肠的。

过往

在过去二十多年的时间里,朱元璋一直在为生计而发愁,为生存而奋斗。

元 天历元年(1328),在安徽濠州(凤阳)的一个贫苦家庭里,正迎来一个婴孩的新生,忽然天空红云似火,屋内红光满堂(上生红光满室…自後夜数有光邻里遥见惊以为火皆奔救至则无有人咸异之)伴随此种异像,朱家的第四个孩子出生了。新成员在家里排行老四,在家族里排行第八,于是父母为他取名“重八”

元朝末年连年灾荒,特别是中原地区,先是大洪,再是大旱,紧跟着又爆发了瘟疫…

这一年,朱重八的父母兄弟相继病饿而死,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朱重八投奔了在皇觉寺的高彬和尚,出家做了一名行童(太祖孤无所依,乃入皇觉寺为僧)。

寺庙凭施主布施而生,但在如此灾年,百姓尚且填不饱肚子,哪还有多的粮食去施舍给僧人,在这种大灾之年,即使是四大皆空的空门也难免为了生计而奔波。住持(寺庙首领)将寺里的僧人打发出去化缘,自谋生路,朱重八也在此列,于是他开启了自己的三年流浪生活。

三年的时间让朱重八走遍了各地,见到了各种风情,接触了很多人,也吸收了很多不一样的思想,对他影响最为深远的就是“明教”宣扬的“明王出世,普渡众生”的说法。

在外流浪三年后,朱重八回到了皇觉寺(凡历光、固、汝、颍诸州三年,复还寺),在这里,他将迎来他人生最重要的转折点,他收到儿时伙伴汤和给他的来信,邀请他投奔郭子兴的义军,虽然犹豫了一时,但朱重八还是去了。

在外流浪的三年让朱重八学到了很多东西,特别是在“人情世故”这一方面。参军不久的他因作战勇猛,处事得体,得到了上下的是一致好评,主帅郭子兴见他非同凡人,便将义女马氏(马皇后)许配给了朱重八,而朱重八也重新起了名字,改为了朱元璋。

定鼎天下之路

元朝末年的起义反元部队因统一头扎红巾,所以又称红巾军。虽然都是反元的队伍,但红巾军内部也有各种派系,往大了说有北方的刘福通、韩林儿一派,长江中游的徐寿辉(后被陈友谅篡权),浙、苏的张士诚,浙东的方国珍,四川的明玉珍;往小了说,即使是郭子兴所驻扎的小小濠州城内都有五方势力。虽然同属红巾军,但互相倾轧的事实也是时有发生,譬如张士诚曾攻打北方红巾军首领韩林儿,而濠州城内也是充满了尔虞我诈,朱元璋不甘心困在这小小的濠州城,于是带着徐达、汤和等人离开了濠州。

1354年,朱元璋攻下滁州,队伍也扩大到了三万余人,之后,朱元璋采取徽州谋士朱升提出的“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策略,迅速秘密扩张自己的实力。

朱元璋统一天下的路线大致可以分为三步:首先占据江南重镇“金陵”,再以“金陵”为中心平定江南,最后集结整个江南的力量北伐。

1356年3月,朱元璋攻占金陵,并请来当时浙江青田名士刘基为自己出谋划策,刘基针对当时形势,向朱元璋提出避免两线作战、采取逐个击破的策略,这一策略也为朱元璋的第二步计划的开展定好了基础。

在江南的割据势力中,武昌的陈友谅实力最强,其次便是浙江的张士诚,但张士诚贪图享乐,只有陈友谅野心勃勃。因此,朱元璋将平定江南的第一个目标放在了陈友谅身上。枭雄的心理总是大致相同的,在朱元璋看向陈友谅时,陈友谅也将目光转移到了朱元璋身上,他断定朱元璋将会是自己成就大业的唯一劲敌,于是他开始对朱元璋展开军事行动。

1363年,陈友谅与朱元璋在鄱阳湖展开决战,陈友谅大败,其本人也被乱箭射死,打败陈友谅后,朱元璋又先后打败张士诚、方国珍,至此,江南尽归朱元璋之手。

张廷玉(清)·《明史·卷二·本纪第二》洪武元年春正月乙亥,祀天地于南郊,即皇帝位。定有天下之号曰明,建元洪武。

1367年,朱元璋命徐达率军北伐,1368年,朱元璋于应天(南京)称帝,建国“大明”。当年七月,徐达率大军抵达大都(北京)城下,而城里的元朝皇帝早在大军来临之前便已逃去上都(今属内蒙古),蒙古在中原的统治正式结束。

皇帝的养成之路

建国了,元朝也毁灭了,到了论功行赏的时候了,那些和朱元璋一起征战的兄弟都得到了应有的赏赐,获得了爵位、获得了荣誉、也获得了权力。

《纸牌屋》中有这样一句话:“权利是令人上瘾的毒药,大家都趋之若鹜,完全意识不到危险将近,甚至愿意牺牲一切,婚姻、事业、名声乃至生命。”这句话不仅限于大臣,也包括皇帝。那些大臣在拥有权力后,便开始谋求更大的权力,而封建王朝的掌控者只能有一位,就是皇帝,特别是像朱元璋这样的开国皇帝,且朱元璋还是万中无一的平民皇帝,他是不会容许有任何人染指其权力的。

首先便是政治上的改革,将对皇帝可能产生威胁的“丞相”给废除掉。

洪武十三年(1380),朱元璋以图谋不轨之名诛杀丞相胡惟庸,然后借胡惟庸谋反一事撤销中书省、废除了丞相制度,而“胡惟庸案”也不断牵连扩大,甚至连退休多年的开国功臣李善长也牵连而死。

《明史》:惟庸既死,其反状犹未尽露…帝发怒,肃清逆党,词所连及坐诛者三万余人。

然后是军事上的改革,收回军权,消除一切不稳定因素。

朱元璋是安徽人,跟随他打天下的功臣几乎也全部都是安徽人,这群人在大明建国后非公即候,因为老乡和战友的缘故,走动也密切些,慢慢也就形成一个团体,这个团体我们可称之为“武人集团”、或者“淮西勋贵”。

其中代表人物有徐达、汤和、冯胜、邓愈、蓝玉,随便挑出一位都可以称作是军界大佬的人物,这样的人,朱元璋能放心吗?即使是一个只存于制度上的丞相都让朱元璋感觉受到了威胁,何况是掌握军权的武将。

现代有一位伟人说过,“枪杆子里才能出政权”,朱元璋也很清楚这些人都可能成为威胁皇权的不稳定因素,即使这一代不会爆发,下一代也难免不会爆发。

于是朱元璋采取了一个很精明的办法,他将自己最信任的人,自己的儿子分封到各地做藩王,并让他们掌握军权,一旦朝中有人叛乱,这些掌握军队的藩王便可起兵进京勤王。在这种情况下,有哪个不长眼的敢造反?即使这一制度还是有一些隐患(燕王造反),但也未尝不是一个好法子。

然后迎来的又是一轮大杀戮,洪武二十六年,朱元璋借口蓝玉欲图谋反一事,顺带着将开国功臣中的傅友德、冯胜、王弼等公侯诛杀。欲图即是想要,想要就是还没有做,所以这一案纯粹就是朱元璋为了加强皇权而制造出来的。

洪武年共发生过四大案,分别是“胡惟庸案”、“蓝玉案”、“郭桓案”、“空印案”,前两案纯粹出于加强皇权的意图,后两案则是朱元璋为了打击贪腐。有统计的是,洪武年间因为各种原因被诛杀的官员多达十五万人,这十五万人里面因为腐败堕落而丧命的官员是不值得我们同情的,而其余一些官员却也是遭受了无妄之灾,这是朱元璋滥杀导致的。

结语

朱元璋最大的功绩肯定是成为了明朝的开国皇帝,至于他的卑微身世可以归结为他的传奇人生。而朱元璋在位时最大的特点就是对官员的严厉,甚至有些极端。

据说在洪武朝为官的官员每日上朝前都会与家人告别,下朝后也会庆幸又活过了一天,这件事虽然不知真假,但也能反映出一些当时的高压态势,虽然势态如此紧张,但洪武一朝的官员廉洁程度也是明朝最好的。

然后就是对于百姓,在这一点上,朱元璋是相当优秀的,洪武一朝设有免费养老院、公墓,包括全国的老人到达一定的岁数后,政府会每月发放福利等等。在中国历史上,只有朱元璋开创的明朝这样做过。

总结来说,朱元璋出身贫寒,但是能成就大业,也正因他出身贫寒,所以他痛恨贪官污吏;但也因他出身贫寒,所以对权力的欲望也相当执着,造成他滥杀无辜、大造杀戮,这一点是他遭人诟病的地方。


end

参考文献、书籍:《明史》


焚剑煮酒


朱元璋的功过该如何评价?

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有争议人物!功劳大,罪过也大!文人史家都不喜欢他!他手下的官员也不喜欢他!他在世时,老百姓有的非常感谢他,有的非常痛恨他!

看看他所做的事吧!

1.结束残暴的元朝统治。

元朝时,蒙古统治者残酷压榨百姓,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蒙古人不仅把人民分成蒙古人、色目人、汉人、南人四等,还把汉人、南人(南方汉人)不当人。蒙古人随时会强占汉人南人的土地做牧场!杀死汉人南人给几个钱就算了!汉人南人一个村子一把菜刀,菜刀还控制在蒙古人手里——每个村子养一个或几个蒙古人!老百姓的姓名只能用数字表示!哪家男人娶媳妇,首先要和蒙古人同床!另外,元朝统治者对人民征收苛捐杂税。所有这些情况在长江以北尤其严重!

元朝末年,天灾频发,统治阶级极其腐败,民不聊生!农民起义暴发!

朱元璋参加了郭子兴的起义部队——红巾军。由于朱元璋讨过饭,受过难,所以他特别恨元朝统治者。又因为他做和尚时受到方丈的教育,所以他识文断字,有点文化。另外,他家人在饥荒中几乎死光,所以,他几乎没有什么牵挂,打起仗来很勇敢。由于他阶级觉悟高,有文化,对敌斗争勇敢,打仗又有谋略,所以,他在郭子兴的部队中迅速崛起。经过残酷的内部斗争,他取代郭子兴,成为红巾军首领。

他掌权以后,采纳谋士朱升的建议,实行‘’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策略,在徐达、胡大海、汤和等大将的助力下,消灭张士诚、陈友谅等竞争对手,收复江南。又发兵北上,驱逐元朝势力,收复大都。接着,一鼓作气,把蒙古人赶到塞北。后来,又不断进兵追剿残元势力,一统中国。关于他的这段历史,大家没有异议。这是他的大功!

2.轻徭薄赋,与民休养生息。

当皇帝后,他采取了轻徭薄赋,与民休养生息的政策。他让官府分给农民种子、农具和土地,无主荒地谁开垦就给谁。不准征收苛捐杂税。他的这种政策,使人口増长,财富增加,国泰民安。这应该也算是他的功劳!

3.打击贪官污吏。

他当皇帝时,不但轻徭薄赋,而且残酷打击贪官污吏。他受过元朝统治者的残酷压榨,非常仇恨当官的。他只给官员很低的俸禄,而且规定,只要贪污,轻者削职查办,重者剥皮实草!并且,官员不得下乡!另外,他发布《大诰》,宣布,当人民觉得赋税徭役不合理时,可以申诉。如果官员仍然压榨百姓,百姓可以把官员绑到京城,请皇帝定夺!

有一个县官贪污了一点,大概相当于现在的几千块钱,结果被法办戴枷。因为新县官还没到任,所以,这个有罪县官就戴着枷锁在大堂审案!这种情况在全世界都找不到第二例!

有一个县官犯了重罪,被杀,皮都被扒了!朱元璋又叫人把草装进皮里,皮用针线缝起来!更绝的是,肚里装草的‘’皮人‘’就放在大堂之上,新县官身旁!县官审案时旁边还有前任的‘’皮人‘’县官在旁,太恐怖了!

安徽有一个地方官向百姓收税超标,地方的一个老头发动族人把官员绑起来,然后,送到京城请朱元璋定夺!朱元璋重赏老头等人,把地方官撤职查办!

洪武一朝,官吏是一种高危职业!

老朱的这些做法是功是过,请读者诸君评价!

4.强行移民。

由于战争,长江以北的许多地方千里无人烟!朱元璋下令迁江苏苏州、安徽徽州和山西等地几十万户人家到无人区居住!被迁的百姓中,富人拖家带口自己用船和车千里迢迢赶往无人区,插草为标,跑马圈地!穷人和不愿迁移的人,被官府用长绳绑在一起,押往无人区!被绑的人需要排泄时,请求押送的官兵解手。从那以后,‘’解手‘’成为排泄的代名词!

移民们背井离乡被迫前往新居住地,那种心痛无以言表。苏州阊门和山西大槐树作为中转站,成为移民心中的沉重的老家记忆。有多少移民不恨朱元璋呢!移民这件事于国有利,但移民痛苦。是功大于过吧!

5.用特务监视官员,推行恐怖政策。

朱元璋当政时,为控制百官,他设立特务机构锦衣卫,监视官员的一举一动!发现不轨,立即大开杀戒!

有一个特务在官员家卧底。官员下朝后没休息,和朋友打麻将,一直到子夜。他就把他打麻将时丟的一块牌偷走,连夜送给朱元璋。第二天,朱元璋问官员昨天晚上干什么事。官员没敢撒谎,就实说了。老朱这时把麻将扔给该官员,说:是不是丟了一张牌呀?官员接牌一看,浑身衣服立即湿透!有些确有不轨的官员就没这么幸运了,一经发现,立即身死族灭!

6.滥杀官员及其家属。

为了消灭政治对手,维护朱家统治,老朱杀人不眨眼!

胡惟庸是他的宰相。当朱元璋觉得胡惟庸有可能威胁自己时,立即罗织罪名大开杀戒,一次就诛杀所谓‘’胡党‘’几万人!这样的诛杀高达十几例!十几年后,朝中老官员几乎殆尽。所以,在洪武朝,官员是真的高危职业!

老朱的这种做法有许多物议。许多人认为手段太毒辣了!杀人如麻,这算是过吧!

7.首推钳制人民思想的八股文选士制度。

科举取士制度是中国古老的政治发明。这种制度对国家选拔人才大有助益。但是,老朱成功地用考八股文把科举的大部分积极功能阉割!

明朝以后,读书人苦练八股文。他们只知背诵圣人的语录,不能阐述自己的观点,思想受到极大的束缚。老朱的这个绝招是中国文化发展中的一剂毒药!八股文取士对中国后来的政治经济科技发展有着难以想象的伤害!

8.废除丞相,实行残暴的独裁统治。

朱元璋刚开始当皇帝时,李善长为相。由于相权对皇权的制约,老朱很是不爽。为了排除独裁统治的政治障碍,老朱用谋反等罪名先后把宰相李善长、胡惟庸等灭族。后来,他干脆废除了丞相,改用内阁大学士一帮人帮他出谋划策。他的独裁统治得到空前加强!这种做法,为庸君害国埋下祸根。这算是过吧!

9.朱元璋还创立了军队屯田自给自足的制度。他让军队士兵种地,收获作为军需。因此,军队军饷基本不需要财政拨款,大大减轻农民的负担。他很为自己的这种发明骄傲。但是,当明朝末年天灾人祸频发,军队无法自给自足时,抗击满清入侵的守边官兵苦不堪言。为了战争,明朝对百姓加税。战争费加上几万朱家王爷的俸禄,这笔天文数字成为农民头上的大山。然后,在天灾人祸的共同作用下,大明王朝的崇祯皇帝上吊自杀,朱家统治土崩瓦解。朱元璋无法知道自己的这项发明还有这个效果!

总之,作为讨过饭的乞丐,念过经的和尚,领过兵打过仗的将军,统一中国的皇帝,残暴的独裁者,朱元璋身上有太多的标签。是功是过,大家自己明白!

如果非要盖棺定论,那么,只能说他有大功也有大过罢了!

(一家之言。欢迎读者发表不同看法,公正评论。谢谢!)


晓晓微微


历史如明镜,照见世间百态与每个人心底角落!


历代王朝,朱元璋是为数不多平民出生开创大一统王朝的王者,因为他的成就和自身的局限性,性格非常鲜明,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有很多,比如:

  • 纳谏(善于听从好的建议):他取天下正是因为采纳了朱升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和刘伯温等谋臣对他有利的一些建议才循序渐进、取得成功的。
  • 善于学习:这也是他出身低微、从地主家的放牛娃成长为具有经世之学,可以驾驭士兵和群臣的百战名将和帝王的根本原因。
  • 胆略:《咏菊》中的要与西风战一场,遍身穿就黄金甲,《示僧》中的杀尽江南百万兵,腰间宝剑血犹腥。这几句诗无一不将他的胆略表现得淋漓尽致。
  • 坚持:朱元璋从1352年投奔红巾军起义到1368年称帝用了16年时间,纵观中国古代史,少有帝王统一天下花这么长时间的,即使出身和他差不多的刘邦也才花差不多七年时间。
  • 取天下后对待妻儿百姓一如既往的初心:他对马皇后和太子朱标有史可鉴是一如既往的好,因为起于布衣,做帝王后也比较爱惜民力,恢复生产,开创了洪武之治。

正是这些优点,朱元璋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短短十六年间以一个和尚乞丐之身开创了大一统王朝,成为封建社会的最高统治者,堪称古今楷模。

之后建都南京,盘踞紫金山呼风唤雨。

大浪滔滔,淘不尽草根逆袭的故事,朱元璋作为草根之王,他在位时期的众多决策,对后世影响至深,因此他的一生,功过非常鲜明。

而他最耀眼的功绩其实就是自己起义的口号:

驱逐鞑虏,恢复中华,立纲陈纪,救济斯民。

简单解释就是驱逐蒙古,恢复汉家衣冠,重新建立新的秩序,让老百姓都过上好日子。他是这么做的,最终也实现了,他在位时期轻徭薄赋,严惩贪官,发展经济,使得明初很快恢复了元末战乱造成的影响,历史上把他执政的这一段历史时期称之为“洪武之治”。

除此之外,他在位时期,总结历代律法,颁布了《大明律》,使人们第一次有了“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的概念。

而且在位时期编撰了《皇明祖训》,约束了自己的子孙后代。

这些都是于民于国的千古功绩。

而过失也非常明显,现在流传最多就是其海禁,八股取士。

但是历史上任何政治家都很难以好坏去判定,出发点不同,我们只能学习他们优秀的一面,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