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读文学作品,我们该保持“作者已死”的态度还是“作者未死”的态度?

样花儿


托尔斯泰在写《安娜卡利妮娜》的中途大哭不止,家人闻声赶来,问其因何而哭,他回答到安娜死了。家人劝慰他那就别让安娜④不就行了。托尔斯泰含着泪摇头道:不,安娜必须死。

文本一旦被创作出来,它就拥有自己独立的生命。即使是作者也没有权力去改变某一部作品。这个时候,肯定有人会好奇,那笔在作者手里,还不是想怎么写就怎么写。是的,作者的却有这个权力,但代价就是他的作品绝不会成为一部伟大的作品。

我们在欣赏某一部作品时,可以完全抛开作者的态度和想法,也正是因此,文学作品才具有多角度解读的可能。而把作者的创作态度带入去理解作品,这本身也是多角度解读的一种。所以,作者的存在,便是多了一种解读作品的视角。文学观不是数学规律,并不是非黑即白的。


唐吉贺德


1.从我30多年阅读文学作品的经历来分析,阅读中保持“作者己死”或者“作者未死”的态度并不十分重要,也必太在意。关键在文学作品本身,即在于作品本身的所表达思想、主题、内容,以及表达的方式和技巧,等等。

2.在阅读中我们如果保持“作者己死”的态度,无非是作者己去世,他一生创作生平、经历、贡献,以及作品风格、数量等储方面己盖棺定论,在这种情况下,这些结论,有助于我们在阅读作品的过程中,可以在短期内了解作者经历、读更多的作品,节约时间、提高效率、阅读也会更加全面、深入。但是,任何事情都是辩证的、都具有两面性,也许这些所谓权威人物、评论家、研究人员,由于受到当时政治、时代背景,甚至自身水平和能力有限,会产生对作者评价的局限性、片面性,因此,也存在对阅读者的引诱和误导,使我们失去辨别能力,及早放弃了研究和追寻的想法和可能。

3.如果我们保持“作者未死”的态度阅读文学作品,因为存在变数,可以促使我们更多的开动脑筋,认真思考和研究,也许还能激发出新的思想火花,产生意外的收获和理论成果。


边走边说真情感


读文学作品,我们应该保持作者未死得态度。

《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也许想不到自己在哪个年代写的作品一直到今天还在流行,并且研究吧。

作为一个非常喜欢看《红楼梦》的读者,有时候真的能够在他的文字里看到他的哀叹和微笑。

比如在他写大观园那群年轻孩们生活的时候,一定在回忆着曾经愉快的过去;比如,在他写林黛玉写贾宝玉娶薛宝钗时,一定心如刀割。

我想,当你真正欣赏文学作品,真正喜欢这部作品,真正读进去这部作品时,一定能理解作者;能达到穿越时空同作者对话的境界。

哀其所哀,喜其所喜;肉身虽死,灵魂永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